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咏耀 黄金明
摘要:截至2017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的60%,登上了高铁“世界第一”的宝座。现在,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了国民出行的首选,因此高铁列车上自营食品的安全性就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关键词:高铁;食品;安全
一、高铁餐车现状
近年来,铁路有关部门开展了高铁列车食品安全、厨房卫生设施设备配备、供餐方式、顾客满意度、安全标准等的研究,制定了高铁列车食品安全管理规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高铁食品安全状况整体向好。但从媒体上报道的“高铁饭盒发霉”、“零食过期”、“盒饭捆绑销售酸奶”等新闻中可以看出,目前高铁在餐饮安全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近期媒体报道,9月8日,G505次列车上供应的40元盒饭竟然发霉,有一名旅客吃完后出现上吐下泻的状况。事件发生后,国务院第五督查组先后到京铁列车服务有限公司等地进行实地督查,铁路总公司也表示,自9月29日起,全国铁路将停止使用常温链盒饭,并将完善相关机制,强化全链条管控。
二、高铁餐饮存在的问题
管理层不够重视。由于不同的高铁线路是由不同的铁路局管控,加上铁路部门的供餐方式大多是由供货商供货,部分铁路局的管理层在签约供货商时自认为已经对供货商的资质进行了考察,于是放松警惕,在后续的工作中疏于管理。而且各地铁路部门对其供餐企业的要求及验收标准也不同,快餐产品的监督、评价标准不一致,许多供餐企业没有开展并通过HACCP认证。
监管部门缺位。一直以来,我国列车上的餐饮服务都是由铁路部门独家提供、自行管理。除铁路公安外,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防疫等行政执法部门都没有在列车上设立机构、配置人员,履行监管职责。也就是说,列车上的食品安全,完全是由铁路部门自行管理,行政监管执法在这个领域一片空白。
就餐环境满意度不高。由于高铁餐车配备座位,在遇到大客流的情况下,餐车座位均被补票的旅客占用,人员一多,细菌滋生的可能性就变大。另外,移动支付未大面积普及前,列车餐车只允许收现金,但由于服务人员并未佩戴手套,因此现金上的细菌难免会进行传播,影响餐盒的安全性。
三、构建高铁食品安全的措施
完善高铁列车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铁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可登车随机检查列车,依法监管跨区域流动性的食品经营活动;对食品进行抽查检测,对检测结果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铁路食品安全监督机构在日常监督中,应执行分级管理评分制度,特别是要加强运输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督,结合食品快速检测及高铁食品成品送样检测等技术手段与方法,有效提高高铁配餐的安全性。
加大检测力度。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发挥检测评价作用,增加检测频率,尤其要加大对规模小、品种多、未开展HACCP认证管理企业的检测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力度。针对高铁餐车食品存在的不足之处,铁路工作人员也应从各个方面、各个渠道保障食品的安全。除了采取一定的措施保障铁路的食品安全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铁路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比如,可以利用车站健康宣教平台,巩固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普安全宣传成效,公布举报电话,完善群众意见反馈制度,营造食品安全的氛围,增强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只有每一个工作人员和每一个旅客都能从主观上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才能够切实保障食品的安全。
旅客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大于天。列车餐饮作为旅客服务的基本內容,必须建立一个相当严格的管控体系,只有做到质量上有保障、价格上有实惠,才能满足旅客的真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