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滁州市农业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2018-09-10 00:48李国峰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4期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创新发展互联网+

李国峰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信息化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来说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文章针对滁州地区开展“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通过打造物联网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模式,发展“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来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4-0055-02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代表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迈向全新的阶段。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更要加快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尤其是实现农业信息化发展,带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化方式转换。因此,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创新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互联网+”与农业信息化

1.1 “互联网+”

“互联网+各个传统产业”不是简单地运用信息技术,而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合作,实现新的发展,拓宽发展方向。“互联网+”代表着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互联网已经被广泛使用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当中,进而起到了提升社会生产力与创造力的作用,拓展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1.2 农业信息化

信息化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生产力新发展,以互联网数据库、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工作、学习。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伴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中的运用,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电子商务、射频识别、网络销售等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农业信息化能够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运行体制的优化,实现农民生产、生活的变化,加快新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坚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持续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力、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中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效率。

2 “互联网+”背景下滁州市农业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

2.1 打造物联网农业信息化平台

物联网可以被广泛运用在精准农业、遥感生产、生物信息、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中。物联网技术中的无线传感技术可以让用户在家即可完成对农业生产的控制,实现远程种植和饲养,实现现代化农业的智能化管理。滁州市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要灵活地运用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建设以物联网为载体的农业信息化平台。打造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关键是建立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体系,包括对农作物生长的信息监控、农作物生长环境变化与灌溉施肥系统等,可以远程监控农作物生产的各项数据,并且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实现智能化管理。从2015年开始,滁州市就开始全力发展农业物联网,经过5年的建设与经验累积后,已经建立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75个,初步形成“一个市中心、七个县平台、若干示范点”的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的整体布局。滁州市的现代化农业已经悄悄地转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互联网+”与物联网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让农民的农业生产更加轻松[3]。滁州市的全椒县就建有现代农业示范园,示范园的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办公室通过摄像头就能对农作物进行远程监控,及时查看蔬菜瓜果的生长情况。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手机,可以时刻关注农作物的生长态势,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指标都可以在计算机或手机上查看。当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缺乏水分、缺少阳光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湿度过大时,物联网系统都会及时发出警报,将农作物的生长信息发送至手机,工作人员只需要在手机上操作就可以对农作物的温度、湿度进行控制。同时,该现代农业示范园还建立了“果园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除了对大棚内的湿度、温度等指标进行监测外,还可以由智能自动化调控系统来完成灌溉、施肥、控温等工作。滁州市在“互联网+”背景下综合运用了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实施监测,并且可以针对农作物的变化发出预警与提出应对措施,实现了农业生产决策的智能化与科学化。滁州是农业大市,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在滁州市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运用农业物联网技术进行创新是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预计在2020年,滁州市将会建立农业物联网示范点100余个。

2.2 建设“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模式

“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并不是互联网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简单结合,而是现代农业发展与互联网的深度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为农业产业、产品、人才、金融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从而实现资源的跨界配置与优化调度,使得农业产业链可以向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模式发展[4]。近年来,伴随着信息化对滁州农业生产领域不断地渗透与融合,滁州农业企业可以与物流、销售平台开展深入合作,基于互联网平台打造“农户—网络平台—销售”的运营模式。滁州农业可以进行“互联网+”改造,建立完善的“互联网+农业产业链”,使滁州农业产业链拥有“互联网+农业产业链”的基本要素特点。第一,跨地域性。跨地域性是“互联网+农业产业链”与传统农业产业链最为显著的区别,其冲破了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局限,有助于解决小农企业与市场的对接问题。第二,跨产业性。滁州在建设“互联网+农业产业链”的过程中可以融入科研、金融、科技等结构,加深与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销售商等的关系,实现农业产业链的跨界融合发展。具体来说,滁州可以应用“核心企业+农业产业链增值”的模式,围绕具有链接精准能力的核心企业经过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将产业链上各个业务环节联合起来,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现代农业金融、科技、信息等服务,建立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服务体系。

2.3 发展“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模式

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不断运用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过程中,电子商务是农业信息化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在“互联网+”背景下,滁州农业电子商务可以构建“农户+互联网+政策”的农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模式。由政府牵头组织农民群众提升互联网知识、技能,创造良好的电子商务经营环境,结合滁州当地农户的实际情况,构建专业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第一,建立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滁州市要推行“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的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的指引与宣传。滁州当地政府要在农业信息化规划布局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明确制定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目标、重点、步骤,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框架与市场规范准则,为滁州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发展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此外,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农产品企业进入电子商务市场,多角度、多渠道地参与电子商务经营。第二,疏通渠道冲破农产品配送限制。在滁州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配送问题是十分关键的。农产品种类多、批量小、客户所在区域分散,对物流配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互联网+”背景下,滁州市可以通过建设新型网络物流技术来更新传统农产品流通形式,打造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选择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快递企业来解决配送问题,通过专业的物流快递为消费者提供物流服务,利用加工、运输、保险方面的优势弥补农村农产品物流运输的缺陷。

3 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信息化是滁州市乃至全国农业的发展趋势,滁州市在创新农业信息化发展途径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智能化与自动化,让农业搭上“互联网+”的发展列车,使农业的生产经营能够实现生产理念、运行机制、销售手段上的创新与突破。

参 考 文 献

[1]成晨,丁冬.“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路径[J].情报科学,2016,34(11):49-52,59.

[2]孙海龙.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写在“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即将召开之际[J].农业工程技术,2016,36(15):29-30.

[3]王蕾.泰安市走“互联网+农业信息化”道路的實践与创新[J].泰山学院学报,2017,39(1):89-93.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农业信息化创新发展互联网+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