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书翰
[提要] 中国一定要而且能够为人类社会作出重要贡献,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决定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为解决人类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个贡献包括可以用数字表达的和难以用数字表达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其中最卓越的智慧就是提出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构想,最卓越的方案是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为解决人类问题作出了具有原创性和时代性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为什么中国一定要而且能够为人类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如何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是许多人十分关心因而需要作出进一步回答和阐析的重要问题。
一中国一定要而且能够为人类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简要地讲,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性质和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展开来讲,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而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它是开放的、世界性的,绝不是封闭的、地域性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作贡献,这是它的历史使命。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雄心壮志。为人类社会作出重要贡献,是中华民族的决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
(一)党的十八大之前中國共产党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的重要论述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候中国的综合国力还不强。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就指出:“事物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据此毛泽东豪迈地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57.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在谈到“三个世界”划分和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斗争时多次强调了这个论断。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也多次讲到这个问题。他指出,中国“对人类做出贡献,我是从两方面来讲的:一是我们摆脱了贫困,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国家做到了这件事,就可以给人类做更多贡献。这种贡献,包含对不发达的国家提供如何发展自己国家的经验,也可以对他们的发展提供比较多的帮助。二是中国每发展一步,就使国际的和平力量增加一分。中国是一个和平稳定的力量”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035.。党的十四大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背景下召开的,江泽民在十四大上指出:“任何新兴社会制度的产生、巩固和发展,必然是充满牺牲奋斗,交织着成功和失败的曲折过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0.胡锦涛在十七大上强调:“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01).
(二)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是这新思想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中华民族雄心壮志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宣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6-04-20(09).这是因为在“中国梦”中包含中华民族要为人类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思想,这一珍贵思想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以和为贵”“天下大同”“和谐万邦”等理念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包容性文化。21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通了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600多年前,郑和率领强大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留下了与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特点的文化,它能超越文明隔阂、文明冲突和文明优越,因而能源远流长、影响世界。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02).。正是中华民族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02).。中国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国人民“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从而占据了人类社会道义的制高点。
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6-07-02(02).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全面论述了中国提出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此后,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和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为当今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改革开放的成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潮流,当今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哪个国家说自己是拒绝现代化的。但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先于發展中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近200年之久,还由于制度和价值观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总认为他们的现代化模式是最成功的,世界各国都应当效法“西方模式”“美国模式”,这样的主张体现在价值观上就形成了“普世价值”。我们是坚决反对“普世价值”的。这是因为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所讲的“普世价值”,是把他们的价值观加以包装然后说成是对世界各国都普遍适用的价值观,还要求各个国家都要实施。如果有些国家对此说“不”,他们就对这些国家进行攻击、污蔑,有的甚至以此为借口对这些国家实行武力干涉。我们坚决反对这样的“普世价值”,但我们并不否认或反对人类社会存在的共同价值。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面对不可阻挡的世界现代化历史潮流,他们既希望加入现代化进程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当然,要实现这样的选择并非易事,我们看到的现实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如西方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结果如何呢?很多国家陷入政治动荡、社会动乱,人民流离失所。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已经屡见不鲜。
我们并不笼统地反对西方现代化模式,我们所讲的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就包括西方现代化创造的文明成果。但是,历史、现实和理论都告诉人们:现代化绝不是只有西方模式。中国古人早就说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等,这些话是很有哲理的。它告诉人们包括现代化模式在内的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多样的、丰富多彩的。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就是一种非常成功的现代化模式。我们既强调要解放思想又要求必须实事求是,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等。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8-04-11(03).党的十九大指出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世界意义。
(二)如何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为解决当今人类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些贡献中,有些是可以用数据来表达的。比如,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简称四个“大”),2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我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人民的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全面小康,提前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对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人口的要求。参见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8-04-11(03).
还比如,中国目前已经是联合国会费的第三大承担国编者注.2018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表决通过2019年至2021年各成员国分摊常规预算的新比率决议案,正式决定中国升至第二位,达到1201%。,联合国维和行动捐款的第二大贡献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减贫贡献最大的国家等。参见梁亚滨.中国一直在积极承担国际责任[N].人民日报,2018-01-07(05).据统计,自2013年至2018年,“我们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0多万个就业岗位,我国对外投资成为拉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人民[N].人民日报,2018-08-28(01).。
又比如,1950年至2016年,中国在自身长期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000多亿元人民币,实施各类援外项目5000多个,其中成套项目近3000个,举办11000多期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在华培训各类人员26万多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累计吸引外资超过1.7万亿美元,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2万亿美元,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数字,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参见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8(03).
还比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举办了6场大型主场外交活动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2016年9月,在杭州举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7年9月,在厦门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2018年6月,在青岛举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2018年9月,在北京举行中非合作論坛峰会。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
我国连续举办这些大型主场外交活动和首届进博会,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另一方面表明了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扎扎实实地作贡献。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对当今人类社会所作的贡献有些虽然不能用数据表达,但是这些贡献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为解决人类问题作出了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贡献。
首先,如何对待经济全球化,这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两难问题。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而且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践,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这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对是否要参与经济全球化也有过疑虑,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有过忐忑。在解放思想和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我们的思想迅速地赶上了时代。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同时,我们也看到经济全球化确实是一把“双刃剑”,是有负面影响的。但是我们认为不能因噎废食,融入经济全球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大方向。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国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毅然选择了积极参与全球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但是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这是正确的战略抉择。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参见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8(03).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因为事物存在优点就把它看得完美无缺是不全面的,因为事物存在缺点就把它看得一无是处也是不全面的。习近平深刻指出:“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8(03).
人类历史告诉我们,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参见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8(03).既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又要努力消解其负面影响,这是中国在总结改革开放40年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和对策,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为解决人类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而这样的贡献是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
其次,既消除了国内贫困,又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贡献。这个贡献也是具有原创性和时代性的。消除贫困,这是自古以来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中国在消除国内贫困上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2000年9月,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了有180多个国家代表(其中包括150多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的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千年宣言》(亦称“千年发展目标”),制定了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普及初等教育、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益等一系列具体指标,多数指标以1990年为基准年、2015年为完成年。根据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规定,到2015年中国只要脱贫3亿多人口即达标,但我们实际脱贫人口达7亿多,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
2015年9月,联合国召开由193个国家参加的峰会,会上达成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其中规定:到2030年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扶贫脱贫工作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有6000多万农村人口稳定脱贫,年均减贫139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下降到2017年的31%。根据党的十九大部署,我国到2020年将实现农村人口全部脱贫,这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发展中国家减贫目标的规定又提前了10年,再次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此外,我们还要看到,60多年来,中国先后7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政府无息贷款债务。中国积极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的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先后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就是要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这些倡议和举措都为国际减贫事业注入新活力。参见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17(02).今天中国正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实现全球范围平衡发展而努力。总之,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提出了中国方案,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坚持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中,最卓越的智慧就是提出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伟大构想顺应了历史潮流,契合了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自提出以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欢迎和认同,并被多次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一带一路”则是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构想指引下的重大倡议(也是发展战略)。自提出以來,己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总之,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构想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人类社会所作的贡献是具有原创性和时代性的。
(一)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依据和内涵
习近平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且有充分依据的。首先,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这是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要依据。习近平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02).因此,“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5-15(03).我们应当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毅然作出正确选择,推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人类更加光明的未来。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02(02).
其次,这是回答时代之问得出的正确结论。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02).
回答这个时代之问就必须看到,当今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发生,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更加紧密,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力量上升大大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02).
同时还必须看到,当今人类社会正处在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已过去10年,但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随时都可能再次爆发,发展鸿沟日益突出,贫富分化严重,兵戎相见常常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国际格局中以西方占主导、国际关系理念中以西方价值观为取向的“西方中心论”已难以持续,西方国家的治理理念和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国际格局变化和时代潮流发展。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回答这个时代之问的结论只能是: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多赢,世界各国必须同舟共济,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总之,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是习近平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追求,汇聚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使社会主义中国站在了真理和人类社会道义的制高点。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丰富,它至少包括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个目标的路径。习近平提出的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02).,这就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达到的目标。为达到这个令人向往的目标,需要共同努力沿着以下这五条基本路径(即五个“坚持”)前进。
第一,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这是我们在总结人类历史上战乱频发、生灵涂炭的惨痛教训后得出的结论,国家斗,则世界乱,国家和,则世界安。这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希望;第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总结漫长的国际关系史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的国际关系史,可以清楚地看出: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动荡也可能导致对本国的挑战。要真心合作,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共同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更不能搞以邻为壑。国家不论强弱、贫富、大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多大差异,都要尊重和照顾其合理安全关切。各国都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第三,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各国尤其是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要加强协调、完善治理,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持续发展;第四,坚持交流互鉴,人类文明多样性既是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又是基本特征。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二战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告诉人们:一定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以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为目标。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第五,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从全球角度看绿色低碳,更能清楚领会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伤及自然也最终伤及人类自身,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人类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参见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02).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当前应把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为首要原则。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就是各国要秉持相互尊重原则,共同追求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中的公平正义,携手合作、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其中相互尊重是前提,公平正义是准则,合作共贏是目标。积土成山,集水成河。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就能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道路、创造前提条件。
(二)中国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积极作为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首先提出来的,中国有能力而且已经为这个美好目标的实现积极行动、作出贡献。
1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2013年秋天习近平访向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来的,也就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一个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指引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倡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站位很高、立意深远并且已经初见成效。
我们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站位很高,这可以从现实和发展的维度来理解。当今世界正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面临众多共同挑战。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该怎样减少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应当以互联互通为着力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打造多元合作平台,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要开辟一条人类社会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实现共赢发展和共享发展。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5-15(03).。当今世界的很多难题,如恐怖主义、政局动荡、冲突战乱、难民危机等,其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发展不足。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没有和平,发展无从谈起;没有发展,也难有和平安宁,更不会有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的基础。在发展问题上,各国相互依存,谁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之所以应者云集,就是因为它找到了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回应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
我们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立意深远,是指它既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趋势,又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习近平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728-729.古老的大陆,辽阔的大洋,丝路精神跨越地域、跨越民族、跨越文化、跨越宗教。我们的祖先挽起人类友好交往的纽带,写下文明交流的历史篇章。千古常新的丝路精神告诉人们,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我们勇敢迈出第一步,坚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
习近平还提出要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这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真诚初衷。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一带一路”、怎样建设好“一带一路”等重大问题。 “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历史,但是面向未来的;“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是属于世界的。数百年来,殖民主义者杀戮掠夺、巧取豪夺的历史,在各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深深伤痕。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决不能让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我们这一代人要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向前,这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之路,意味着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和平安宁的发展环境。繁荣之路,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目标在于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开放之路,要求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携手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创新之路,意义在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文明之路,追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以此为蓝图,沿途各国共同努力,“一带一路”建设必将开启新的征程,必将开创发展的新机遇、新动力、新空间,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从站位很高和立意深远的维度分析“一带一路”,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习近平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为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打造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开辟了我国参与和引领全球开放合作的新境界,在世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由于“一带一路” 包含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和互利共赢的理念,呈现出开放包容的特征,从而使“一带一路”倡议展现出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5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已将“一带一路” 纳入重要决议 。“一带一路”已经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理念层面转化为行动、从愿景层面转化为现实,“一带一路” 建设已初见成效。其中包含的中国贡献,可以从这一系列靓丽的数据、扎实的举措中体现出来。2017年,中国又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实施100个“幸福家园”、100个“爱心助困”、100个“康复助医”等项目。我国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建设“一带一路”自由贸易网络,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在沿线国家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等。这些掷地有声的举措在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同时,也让中国百姓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参见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5-15(03).
事实充分说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正如有的国际媒体所说:“一带一路”建设正书写经济全球化的新篇章。中国将继续同参与各方携手同行,努力开掘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为构建和平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2积极参加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以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已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经济全球化就是要参加全球治理,这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既然要加入全球治理,首先要提出全球治理观,因而中国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正如习近平所指:“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0.
当前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但是现行全球治理体系跟不上时代发展,不适应现实需要的地方越来越多。突出体现在三大矛盾上:一是全球增长动力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變化。三是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这些问题反映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治理、发展模式存在必须解决的问题。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要求。
那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呢?对世界各国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因此,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把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中国赞同并主张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但不能对现有治理体系推倒重来,也不能另起炉灶,而是要创新完善,使全球治理体系更能适应世界格局的变化,最大限度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愿望和利益。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国际多边主义的积极参与者。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方面,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坚定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积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制,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建设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国际社会应对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防范重大传染疾病等全球性挑战的能力。中国已经并且将继续在创新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方面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