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总统府”门楼建筑考释和修缮记录

2018-09-10 10:50刘刚
档案与建设 2018年2期
关键词:门洞门楼西式

刘刚

一、风云变幻的历史见证

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即由孙科负责成立首都建设委员会,谋划首都建设和发展。外交部长王正廷建议:首都为中外观瞻所系,屋宇太差,有失国体,应首先撤造国府大门!在国府多个文件中有建造门楼的记载:1929年9月30日国府代理参军长贺耀组将有蒋介石批字的八○七號文送财政部,部长宋子文附“拟令财政部迅拨”,随后文官长古应芬代批“如拟”。很快第二一九二号文件下发:“呈为改建本府大门及大礼堂需工程款甚急,请鉴核转行财政部予拨发以利进行。”

在1929年10月8日第二八九号《国民政府公报》中,载有国民政府给财政部的九六七号训令:“案据本府代理参军长贺耀组呈称,案据总务局局长呈,以本府此次建造大门工程费洋二万九千四百五十余元,改造大礼堂工程费洋七千三百二十余元,业由经常费陆续垫付在案,惟以预算临时门修缮一项,每月只列三千八百元,相差悬殊,列报无从,且本府其它修葺整理各工程,在在需费,似此浩大工程之费用,应请转呈准予另行拨款,以利工程,理合抄附估单合同各一份,并检具改造大门图样及做法说明书,具文呈报,仰祈鉴核转呈备案,并请转行财政部拨款应用,一俟工程完竣,再行报请核销等情前来,查核所称,是属实在,且本府大门及礼堂,均应急予改建,以壮观瞻。现在礼堂已届竣工,大门亦积极改建,职处经费有限,虽经陆续垫用,不敷甚巨,而其他工程等项,亦急待拨款,以资接济,理合检附原呈各件,一并转呈,仰祈鉴核附准备案,并乞转行财政部迅将是呈建筑工程费,迅予拨发,以利进行,一俟工竣,再行专案报请核销,并此声明,伏乞指令只遵等情,附呈估单合同说明书图样各一件,据此,除指令呈悉候令饬财政部迅予拨发仰即知照附件在此令印发外,合极令该部即便将遵照,迅行如数拨发为要,此令。”此令涉门楼、礼堂和临时门三项工程,礼堂已届竣工,门楼还在积极改建中,但用款门楼多于礼堂。而“临时门”一说,似与临近的10月10日双十节典礼活动、政要出入国府大门,需穿过门楼工地多有不便有关,当时参军处要求门楼工地建一“临时门”做通道。

此次门楼工程由文达公司承建,绘图设计师姚彬,合同开工日期是9月5日,工程款先由参军处垫付,其后分五次付给。因为门楼结构简单、工程不大,施工从1929年9月10日开始,至12月20日竣工,历时100天。门楼上水泥制字、字面贴金的“国民政府”四字为行政院长谭延闿所写。

抗战胜利后,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国民政府”四字重装门楼。1948年5月“行宪”国大后,门楼上字改为周钟岳书写的“总统府”。

二、西式风格的近代建筑

因为门楼南立面装饰有8根罗马爱奥尼克式水泥柱,定下了门楼的西式风格。门柱底径0.77米,柱高7.71米,比例符合制式要求的1比9或1比10。柱身从上到下有半圆形的凹槽14条,两柱一组分别立于三个门洞外两边的长方形柱础上。柱顶高度与二楼顶台平,以一条挑檐收齐。挑檐在门楼正面横过,宽0.95米,长27.2米,与门楼横面长相比,挑檐在两头各向内收了1.10米。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登上门楼,就是站在这个桃檐上拍照的。

总统府门楼共有三层,外部水泥立面,总高13.50米。一二两层外立面长宽相同,长29.40米,宽6.06米,为长方形;两层总高度为9.06米。二层顶上周边加砌水泥护栏,正中有一升旗预备室,是为第三层。

门楼有三孔门洞,中间的大两边的小,均为外圆内方、双扇镂空铁门。中门洞顶高6.40米,宽4.93米;两边的门洞均高5.40米,宽3.60米。三孔门洞顶部均饰拱心石图样。

一层东侧房间向北(府内)有一门一窗,向东两窗,此房间内沿东墙有由北向南而上一木制扶梯,材质为洋松,可上至二层。东门洞的西边又为一室,除向北一门一窗外,向东门洞里开一窗,以便观察出入情况。但从结构和功能上考虑,建造初期是否有此窗,存疑。门楼西半边房间与东半边房间对称。

2003年门楼维修时,恢复了东侧房间内的楼梯。据1980年代住宿在门楼上的职工回忆,当年上下门楼都是从西边楼梯,一度疑为只西边有楼梯。近日查得军管会总统府留用人员赵雍、丁绍兰手写报告一份,其中第13条:“大门内东扶梯间尚有军用品拟请即行清理处置”,旁证了东边原有楼梯。

二层内部空间,由贴南墙留出的走道,连接东西两侧上楼的楼梯。其余空间由6道墙7扇门东西向等距排列,分隔出7个房间。因正中门洞高于左右两侧门洞,中间房间的地坪便高出东西两边房间的地坪;而7间房间的顶高相同,因此中间房间内的空间高度要比两边的房间略矮。中间房间顶面下附有一条横梁,以加固顶上的升旗预备室。

正中房间内沿南墙有一木扶梯,由东向西上行,可登至第三层升旗预备室。室内紧贴南墙正中,可见由顶上穿插下来的旗杆下半部,由铁条匝紧生根牢固,旗杆上半部则是伸出室顶。东墙一窗,西墙一门,出门可达二层顶台。

二层顶台上有一条贴地反梁,东西向横贯整个顶台,将顶台地面分为南北两个长方形。升旗预备室北墙上有一露天水泥扶梯,简易铸铁扶手,沿墙由西向东斜向而上,可达三层顶部。

升旗室顶台是门楼的最高点。南面水泥护栏墙中间高两边低,向两边依次5级退层,营造出两边对称的女儿墙。中间伸向天空的旗杆高约10.18米,仰头可视。原旗杆顶上有生铁铸造的旗杆球头,后被日军掠走。近年有抗战文物征集者,从日本高价购回,现在腾冲滇西抗战博物馆中展出。

三、挥之不去的传统基因

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即编撰出版了《首都计划》,特聘美国人茂菲、古力治为顾问,按照新颁布的《建筑法》和《营造业管理登记条例》等,在南京城内推进城市近代化建设。同时,一大批学有所成的建筑师,满怀报效祖国的热情,从国外回来,设计、建造了许多西式风格的建筑。

尽管民国建筑表现出西式的面孔,在当时成为新鲜事物,引为建筑理念之时尚,与中国传统建筑呈相背之势。但是,经过90多年的沉淀,以今天的眼光来审视,其实民国时期的西式建筑,无论形式如何千变万化,其骨子里从来都是充满着传统基因和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中式符号。

总统府门楼也不例外。如果除去二层之上的升旗预备室,门楼便是一个典型的中式城门,在方方正正的城墙上,开启着三樘拱门,这样的城门在中国稍有年代的古城都可见到;即使顶上加盖了一个升旗预备室,也是传统的大一统思想表现: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对称,江山永固,天子万年;门楼的爱奥尼克式立柱,并不起物理上的支撑作用,不过是一个外粘上去的装饰物;门前的一对石狮,是清两江总督署时期的遗物,与立柱摆在一起,没有人认为是张冠李戴、风马牛不相及,反到觉得顺理成章、自然而然,这是中国社会从本质上没有把西式理念当作主宰的随性;而材料上的城砖碎石和竹筋木条,与西方的钢筋水泥、石条铸铁相比,造就了两种不同的系统。这样的情况在民国时期其它西式建筑上也很常见,如总统府主计处楼有许多水泥制作的挂落,国民大会堂会议室门上的传统纹饰,一度占据主流的大屋顶式建筑。

以上所述,是建筑中表现出的中式元素,那么在官府建筑基础上,具有不可违逆的是建筑的“基因”作用。1917年5月冯国璋在府内建造了一批西式建筑,从单体上来看,西式的定义毫无疑问,但从关系上来说,遵循中国府衙的进深式,把西方横向排列的建筑,归化为纵向递进。所谓“民主”和“集权”在建筑上的不同表现。

总统府门楼具有同样的传统基因。总统府门楼朝向东南,这样的朝向,造成了门前左(东)右(西)两边人行道不同的状况。至今左边的人行道,可以直接通到门楼,而右边的人行道却接在了门楼的西墙上,成为撞墙式死路。门楼的朝向是因为风水上考虑,要迎着东南而来的杨吴城濠。民国建筑并不一定强调风水,但门楼却是建造在原两江总督署的大门旧址上,并与门内的东西朝房等在位置上形成“配套”,而两江总督署的“官界”“旧基”是有着严格的“堪舆”,门楼的朝向在有意无意中继承了这个传统基因。

四、古建修缮的世纪课题

门楼曾有过两次较大维修。前一次是2003年以前,主要是根據相关资料,把门楼的面貌复原成民国时期的样子,包括重装“总统府”三个字、安装铁门和修饰外立面等,属面子工程。后一次是2012年10月开始,整个门楼的“接骨疗伤”,包括裂缝处理、脱落修补和钢网护墙等内里加固等等,属里子工程。

前次维修中,因长期以来对门楼缺乏文保意识,随意钉挂管线字牌,有人计数过,仅正面墙上就有近百处破损。要想避免修补时造成的材料色差,难度相当大。2002年7月至9月,由金坛兴业古典建筑工程公司对脱落的巴洛克饰条、损坏的外立面进行了修复。

复制铁门是根据1928年8月设计师姚彬拟订的《国民政府参军处总务局建筑大门招商投标说明》等资料,确定原铁门为双扇、黑色、铸钢、镂空和铆接工艺,由晨光集团艺术制像公司复制安装。仅设计图纸就有110多张,150多种3000多只零部件,5700多个榫头, 3000多个铆钉孔。采用榫接和铆接结合的办法装配完成。中门高6.095米,宽4.850米,两扇合重5吨。东西边门高5.167米,宽3.538米,两扇合重3吨。民国时期留下来的18个铰链支撑预埋件由东南大学建筑专家进行可靠性检测后,仍然保留使用。3樘大门于2003年1月22日安装成功,整个大门修缮耗资52.6万元。

后一次维修,是对超过使用期限的钢筋水泥建筑进行保护的探索。2012年7月门楼上突然脱落下一大块水泥,落在地上砸得粉碎,差点酿成重大事故。经过检验,发现门楼墙体布满了长短不一的裂缝,更有许多部位表层脱落。在报请文物部门批准后,门楼周围搭起了工程脚手架,并于10月16日连旗杆在内,整体披上绿色的防护网。

以砖石水泥支撑的建筑,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老化,而一旦看见损坏时,就意味着内部结构已经出现严重问题。目前国内许多民国建筑都经历了八九十年的历史,亟待整修,而对于这类建筑的整修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此次门楼的大修非常慎重,很多尝试都取得宝贵的经验。

从脚手架爬上门楼,平时只能从下面仰望的爱奥尼克式柱头,此时伸手可触。不料轻轻一拉,门头上的水泥线条就脱落下来,里面衬底的竟然是木条和竹片,这是中国传统的“竹筋土墙”做法。而当剥开门楼隔墙墙面泥灰时,露出的是大小不一的砖头和碎石,让人颇感意外。由此颠覆了门楼为钢筋水泥结构的概念,仅仅是砖混而已!

首先对门楼内部的建材进行探测、取样,科学地配出修缮材料。对墙体上小于1.5毫米的裂缝进行灌浆填充,大于1.5毫米的裂缝采用特殊物质修补。特别是采取了贴墙面网的做法:即将墙面泥灰铲除后,在整个墙面贴上专门的钢网,在墙的另一面对应贴上同样的钢网,用螺栓穿过墙体将两张钢网固定起来,再粉刷上水泥和涂料。

根据门楼老照片,将门楼上先前封闭式的围栏,改成了1932年门楼老照片上所呈现的通透式栏杆。2013年1月10日,修复完成的门楼除去防护网,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眼前。

猜你喜欢
门洞门楼西式
儿时的记忆
具体描述景才美
天门洞(外一首)
前门楼子九丈九
西式面点的创新与发展
许开轶:失灵的西式民主
国际学校:留学无需“小别离”
乐东古门楼
有趣的西式餐具
清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