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慢性荨麻疹瘙痒患者常见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措施

2018-09-10 09:33尹青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8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尹青

[摘要]目的:探析慢性荨麻疹瘙痒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并分析相关心理护理措施。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4例慢性蕁麻疹瘙痒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其护理方法的区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精神病性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及时了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升整体生活质量有着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瘙痒;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皮肤科疾病中慢性荨麻疹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患者在发生风疹块之前会存在麻刺感、局部瘙痒等症状,并以较快的速度在全身蔓延,从而发生全身不适、发热、头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l]。由于慢性荨麻疹疾病具有顽固性等基本特征,少数患者由于心理负面情绪对治疗产生抵触的情况,所以,在加强临床治疗期间,还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瘙痒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现将护理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时间:2016年1月~2017年12月,选择此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4例,男患者54例,女患者40例,年龄为20-60岁,平均年龄为(40.52±5.32)岁;病程为1年~5年,平均病程为(2.53±1.11)年;将抗组胺药物服用史、严重脏器异常、精神病、皮肤病等患者排除出本组研究之外;通过询问,本组患者均存在瘙痒症状,其中35例全身瘙痒,59例局部瘙痒。参照医学伦理学原则,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对照组各项临床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常见心理问题 慢性荨麻疹瘙痒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如下:(1)焦虑情绪。因为慢性荨麻疹具有病程时间长、反复发作等基本特征,且出现瘙痒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的痛苦加大,长时间发作造成患者出现焦虑心理;(2)抑郁情绪。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抑郁情绪在患者负面心理中排列第二,主要是因为荨麻疹病情发作期间使风疹以全身性或者局部呈现,不但会加重患者治疗痛苦,还会影响患者的形象。少数患者由于慢性荨麻疹病发拒绝外出,不善于和他人交流,长时间独处造成患者出现抑郁心理;(3)精神病性。精神病性也是慢性荨麻疹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患病时间较长,对患者产生困难,使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不满的心理问题,长时间受到心理负面情绪的影响,对神经系统产生刺激,导致发生精神病性。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照皮肤科常规护理措施实施临床干预,观察组选择与对照组一致的常规护理措施,并联合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主要体现如下。

1.3.1 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时,要采用和蔼、热情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的兴趣、性格、爱好等进行了解,通过分析患者的个性特征以及年龄,和其沟通,对于患者治疗期间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详细解答,提升患者的信任感,使患者对治疗的不满以及心理压力能够全面舒缓,促进患者疾病痊愈的自信心明显提高。通过维持良好的护患欢喜,促进疾病影响患者工作、生活质量的情况明显减少[2]。

1.3.2 制定心理疏导方案 由于慢性荨麻疹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接受治疗,造成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以不同程度呈现。因为对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有一定的担心,担心其影响工作、学习,护理人员应该通过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确保患者对于疾病知识有着清晰的认识,尽管疾病具有容易复发的特征,但应告知患者通过维持积极向上的心理、调节情绪、合理用药等方式,对降低复发、控制疾病有一定的效果。另外,告知患者在瘙痒发作时禁止用力搔抓,应通过棉签、指腹慢慢拍打的方式达到改善瘙痒的目的。每隔一段时间和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了解到过度疲劳以及不良情绪对病情康复均会产生影响,积极的心理情绪可加快疾病康复速度。

1.3.3 心理健康教育干预 慢性荨麻疹治疗中消除致敏因素或者消除刺激因素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促进风团消退。如果患者长时间与过敏因素或者刺激因素接触,会造成疾病加重或者反复发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尽可能避免食用刺激类型的饮食,并通过加强生活护理的方式,降低疾病复发率。

1.3.4 分散注意力 瘙痒是慢性荨麻疹较为常见的表现,大部分患者在夜间会感觉到瘙痒严重,主要是由于患者过度集中注意力造成的。所以,慢性荨麻疹治疗期间通过分散注意的方法可以防止患者抓挠。通过分析患者的兴趣爱好,鼓励其采用听音乐、看书等达到分散注意力的目的,并维持规律的作息,促进睡眠质量明显提高。

1.4 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对患者焦虑、抑郁、精神病性等情绪进行调查,分值越低,表示患者心理负面情绪越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数据作分析统计,以P<0.05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抑郁、精神病性等评分明显较高(P< 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心理评分(x±s,分)

3 讨论

皮肤病中慢性荨麻疹具有极高的发病率,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荨麻疹的发生与全身性疾病、精神因素、吸入过敏性物质、感染病毒、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具有密切的关系[3]。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患者的心理健康,从而加重病情。所以,对患者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解,且寻找对心理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建立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能明显改善心理问题,还可加快疾病痊愈速度。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维持稳定的情绪、开朗的心情,促进瘙痒感明显减轻。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式,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建立良好的心态,对疾病康复以及提升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帮助。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抑郁、精神病性等评分分别为(1.62±0.62)分、(1.82±0.69)分、(1.75±0.71)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

综上所述,慢性荨麻疹瘙痒患者临床存在焦虑、抑郁、精神病性等心理问题,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明显改善负面心理,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晶.慢性荨麻疹瘙痒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与心理护理[J].当代医学,2016,22(01):121-122.

[2]李蓉,何晓.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5):98-100.

[3]徐敏.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01):124-125.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