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紫翊 王凯
摘要:篮球运动是现代运动体系中,极具特殊性的运动方式。当然,在竞技体育成熟发展背景下,以篮球联赛为代表的运动形式风靡全球,成为备受世界关注的运动项目。从表面上看,我国篮球运动已经实现了全面而系统化的发展提升,但是与美国篮球运动相比,我国篮球运动明显处于发展上的劣势。本文拟从中美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之间的具体对比分析入手,通过有效借鉴,从而探究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机制。
关键词:找出差异;借鉴创新;中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比较
对于整个篮球运动的具体实施来说,后备人才是其整体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关系到的是篮球运动的时代化创新与发展。而就目前我国篮球运动的实际状况看,无论是后备人才选拔的标准,还是后备人才的选拔机制都不健全,这直接影响到整个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因此,从篮球强国——美国借鉴相关培养经验,从而推动我国篮球运动完善发展和全面创新。
一、找出差异:中美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之间的具体对比分析
纵观我国篮球运动水平与美国篮球运动的对比状况,我们可以说两者的差距极大,尤其是我国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单一性,大大制约了我国篮球运动的有效开展。想要缩短我国与美国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活动之中的差距,就需要全面分析其差异所在。
(一)体教断层、体系落后: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不足
就目前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实施细况看,其整体呈现出多样化培养格局,这从侧面上也反映了我國篮球运动职业化发展的具体趋势。但是,就整个人才培养状况看,其缺乏必要的文化教育,从而限制了篮球运动员自身的职业成长。而体教断层,缺乏有效结合,事实上也影响了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目前在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与训练时,篮球技能训练与常规的教学训练之间缺乏系统化融入,这实际上始终与后备人才培养之间存在较大隔阂[1]。
(二)体系健全、体教互动:美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启迪
在美国篮球后备人才选拔、培养等一系列过程中,其实施的每一个流程和细节都有系统化的制度做基础保障。比如整个后备人才选拔过程中,其由统一的招生机构进行人才选拔,NCAA全部负责全美篮球运动员招生与培养,并且该组织内有着完善的机构设置和招生流程,确保人才选拔能够与人才培养相匹配。同时,在其竞赛制度和训练制度中,其始终将系统化、科学化训练与学员自身的基础特点等相匹配,确保竞赛与训练能够与人才培养活动体系化结合。而在体教模式中,其所倡导的是篮球教学与文化课学习融合实施,尤其是多数运动员在学校中来具体学习文化知识,这是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所不具备的现象。
二、借鉴创新: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机制
在当前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创新优化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新思维,就成为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发挥学校的主体元素,构造人才培养的全面模式
实际上,整个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活动应该纳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中,尤其是美国篮球运动之所以能够实现全面构建,关键在于其实施的是以学校为核心的教学机制,因此,在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时,应该充分注重按照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结合体教结合诉求,构建完善而系统化的全面模式。比如,在美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时,其要求多数篮球运动员只有在接受完高等教育之后,才能参与整个篮球运动比赛及训练中。
而在人才培养的全面模式中,其具体关注的不仅仅是篮球技能训练,也要充分注重将文化知识、德育理念和人文思维等等诸多内容相结合,通过构建系统化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要求,从而实现篮球运动人才培养的理想效果。客观的看,学校要立足自身资源实际,充分做好篮球运动教学方案的及时、科学更新,以教学创新推动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优化与发展[2]。
(二)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发挥多方教育合力
在美国篮球运动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正是因为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了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制度,从而实现了后备人才的规范化和体系化培养。一是要将学校、社会,乃至各种组织等资源充分结合,构建多种力量参与的“社会合力”,既为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师资力量,同时也提升其技能交流。二是要注重用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具体视角来认知和理解整个后备人才培养活动。在具体的制度构建时,应该从体教结合的具体模式构建入手,完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要针对整个篮球运动的具体规律和发展趋势,通过融入心理素质、战技术训练等多种元素内容,从而形成完善、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3]。
三、结语
在现代教育体系全面优化的今天,我们看到篮球作为一项内涵丰富、价值多样的运动形式,其可以被以合理的方式推向全社会。因此,从客观上看,就为我国篮球运动后备人才体系的全面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当然,就目前所具体实施的后备人才培养状况看,由于缺乏合理、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加上其未能形成理想的教学与体育融入机制,从而限制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庆国.青少年篮球发展及后备人才现状研究——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5,2:255-257.
[2]张潇.国际级、国家级篮球裁判员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地式”篮球裁判员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6,11:200-203.
[3]徐猛;严家高;石桂青.我国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人才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8,1:133-135.
(作者单位:宁波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