郭丽莹 池春阳
摘 要: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取得成效。本文在分析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的基础上,厘清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三个特征:以新技术为科学载体和基本手段、以新技术的实践与应用为导向和以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为主要目标;最后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归纳总结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成效,并与专业教育融合,突出实践性诉求,构建协同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新技术应用 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9(b)-187-03
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趋势,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双重诉求下,逐步成为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成熟度较低,根本原因在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偏差。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理念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不重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方面没有形成共性认识;二是狭隘化理解,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简单地理解为就业选择的指导或者创办企业的培训;三是功利化,片面追求大学生创办企业的成功率[1]。因此,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探索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理念和教育模式,已经在具体实践中取得初步成效,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改革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2]。
1 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
新技术应用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和发展基于两个基本理念。第一,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是可以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的,但是必须通过实践教学和应用学习的方式。彼得·德鲁克在《创新和创业精神》书中指出:“创业不是魔法,也不神秘。它与基因没有任何关系。创业是一种训练,而就像任何一种训练一样,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掌握它。[3]”创新创业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是一种非系统化分析的知识,无法通过传统的理论教学手段来获得,必须采用实践教学和应用学习的方式。第二,新技术是推动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发展的重要载体。全球正在进入一个巨大的技术变革时期,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快速成长。立足自身优势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将新技术引入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有助于高职院校以新技术实现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的目标。
2 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是由多个概念合成的一个名词,指的是以新技术应用为科学载体,以实践与应用为导向,结合专业面向全体学生分层分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与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它具有两方面的基本特征。
2.1 以新技术为科学载体和基本手段
新技术,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初次出现的,或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经过改进革新的技术。在技术二字上面加上“新”这个字,一方面规定了它的时间属性,即技术是新近出现的;另一方面,也规定的它的内容属性,即技术是有创新成份的。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破坏性创新理论中,认为新技术分为两类,一种是破坏性技术;另一种是延续性技术[4]。基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视角,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本文认为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中的新技术倾向于指向破坏性技术,而非渐近式技术。新技术作为一种科学载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着基本手段的作用。
2.2 以新技术的实践与应用为导向
新技术应用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浙江大学的许庆瑞教授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泛指一种新思想的形成,得到利用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的完整过程。广义而言,技术创新既包括一项技术创新成果本身,又包括成果的推廣、扩散和应用的过程[5]。技术创新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科技人员进行创新研发,形成新技术;第二阶段是进行技术转化,将新技术转化成新工艺或新产品[6]。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新技术应用主要发生于技术创新的第二个阶段:技术转化阶段。新技术应用,是指在熟悉和掌握新技术的基础上,将新技术进行转化或改造,从而形成新产品或新服务的过程。
3 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这个概念最初来源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由院长谢志远教授率先提出。基于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活动。
3.1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渗透创新创业理念
在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与教学改革”三个视角,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方面,明确提出培养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探索“双层次多方向”“2+1”模式,即增加一个创业方向岗位,对选择创业岗位的学生,第三学年转入创业学院实施个性化的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学分主要由“创业课程、新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技术应用转化”组成。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将创新创业课程分层分类,分设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先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再根据不同的个体需求学习不同的实践知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教育目标。在“训研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面,依托学院 “三个合一”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学院众创空间,充分整合学院的科研资源,构建“导师+项目+团队”创业实践教学新模式。
3.2 形成校内协同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把温州人精神和区域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以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为引领,从顶层设计层面优化校内协同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一方面,成立创业学院统筹全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学院在2016年初成立创业学院,牵头统筹全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负责全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整体顶层设计、组织实施与监督总结。另一方面,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教务处、科研处、创业学院、院团委、学生处、招生就业处、人事处、高教研究所等部门负责人担任,并根据学院部门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责,明确规定各个部门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工作内容与职责范围,促使部门相关工作的协调有序开展。
3.3 加强相关创新创业的相关保障,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保障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师资队伍,制度建设、资金支持和教育研究等方面加强了创新创业的相关保障。在师资保障方面,建设一技专兼职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学院面向校外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并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培训。对于在创新创业教学方面取得突出业绩的教师进行奖励,形成校级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库。在制度保障方面,出台制定一系列创新创业相关制度文件。在2016年,学院就出台了近10个创新创业相关文件,在创业奖金,创业学分转换、创业教师教改项目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资金保障方面,加大资金支持以鼓励创新创业。学院统筹创新创业基金,第一年经费投入100万,预期三年后达到600万,建立天使投资补偿、科技信贷、创新创业奖励等机制,为初创期企业提供“首投”“首贷”,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对学生的创业项目给予赞助或提供风险投资。在研究保障方面,集聚力量开展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的校本研究。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将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作为主攻方向之一,追踪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教育发展前沿,组建兼职研究团队,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研究资源,促使专家学者等从多学科视角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学院己有的实践经验展开校本研究;学院招生就业处在负责创业就业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对创新创业学生毕业后的创业动态进行跟踪调查,为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的实效提供数据支撑和反馈信息。
4 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充分认识到当前国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以新技术应用为科学载体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然而,高职院校在开展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的过程中,如何寻求传统教育模式中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与社会缺乏有效衔接等弊端的突破,仍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4.1 以新技术应用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科学载体
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基,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深化。任何脱离了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一种形式主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如何将创业教育有效地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之中,在培养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创业的理念、知识与技能,使大学生成为既懂专业知识又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己经是如今欧美大学本科课程改革中增长趋势最为明显的主题[7]。创新创业教育是建立在学科和专业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理念和新范式,其功能和本质与专业教育基本相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外向性、实践性以及跨学科等重要特性,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获得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正好可以有效整合专业教育中离散的专业知识和学科领域。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源头活水和重要支撑,如果让创新创业教育继续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将导致创新创业教育陷入“虚化”甚至“落空”的现实困境。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才能够使创新创业教育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对社会产生重要价值。
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育改革创新活动,以新技术作为联接专业教育的纽带与桥梁,如何有效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呢?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融合途径,才能克服结合过程中的障碍。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要立足于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高度,面向不同專业的学生,以新技术应用创业项目为导向,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所在学科领域的知识,特别是技术应用相关知识进行融合,以推动创新创业知识的实践化和新技术的商业化。由于相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较为接近,知识来源的同质性很强,在专业融合的层次上能达到一个较为深入的水平。在课程设计和开发方面,要依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推动专业类创业创新课程的开发,将创新创业内容纳入专业课程体系,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鼓励教师开设专业创新创业相关的选修课。此外,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在重视学科间渗透互动的同时,可进一步探索走向学科化的思路,如在现有专业学科内设置新技术应用二级学科,开设新技术应用实验班等,逐步形成一系列新的交叉融合学科。
4.2 突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实践性诉求
实践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采用理论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难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目标。波兰尼提出,人类的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缄默知识的特征是无法通过语言进行逻辑的说明,无法以规则的形式加以传递,只能通过“学徒制”的方式进行传递[8]。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知识构成以“缄默知识”为主,要求教学必须以具体的实践活动为基础,通过参与创业实践以及对导师的自然观察建立创新创业领域的“个体知识”。从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来看,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内在特征,也是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标志。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教育在本质特征方面,有着极深的内在契合性,这也客观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满足实践性诉求。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某种价值定位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陷入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手段空谈抽象“创新精神”的尴尬境地。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缺乏基本的物质载体,因而难以产生实际效益。因而,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要牢牢把握“实践性”的突出特质,重点建设“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要遵循模块化和项目化的设计原则,可将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应用课程和拓展课程三类。基础课程旨在奠定新技术习得基础,应用课程在于尝试利用这些新技术来开展实践性的创新活动,如研制新产品或新服务,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拓展课程,激发创业动机,组建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建设,要整合实训基地和研发平台的优质资源,把学生专业实验实训、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学习有机整合,真正形成“训研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4.3 构建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内源性要素、发展性要素、支持性要素等不同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无论是大学内部的学术机构之间抑或是学术机构与行政力量之间,甚至包括了高校与以产业部门、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为代表的外部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开放合作、共生演进的密切联系[9]。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需要校内各个子系统的紧密合作,也需要社会其他部门的整体配合。推进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社会、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各方主体凝聚共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在现阶段,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尚处于论证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整体的结构性布局,更无成熟的模式可供参考借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产生的实际效益。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在这个方面也同样面临着如此困境,主要表现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囿于政府政策扶持的外向驱动,自身内生性动力不足,师生等其他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建立起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对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在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教育可通过打破各主体之间的隔离状态,调整政府,学校和产业行业的关系生态着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进行业企业新技术,聘请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当兼职导师,围绕企业技术难题开展创新性研究,推动校企合作产研共同体的形成。以学生创新创业需求为动力,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结合高校优势学科进行精细化的课程设计,满足多元化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研究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建设问题,发挥院系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全员参与的热情与激情,构建基于校内协同的创新创业文化共同体。创新创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可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寻找突破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高志宏.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12(5).
[2] 谢志远,童卫军,范怡愉.以新技术应用为创业项目导向[N].中国教育报,2016-02-23.
[3] 刘宝存.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4]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M].胡建桥,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5] 李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5.
[6] 鄂甜.论新常态下我国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5(22).
[7] 黄兆信.论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過程中的几个核心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8] 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2).
[9] 黄兆信.多元理论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6(11).
①基金项目:2017年温州市社科联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17wsk155);2017年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区域高职教育创新协同发展战略研究”(R20170008)。
作者简介:郭丽莹(1985-),女,汉族,福建漳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教育方面的研究;池春阳(1984-),女,汉族,浙江温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