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及其蕴含的四大思维

2018-09-10 04:18杨大燕
邓小平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战略思维生态文明建设

杨大燕

[摘要]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有完整的逻辑体系,包括目标、原则和思路三个层面。目标是为民谋利,造福子孙后代;原则是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思路是全面参与、重点治理、科技创新、法制保障。其蕴含着四大思维:把准时代发展脉络,强化遵循规律的战略思维;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协同治理的辩证思维;重视行为主体责任,激发全民动力的人本思维;强化制度刚性约束,注重执行效率的法治思维。

[关键词]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维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3-0028-09

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总体而言,是人类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所形成的包括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精神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的总和。它既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和升华,又是对未来持续发展的美好向往和憧憬。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五大重点之一,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邓小平的著述、谈话和实践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旨在通过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研究邓小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及其蕴含的治国理政思维,对开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内容体系

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内涵丰富,包括目标、原则和思路三个层面,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

(一)目标:为民谋利,造福后代

为民谋利是党的宗旨和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开展一切工作始终坚持的原则。邓小平作为党的领导人,他深刻领会马克思对幸福的定义:“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此,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过程中,他坚持把人民的幸福放在首位,把“为民谋利”作为出发点和归宿。1981年2月,国务院出台文件《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指出:“我国环境的污染和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破坏已相当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妨碍生产建设,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1983年1月12日,邓小平在同相关重要部门负责人谈话时指出:“总之,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同时,邓小平还以身作则,积极参与植树活动,1983年3月12日,在北京十三陵水库举办的义务植树活动上,他就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堅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可见,邓小平意识到植树造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好,直接受益的是当地的老百姓。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民的利益,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为民谋利,造福子孙后代,而这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

(二)原则: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意识到要摆脱贫困必须要发展生产力,因此他特别强调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经济发展的速度要快一些。但是,他主张的发展经济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不是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而是要遵循人口增长、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

1.要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1982年11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来北京参加会议的美国前驻华大使伍德科时就指出:“我们准备坚持植树造林,坚持它二十年,五十年。这个事情耽误了,今年才算是认真开始。特别是在我国西北,有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连草都不长,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所以叫‘黄河,就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我们计划在那个地方先种草后种树,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就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人们就会富裕起来,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很好的变化。”邓小平的讲话高瞻远瞩,面对中国当时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正确提出了解决思路,其中就蕴含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我们要发展好经济,就必须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确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在这样的发展思想的启发和指导下,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科学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确定了可持续发展道路。

2.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关系能否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将人口问题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他主张要把人口问题置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统筹考虑。例如,在1979年3月召开的党的理论务虚工作会上,他就指出:“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当时,人口过多且增长过快给有限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负担,严重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他进一步提出要通过立法来限制人口增长。他认为只有通过法律规范约束的形式才能真正控制人口增长。事实证明,这一政策的实施在当时是非常必要的。

3.要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20世纪90年代在制定国家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时,就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他认为不仅要发展核电、油气开发、铁路建设等对国家发展及其重要的经济项目,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同等重要的。他指出:“对这次统一思想,制定出新的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我完全赞成。……核电站我们还是要发展,油气田开发、铁路公路建设、自然环境保护等,都很重要。”邓小平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经济建设并不能取代其他建设。他主张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即在经济建设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协调发展理念的体现。

要通过发展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实现双赢。1982年11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驻中国大使伍德克时指出:“黄河所以叫‘黄河,就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我们计划在那个地方先种草后种树,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就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人们就会富裕起来,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很好的变化。”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逆转,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邓小平非常担忧那些不惜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急功近利行为。1973年10月1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桂林考察时作了一番讲话,体现出了他的忧虑:“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文化名城,保护好桂林山水不受污染,是桂林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论是发展工业也好,搞好城市建设也好,都不要忘了这一点,你们为了发展生产,如果把漓江污染了,把环境破坏了,是功不抵过。”此后,邓小平对桂林的旅游发展一直关注,针对当时桂林因发展经济造成漓江遭受严重污染的事件,他非常生气和痛心,并于1978年10月给予紧急批示:“桂林漓江的水污染得很厉害,要下决心把它治理好。造成水污染的工厂要关掉。‘桂林山水甲天下,水不干净怎么行?”1983年2月,邓小平在浙江考察时,游览参观著名景区龙井和九溪,当时他就指出:“水杉树好,既经济,又绿化了环境,长粗了,还可以派用处,有推广价值。泡桐树也是一种经济林木,泡桐树长得好,板料又好。”他表扬了这种通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做法,并认为是值得推广的。这从中蕴含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的思想。

(三)思路:全面参与、重点治理、科技创新、法制保障

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不仅有目标和遵循的原则,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思路和方法。包括号召全民参与植树,以政府为主导的重点治理环境污染,依靠科技创新改善自然环境,强化制度和法律建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等。

首先,鼓励全民义务植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出现大面积土地沙漠化,针对此情况,邓小平提出普遍护林、造林的方针,建设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1981年9月16日,针对长江中上游发生的罕见水灾,邓小平指出:“最近发生的洪灾问题涉及林业,涉及木材的过量采伐。中国的林业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不行。是否可以规定每人每年都要种几棵树,比如种三颗或者五颗树,要包种包活,多种者受奖,无故不履行此项义务者受罚。”他深刻分析出造成水灾的原因是采伐过量,并提出可行性的措施即提倡全民参与植树。此后他多次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并多次题词、批示要推广这一做法。例如,1982年11月,他为全军植树造林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大会题词:“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同年12月26日,他为林业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给予肯定性批语:“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邓小平认为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主要手段是植树造林,认为植树造林必须作为一项伟大的战略事业来抓,强调人人有义务参与,强调一年一年一代一代持续推进、常抓不懈,通过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

其次,政府主导重点治理环境污染。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高度重视环境问题,意识到环境污染是我国一个很严重、必须解决的问题。1978年,针对当时桂林漓江水受污染事件,他多次进行专门批示,强调要把造成污染的工厂关掉。在他的高度关注和一再强调之下,不久,国务院就以(1979)11号文件批转原国家建委提交的《关于桂林风景区污染治理意见的报告》,并要求转发给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及相关部委贯彻落实。可见,邓小平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治理,并且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方式铁腕治理污染。

第三,依靠科學技术改善自然环境。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讲过科技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邓小平不仅继承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同时还创新性地运用这一思想,并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贯彻到环境保护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他指出:“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都要靠科学。”1978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科研工作会议,制定了全国环境科学技术规划,明确提出要在三年内基本查清全国环境污染状况,并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重点在量大面广的综合治理技术上突破。1982年9月,当时的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访华期间,邓小平邀请其到四川农村参观,曾指出:沼气这东西很简单,可以解决农村的大问题……节省煤炭,还能改善环境卫生。

第四,强化制度和法律建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邓小平十分重视生态文明的法治化建设。他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他主张用法律手段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重点制定相关法律,如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在邓小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法治思维的指导下,在20世纪70年代末,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首先是环境保护首次被列入国家根本大法,在1978年修改颁布的《宪法》里,其中一条对环境保护问题作了专门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为当时的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立法提供了宪法依据。随后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基本法诞生,即1979年五届人大十一次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法制化轨道奠定了基础。1984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宣布“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继“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两项基本国策之后的又一项基本国策,足见国家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1988年国家环保局成立,紧接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初步形成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促使环境管理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

一、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蕴含的四大思维

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蕴含着治国理政的四大思维。

(一)把准时代发展脉络,强化遵循规律的战略思维

首先,邓小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体现了他的战略思维。关于战略的定义,习近平曾讲道:“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邓小平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过程当中,始终把“为民谋利”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他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民的利益,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为民谋利,造福子孙后代。这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经验总结和现实国情的综合性战略判读和战略决策的体现,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

第二,邓小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在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方面,邓小平紧跟世界发展步伐,提出符合国情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西方国家通过工业化,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多的物质财富,但是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短缺矛盾日益凸显,人类不得不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于是,联合国在1972年召开“人类环境大会”,正式提出并讨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1992年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又通过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邓小平高瞻远瞩,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深刻思索,从而提出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另一方面,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基于我国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现实国情提出来的。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了赶超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掀起了片面追求数量的“大跃进”和“全民炼钢”运动,“土高炉”如雨后春笋般势不可挡,毁掉了大量的树林,不仅污染环境也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在“以粮为纲”方针的指导下,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只考虑人的吃饭问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使得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如何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必须思考的问题。邓小平在毛泽东关于生态问题论述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基本国情和人民愿望,进一步论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为民谋利,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

第三,邓小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邓小平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握本质,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要善待和保护环境,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并强调在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同时他主张在尊重自然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协同治理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是指以全面的、系统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反映对象的思维方式。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运用辩证思维的典范,他的思想中充分展现了辩证思维的魅力。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发现改革开放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强调要把握好事物发展变化的度。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还处于较落后的当时,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这就需要用全面的、系统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邓小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他把握主要矛盾,推进协同治理的辩证思维。

第一,重点推进植树造林政策的实施。在面对当时的大面积开荒和乱砍滥伐给各地带来的自然灾害,他提出全民参与义务植树的应对措施。1978年,邓小平在视察黑龙江期间,对当时黑龙江的大面积开荒心存担忧,他指出:“韩丁对我国大面积开荒提出过一些宝贵意见,他列举世界上一些国家由于开荒带来风沙等自然环境恶化的例子,指出搞大面积开荒得不偿失,很危险。我看很有道理,开荒要非常慎重。黑龙江本来降雨量就少。你们要搞调查研究,科学地处理这个问题。”邓小平在强调发展经济、发展生产的同时,注意到自然生态平衡问题,意识到大面积开荒发展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矛盾。对于如何处理这个矛盾,他主张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强调发展农业不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要科学测算农业开荒耕作效益与后期环境修复成本的利弊,吸取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开发导致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惨痛教训。1981年夏天,四川、陕西等地发生了罕见水灾,造成巨大损失,他指出:“最近发生的洪灾涉及林业问题,涉及森林的过量采伐,看来宁可进口一点木材,也要少砍一点树,报上对森林采伐的方式有争议,这些地方是否可以只搞间伐,不搞皆伐。”邓小平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敏锐地意识到过度采伐是洪涝灾害发生、森林植被遭受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受损的主要原因,所以,他提出适当进口和科学间接砍伐的治理办法,并提出通过义务植树来改善生态环境,提倡全民植树,要按照树木的生长规律要坚持一百年,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同时他自己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些都体现了邓小平善于通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发展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在深度分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前瞻性、战略性的决策“全民植树造林”。也正因为他的提倡和坚持,植树运动变成了一项全民参与的造福子孙后代的运动。在这样的氛围感染下,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第二,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对待污染要有坚决治理的决心。邓小平深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繁荣发展的必要條件。面对旅游城市桂林市的污染问题,他多次督促、警告、批示,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要重视这个问题,要彻底把桂林市的环境污染治理好。1973年他到桂林参观时就担忧地指出,如果不把环境保护好,不把漓江治理好,那是功不抵过。1978年10月,面对污染没有治理好,他又进一步批示一定要把污染的工厂关掉。1979年,他又再次强调要保护好漓江的山水。从1973年到1979年,邓小平一直关注桂林这座旅游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亲自推动该市的环境治理,可见他高度重视环境污染问题。

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邓小平抓住生态环境保护这个关键问题,并准确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生态系统失衡,生态环境遭受污染。在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好这些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协调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他善于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协同治理的辩证思维。

(三)重视行为主体责任,激发全民动力的人本思维

“人本思维,是指在哲学研究和价值导向上,在主客体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在尊重客体客观性的基础上,强调主体的重要性的思维路向。人本思维反映在发展观上,就是要在历史观层面,承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历史发展的最终意义。”而邓小平的人本思维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位,万事民为先,万事依靠人民,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体,是国家和历史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邓小平在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人本思维的运用,突出表现在重视主体责任,激发全民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高度重视政府行为的主体责任。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和政策。从1982年开始,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8年成立国家环保局,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89年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通过八项环境管理制度,提出要努力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其次,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企业既是能源资源的主要消耗者,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人。所以,企业要将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纳入经营决策中,尤其是要节约资源,推进无害环境技术的开发和普及,寻求自身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因此,邓小平强调企业要主动承担环保责任,企业节约资源,改进技术,其实就是保护环境。例如,针对某些企业浪费能源资源的行为,他指出:“要提高煤炭、油的价格,促使使用单位节约,这实际是保护能源的政策。”第三,主张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早在1943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发动人民的生产热忱……以及发动植树、修渠、打井、造水车等事业,所有这些,无一不是非常具体的工作。”改革开放后,他又提出全民参与义务植树,让全国人民参与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动中。

(四)强化制度刚性约束,注重执行效率的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是将法律作为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对法律既要有崇尚之心,也要有敬畏之心,同时还要有善用之心。简而言之,就是运用法律来规范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深感健全民主法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深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他还反复强调:“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可見,邓小平意识到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认为科学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是管理好国家各项事业的保障。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邓小平认为更需要强有力的法制手段和制度建设来加以保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各项法律制度都还未健全,他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了推动全民参与植树,他还主张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规定每个人每年种树的数量,且要包种包活,多种者受奖,无故不履行此项义务者受罚。另一方面,他强调要重视法律的执行力度,强化责任追究,主张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层面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在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植根国情实际、着眼于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的、系统的思想理论。其蕴含的四大思维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凝聚着邓小平总揽全局、驾驭复杂问题的智慧,为新世纪新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猜你喜欢
战略思维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战略思维谋的是百年大计(纵横)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领导干部要着力培育战略思维、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
徐光启科技翻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