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服务企业 经营决策的探讨

2018-09-10 16:44:53颜双桂
中国商论 2018年33期
关键词:经营决策集团企业财务分析

颜双桂

摘 要:企业经营决策是指企业对实现未来经营发展的目标进行最佳选择的过程。一个正确的、适合本企业现状的经营决策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着企业兴衰成败和生存发展。而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系统化的财务数据处理和结构信息整合,真实、客观地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能够有效的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本文剖析了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并对财务分析服务企业发展决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完善财务分析、提升财务分析质量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财务分析 集团企业 经营决策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1(c)-111-02

财务分析又称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已经发生的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或信息,并对企业现在的财务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流向等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与评价。其最主要的职能是把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转化为有用于企业决策的经济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层提供真实、全面、客观的决策信息,使管理者对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进行系统的评价,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并作出及时、正确的判断。因此,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的发展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1.1 财务分析有助于找出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在规律

财务分析全面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通过报表、数据计算、比对分析等会计工具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资金的流量、流向。进而摸索出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在规律,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

1.2 财务分析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通过获利能力分析,对企业一定期间的收入、成本、费用的同(环)比等横向、纵向相结合的多维度对比分析,进而形成差异化比对,透析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人、财、物、供、产、销等各环节存在的潜在问题,并结合预算执行情况,进而评价各部门的经营业绩,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1.3 财务分析有助于加强集团企业的经营风险管控

通过对资产结构、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等的综合分析,可以反映出集团企业的整体负债水平、各产业结构是否健全、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以及资金活动情况等有利于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加强经营风险控制,确保资金安全管控,进而保障企业有序发展。

1.4 财务分析有助于为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财务分析的核心指标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量以及投资、筹资活动等进行分析,首先,企业的获利能力指标主要评价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资源的整合运作,以及它的市场效益和获取利润的能力。财务分析通过该指标的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衡量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的能力,并进一步调整企业经营策略和产业结构。其次,通过偿债能力分析可以较好地掌握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经营风险。其中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都是反映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该指标的财务分析是指企业在某一时间点偿债能力的分析,而不是某一时间段的分析,特别是债权人就非常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因为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障。然后,企业的营运能力强弱直接关系着企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效益的发挥。一般地,营运能力的分析用来评价企业资源是否合理调配以及有效使用。最后,通过现金流量分析是综合反映了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动态报表。它主要评价了日常经营、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结构是否合理,现金流量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财务分析能够很好地将各项数据整合转化成决策有用的经济信息并跟踪反馈,为经营者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 财务分析服务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财务分析资料来源存在局限性

企业的财务初始数据是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基础,财务分析数据来源的局限性将导致财务分析的局限性,财务分析数据来源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财务报表缺乏一定的时效性。财务分析是基于对过去的事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历史信息的总结与分析,但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来说,财务報表的分析存在着相对滞后的原因,故而,财务报表中一些应该反映的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反映,从而影响对企业的分析评价。(2)财务报表缺乏一定的可靠性。财务报表分析来源于基层生产部门和其他部门基础数据的采集、统计和分析。各部门负责人有时候会只着眼于本部门的局部利益,为完成公司规定的各项生产指标,而虚报、瞒报部分数据。(3)财务报表缺乏一定的完整性。由于分析报表自身的原因,它所提供的数据是有限的,因此,对报表使用者来说,可能他们需要的信息在财务报表或附注里找不到。

2.2 财务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

任何一种财务指标的分析都有着它适用的范围与局限,单一运用某种分析方法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势必导致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错误认识,甚至造成决策失误。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包含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这些分析方法均是对过去经济情况进行反映且存在一定的自身局限性。比如:比较分析法对应用范围有着较大限制,综合程度较差。它在进行行业内数据比较时,需要选取相同的行业且尽可能类似性质的经济业务事项,否则很难得出较为客观的分析结果,又比如:比率分析法的指标,是利用指标的计算来分析数据,但所采用的对比口径或分析方法不同,其分析的结果也会差别迥异,例如,资产周转速度指标的计算,就需要先得出“平均余额”,而“平均余额”通常以期初数与期末数的取平均值来确定,然而,每月数额变化不大时,计算值将趋于相对稳定,但每月数额存在较大波动时,就会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比率指标所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较差。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替代法,是用来确定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对分析对象产生的影响程度。在计算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额时,先假定各因素的变化顺序,以及每次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其他因素都不变,然而这些假定往往只是主观的假设。而且,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这些比较的标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然而在分析时,只是单纯地侧重数据的比较,而忽略经营环境的变化,如此得出的分析结论是不全面的。

2.3 财务分析人员的能力存在局限性

作为财务分析的具体执行者,财务人员的能力存在以下局限性:(1)财务人员大多数惯性地从财务本位的角度去作分析,而未能从管理的角度出发,以战略管理的高度去分析,因此,财务分析人员主观意识的片面性直接受影响了财务分析的片面性。(2)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者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现阶段大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还停留在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处于纯指标性单一的分析阶段,而不能结合公司的实际业务,进行横向、纵向的全面综合性的分析;另一方面,财务人员业务综合水平参差不齐、对财务风险认知较差、对财务理论知识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存在较大差异等,导致财务分析结果缺乏可靠性、有效性,甚至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

3 完善财务分析服务企业经营决策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体系

建立健全财务分析体系应该从源头规范抓起,首先,基础数据应建立规范,比如:报表基础数据来源的判断与分析、报表指标性的分析、关键性细项分析。特别是对基础数据必须认真审查与核对,辨别数据真伪并核对相关资料的完整性,以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可靠。其次,应该完善财务分析方法。比如:从综合的角度出发,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进行多重分类与评价。最后,用心观察市场环境和客观因素的变化,进而在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和风险管控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以规避单一的分析方法导致的局限性。综上所述,只有合理制定科学完整的财务分析体系,强化财务分析工作的规范度,得出的分析结果才具备有效性、完整性。

3.2 有效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

首先,不论集团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财务人员作为报表分析的主体,财务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表报数据的质量。高质量的财务分析将有利于企业对经营决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高质量的财务分析结论可以让决策者对企业状况进行较为准确的掌握。因此,企业应该致力于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素质,选择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从事财务分析工作。其次,企业应加强对财务分析人员进行内部专业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学习多种分析方法、工具及操作流程等整套的体系化,使得财务人员从简单的会计核算型转向财务管理型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以有效提升财务人员对数据的收集、掌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提高财务分析效率,保证财务分析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后,企业应当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绩效考评标准,并且考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如此,财务分析方能真正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避免因偏差较大或错误的数据,导致决策失误等问题。

3.3 加快财务分析的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运用

高质量的财务分析,离不开先进的财务分析系统,目前许多集团企业使用着各种财务分析系统,主要還是会计核算部分,极少成份的分析功能,即便是集团内的联机处理也只是数据简易并表处理,并未能实现企业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化分析处理。因此,加快集团信息系统的建立,能较好地提高财务分析的时效性。然而,由于实务操作中各种因素的限制与影响,财务分析对企业的发展支持仍存有一定的局限性,企业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些局限因素,并结合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局限性的影响。

4 结语

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企业发展决策既要考量过去的客观性,又要适时地把握现在,以科学地规划未来,所以财务分析应该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工程,这就对财务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科学地制定相应的制度体系规范,对财务分析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指导与优化调整,并不断总结和逐步完善,才能保证高质量的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而提升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黄福果.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作用研究[J].当代会计, 2017(4).

[2] 刘云.论财务分析在公司经营决策中的作用[J].当代会计, 2016(8).

[3] 杨静.如何提高财务分析的有效性[J].西部论丛,2003(8).

猜你喜欢
经营决策集团企业财务分析
新时期集团型企业如何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初探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4:17:34
当前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中问题与对策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04:36
“营改增”对集团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2:21:35
统计相对数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9:25:04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37:19
试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22:26
陕西煤业偿债能力分析报告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39:24
浅谈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商(2016年24期)2016-07-20 09:21:23
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探讨
对我国低成本航空公司发展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