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 史星宇
抗敌剧团是新四军成立最早的部队文艺团体之一,为新四军的宣传与文艺工作做出过巨大贡献。目前关于抗敌剧团的研究较为薄弱,虽然有关新四军戏剧运动或者淮南抗日根据地文艺工作的研究都提及了抗敌剧团,但是专题论文尚未见到。[1]有鉴于此,本文对抗敌剧团的成立、发展及其影响进行探讨。
一、抗敌剧团成立的原因及其沿革
抗敌剧团成立于1940年4月,是由刘少奇提议并以原安徽省青年抗敌协会的青年剧团为骨干成立的文艺团体。刘少奇在此时提出成立剧团并非偶然,首先是与新四军战略方针的转变密切相关。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会议强调抗战相持阶段即将到来,做出了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2]为此,中共中央组建了中原局,由刘少奇任书记,担负起在华中地区创建根据地的重任。[3]而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需要大量的干部,包括文艺人才,以便活跃部队和群众的文娱活动,进行宣传鼓动。[4]
用文艺形式来进行宣传鼓动是中共从红军时期开始就有的传统。这种形式易为战士和群众所接受,效果较为明显。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共十分注意文艺活动的开展,借此宣传抗战精神和党的方针政策,以达到团结军民、巩固统一战线、加强根据地建设、一致抗日的目的。虽然当时在江北有一支战地服务团,但它主要从事民运工作。因此,要在津浦路东建立根据地,有必要建立一个更专业的文艺团体。而在所有文艺形式中,戏剧最具有宣传鼓动效应。刘少奇在接见从安徽省立煌县撤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地的青年剧团主要成员之一的孟波时,便提出“江北政治部应该有一个水平较高的剧团。”[5]
抗敌剧团的骨干成员主要来自青年剧团。没有青年剧团成员的加入,抗敌剧团或许也能够组建起来,但是其影响肯定要小得多。故此有必要了解一下青年剧团的有关情况。青年剧团于1939年夏秋之间在安徽省立煌县(临时省会)成立,隶属于该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由青年抗敌协会领导。[6]换言之,青年剧团并不是中共在根据地成立的。那么,它为何会到根据地去呢?青年剧团究竟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呢?
青年剧团的成立及其迁移实际上是抗战时期国共政争的一个缩影。抗战全面爆发后,安徽省由桂系主政,为了发动民众,省政府建立了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大批共产党员在各级动委会工作,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省动委会通过各种形式的组织汇集了大批青年和知识分子。[7]青年剧团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成立的,其实为中共所掌握。据相关资料显示,该剧团的成员主要来自两大部分:一是中共领导的以河南大学学生为基础组成的一个救亡团体;二是安徽省动委会所属的第19、20工作团成员,这两个工作团也是由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青年剧团成立后,调出了一部分人,也补充了一些名流,如戏剧家刘保罗、许晴、黄粲,音乐家孟波,画家莫璞等,而这些名流都是左翼知识分子。[8]
青年剧团的这种特质使其命运必然受到国共关系变化的影响。抗战初期,国民党尚能维持统一战线,安徽省政府对动委会也较为支持。而至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确定“防共、限共、溶共”方针,安徽省政府也采取多种措施加紧控制动委会,特别是1939年10月31日李品仙继任省政府主席之后,极力推行反共政策。1940年1月26日,李品仙召集省动委会各部门工作人员,省青抗、青年剧团、少宣队以及立煌县动委会所有人员训话,强调要改组动委会。2月1日又要求调全体工作团和各县动委会指导员到立煌“受训”。为了避免损失,中共中央中原局和鄂豫皖边区党委要求动委会、工作团中的中共党员号召广大工作团员拒绝“受训”,迅速撤离。[9]在这种背景下,青年剧团撤到了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驻地开城桥。途中,安徽省少年宣传团、霍山县动员委员会青年剧团的部分成员先后加入。[10]这些剧团的东移为抗敌剧团的成立提供了人才上的来源。
可见,一方面出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国共摩擦愈演愈烈导致许多进步文艺工作者被迫撤到根据地,这两方面的因素促成了抗敌剧团的成立。抗敌剧团以原安徽省青年抗敌协会的青年剧团为骨干,连同原安徽省少年宣传团、霍山青年剧团、第二十一集团军军部战地服务团四队部分成员共30余人,在当时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地盱眙半塔集成立。因为新四军挂的臂章写有“抗敌”二字,刘少奇、邓子恢将剧团命名为“抗敌剧团”,直属于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团长兼指导员孟波,副团长张望。[11]
抗敌剧团此后历经调整。1940年10月,剧团一分为二,团长孟波带领刘保罗、许睛、莫璞等25人随刘少奇去苏北,组成中共中央华中局抗敌剧团,留下的成员吸收了新的团员后继续活动,由张望任团长,仪军任副团长。1941年3月,黄粲调往政治部筹办文化大队,晓河担任抗敌剧团指导员。1942年,团长张望调军部筹建军文工团,仪军调抗大八分校学习,黄粲任团长,杨树任副团长,王水调进剧团任艺术指导员。该年夏,作曲家贺绿汀到抗敌剧团指导工作,组织合唱排练,7月离开剧团前往延安。1943年,四旅、五旅剧团撤销建制,骨干调入抗敌剧团,并根据全军统一名称,改称文工团,黄粲任团长兼指挥员,叶华、王水任戏剧指导员,作曲家洛辛由重庆经上海到淮南,在文工团任音乐指导。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久,又进行了一次整编,一批老团员调往战斗部队工作,补充了一些新人,叶华调往华东分区文工队任艺术指导员。1946年10月,随着部队撤编,抗敌剧团正式解散,多数成员编入华野四纵和六纵文工团。[12]
二、抗敌剧团的主要活动
抗敌剧团成立后立即活动起来,对抗战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抗敌剧团主要开展了戏剧、音乐等方面的工作:
1940年6月,为了推动路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化工作,刘少奇倡导成立了苏皖边区文化协会,决定借6月18日高尔基逝世纪念会的契机宣布文协成立。抗敌剧团奉命为纪念会准备节目,这是抗敌剧团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演出。刘保罗将高尔基著作改编成话剧《苦难中出生的孩子》,剧中有两首《吉普赛人之歌》,由孟波谱曲,在根据地广为流传。[13]这一时期,剧团的戏剧演出以应景剧为主。此外,剧团还排练了《农村曲》(三幕新歌剧)、《木头人》(双簧)、《弟兄们拉起手來》(独幕话剧)等,在半塔集和大刘郢演出数场,反响热烈。之后便开始到淮南津浦路东、路西广大农村进行巡回演出。每到一地,先是走访群众,配合中心任务做些宣传工作,收集创作素材,然后搭起临时舞台,晚上挂上煤气灯演出。[14]
抗敌剧团一分为二之后,留下来的剧团实力衰弱,直至1941年1月,经过整顿后才得以恢复建制,继续排演节目。3月18日,二师政工会在师部驻地赵庄召开,为祝贺大会召开,师部调集了抗敌剧团、五旅前锋剧团、六旅战斗剧团及师直业余文艺队为大会演出。抗敌剧团演出的《最后的命令》《立煌之夜》等作品获得师政治部的奖励,各地剧团广为演出,形成了人人谈戏的“话剧热”[15],抗敌剧团在根据地的影响进一步扩大。[16]到了1942年,剧团实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群众的欣赏水平也逐渐提高,应景剧、独幕剧等已不能满足需要,剧团开始引入和改编一些其他地区的优秀话剧,比如将于伶的《大明英烈传》改编成《中华民族儿女》。1943年,抗敌剧团与一师文工团联合演出曹禺的《蜕变》,获得了巨大成功。据抗敌剧团编剧叶华回忆,她自1940年底调至抗敌剧团,之后的六年内剧团在驻地、在前沿为部队和群众上演了40多个剧目。[17]
不同于一般的剧团以戏剧活动为主,抗敌剧团的音乐活动十分丰富。这既是抗日宣传的需要,也与剧团汇集了不少音乐人才有关。首任团长孟波就是著名的作曲家,继任团长黄粲、政治指导员晓河、胡士平在音乐方面也有较高造诣,此外还有歌唱家李同生、作曲家贺绿汀等,他们的作品和教学对剧团的音乐活动起了很大作用。抗敌剧团音乐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大力传播革命歌曲,开展群众歌咏运动。《黄河大合唱》一直是剧团重要的保留曲目,并且在广大军民中流传。抗敌剧团成立之初,孟波就曾指挥演出了《黄河大合唱》,受到部队热烈欢迎。随后,全团向部队、地方广泛教唱。除了《黄河大合唱》,剧团还把当时全国流行的抗战歌曲、苏联歌曲,以及延安和各根据地创作的优秀歌曲,通过晚会演出、下部队教唱等形式进行传播。[18]1944年春节期间,抗敌剧团在军民大联欢中演出了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根据民间歌舞形式重新加以排练的《花鼓灯》,唱腔采用多种民歌小调,锣鼓伴奏,演员穿着长衫彩带上台表演,受到广大军民的热烈欢迎。[19]
演出之余,抗敵剧团创作了大量戏剧和音乐。在戏剧方面,剧团不仅改编外来剧本,还自己动手写剧本。内容主要是反映部队作战、训练和学习生活,根据地人民生产生活,以及对日、伪、顽的无情揭露。[20]在音乐方面,剧团创作的作品往往与部队战斗和根据地生活紧密结合,如针对皖南事变的《茂林血债》和《血的仇恨》,描写战斗练兵场景的《反扫荡》《金牛山上打胜仗》《进击歌》《练兵歌》,歌颂大生产运动的《春耕曲》《生产备荒》,以及蒋介石进攻解放区时广为流传的《自卫上战场》《淮南,我们的家乡》等歌曲。[21]此外,剧团还注重与民间音乐相结合。有小型歌剧如《高家庄》《麦穗曲》,以淮南洪山戏和民歌小调编配的《陈平山回家》,清唱剧《向生产战斗英雄们歌唱》《周家岗上》,合唱《保卫边区》《我们大声回答》《唱起山歌一条声》等[22],既有雄壮的军歌、进行曲,也有轻松愉快的抒情歌谣。[23]剧团编印的音乐刊物《战歌》(后来改为《战士歌声》),每期都发至连队,一直坚持到最后,受到战士们的喜爱。
抗敌剧团作为新四军的宣传队,除了常规演出以外,行军途中还用说快板等形式做宣传鼓动工作,每到一个地方要写标语,向群众作口头宣传,搞好军民关系等。在战事紧张时,也负责组织民兵自卫队、筹粮筹款、动员参军、组织运输、战场喊话、抬担架、送伤员、押俘虏等。
三、刘保罗与应景剧
有学者在评论抗敌戏剧时指出:“抗战戏剧是戏剧形态中号召力很强的一种,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但它受战争条件的限制,在实际功能上不得不注重特定的负载,以便直接作用于现实的人;又因地域条件的限制,在生存关系上更富于机动性,以便适应战时环境的变化。这两方面条件因素所造成的历史局限,正好体现出抗战戏剧单一又多棱的复杂景观。”[24]应景剧的出现正是这种矛盾的体现。
应景剧是戏剧家刘保罗提出的,指“以抗战的政治斗争中当前紧要的问题做内容,采取适合当时当地客观环境的诸般形式而及时‘即兴的编演戏剧。”[25]从本质上来讲,应景剧是因为抗敌戏剧本身存在的矛盾所致。抗敌戏剧受到战争条件和地域条件的限制,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发挥其宣传的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抗战戏剧来说,只有兼顾宣传性和娱乐性才能保持其影响力。可以看到,正是因为这两点促成了应景剧的出现。
刘保罗,原名刘卯,湖南长沙人,1907年生。曾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大革命失败后离开长沙,辗转来到上海,参加沈端先、冯乃超等组织的艺术剧社,开始了舞台生涯。因为在《西线无战事》中扮演前线归来的青年士兵保罗而闻名剧坛,于是改名刘保罗。1930年代曾担任左翼剧联党团书记,组织工人蓝衣剧社,参加大道剧社、五月花剧社等。因为从事进步戏剧活动,刘保罗先后两次被捕,在狱中入党。1936年出狱后继续从事戏剧工作,自导自演了《撤退赵家庄》,还主演了田汉创作的话剧《卢沟桥》。抗战全面爆发后,刘保罗先是组织浙江流动剧团在杭州、浙东、浙西活动,之后辗转至大别山区,剧团改组为“青年服务团”。1939年底,刘保罗随剧团前往淮南,加入抗敌剧团。[26]
流动剧团时期,刘保罗已经开始了应景剧的创作。当时剧团深入浙江农村进行抗敌宣传,受演出条件和观众文化水平的限制,一些幕次较多、情节比较复杂的话剧往往既不具备客观的演出条件,也难以达到宣传、教育群众的目的,常演的剧往往只有一些情节较为简单、直白的独幕剧或活报剧,其中最常演的就是《放下你的鞭子》《卢沟桥》等。然而,由于当时各个剧团都演出这些剧目,观众看多了,也就失去了新鲜感。比如:在长兴煤矿为工人演《卢沟桥》时,煤矿职员也要求为他们演一场,而且只要剧中黑姑娘卖唱的那一幕,可见抗敌戏剧和民众的娱乐需求之间产生了较大的鸿沟。为此,刘保罗便现排了一出《保卫华北煤矿》的戏,描写煤矿职员对日本入侵毫无思想准备,直到日本人用武力来“劫收”,他们才临时抱佛脚地来保卫赖以生存的矿山,这时处处被动,捉襟见肘,闹出许多笑话。在演出中还不忘与观众互动,如专门安排一个角色在观众席中与舞台上的角色对话,调动现场气氛,引导群众的爱国、护厂之情。这种形式既贴近民众日常生活,又达到了宣传的目的,获得了很大成功。[27]
通过此次事件和后来的探索,刘保罗提出了“应景剧”这种艺术形式。刘保罗总结指出:抗敌戏剧必须“活用自己的舞台,把戏当作真,分不出演员和观众,运用天时、地利、人和巧妙的配合,表达自己确定的主题”。他十分反对只喊打倒和拥护的标语口号式的东西,要求有吸引人的人物、故事和戏剧性。[28]所以当刘保罗加入抗敌剧团之后,便将应景剧带到了根据地。剧团刚成立时就演出了《半塔守备战》《一个打十个》《军帽》《良缘恶计》《空室清野》等等。这些应景剧有的宣传了新四军在淮南的英勇战绩,有的教育了群众如何应对日军的“扫荡”,有的则向战士宣讲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既实现了宣传教育的既定目标,也带有较强的戏剧性,因而迅速在根据地掀起了一股应景剧热。
四、抗敌剧团的历史影响
章洛在谈到抗敌剧团时,评价它“是一支无坚不摧的劲旅”。[29]这个评价是符合实际的。自它的前身青年剧团起,抗敌剧团历经多次艰难险阻,无论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还是根据局势需要多次调出大量骨干分子,剧团始终能够坚持活动,不断提高,为根据地和新四军部队的文艺与宣传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使1946年底剧团解散后,它的许多成员也依然奋战在文艺、宣传的阵地前沿。
首先,抗敌剧团的活动丰富了根据地的文化娱乐生活。剧团下乡演出时,“老乡们扶老携幼前来看戏,几乎是万人空巷,直到节目演完,大家才恋恋不舍地离去”。[30]有的甚至从几十里以外赶来看演出。[31]在当时极端严峻的局势下,抗敌剧团的演出和编印的相关刊物成为军民所能获得的为数不多的精神资源,因而广受欢迎。一次在津浦路西的战斗中,在一个牺牲的战士的挎包里发现他在出发前,别的东西都精简了,唯独歌本还带在身边。[32]孟波在1940年为刘保罗的话剧《在苦难中出生的孩子》写的插曲《流浪者之歌》当时曾广为流传,这首歌因为从未发表,40多年后连作者和演员都记不起来了,一位当时在新四军军部工作的干部竟然还能准确地唱出来。[33]
其次,抗敌剧团在鼓舞士气、传播革命思想、教育战士与群众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各地演出歌剧《农村曲》时,观众和台上人物一起哭、一起笑,还有许多青年看完演出当场报名参军,要求上前线杀敌。[34]剧团政治指导员晓河将师长罗炳辉教育战士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写进作品《整训歌》,受到部队指战员的广泛欢迎,对当时开展的练兵整训部队起到了积极作用。[35]《保卫黄河》《黄水谣》《河边对口曲》等歌曲迅速流传,《黄河怨》《黄河颂》也在干部和知识青年中传播开来,特别是《保卫黄河》流传极广,不仅宣传了抗战精神,坚定了群众和战士们的抗日决心,还成为了新四军身份的象征。据说,在开辟新区时,群众常把歌声作为区别新四军和顽军的方法之一。有一个部队在新区夜行军时,群众一时弄不清是哪家的部队,就叫该部队唱个“风在吼”,他们认为会唱的是真新四军,不会唱的是假的。[36]
再次,抗敌剧团在重视宣传的同时,并未忽视艺术水准的提高。抗敌剧团是以原青年剧团为主力成立的,本就拥有较多高水准的戏剧家、音乐家,如刘保罗、孟波等。成立初期,出于抗战宣传的需要,以演应景剧为主。但剧团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而是随着自身的成长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不断改进。1942年,叶华改编于伶的《大明英烈传》,在根据地广受好评。1943年,抗敌剧团与一师文工团联合演出曹禺的《蜕变》,受到陈毅等新四军领导人的称赞,一位从大城市来到淮南的教授称:“没想到在根据地能看到水平这样高的演出”。[37]1944年为迎接抗战胜利,教育干部,演出了《前线》《占鸡岗》等,不同于过去的应景剧、活报剧,而是“一部大型话剧了。”[38]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师长罗炳辉亲率剧团到部队作巡回表演。
最后,抗敌剧团为新四军部队和华中根据地的文艺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促成了其他文艺团体的建立。1940年10月,刘保罗、莫璞等随刘少奇去苏北组建中共中央华中局抗敌剧团,1942年,团长张望调军部筹建军文工团,1945年,叶华调往华东分区文工队任艺术指导员……其中叶华在调入抗敌剧团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戏剧,正是在抗敌剧团的6年里,她才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剧作家。抗敌剧团的这些优秀人才调离剧团后,在新的岗位上担负起了组织和指导文艺工作的重任。较晚进入抗敌剧团的章洛、胡士平、杨林等人,在加入时还只是十几岁的懵懂少年,吕其明是抗敌剧团年龄最小的成员,入伍时才9岁,经过剧团的锻炼,建国后也都活跃在新中国的文艺与宣传战线上。
参考文献
[1]参见徐柏森:《论抗战戏剧的功能、形态及其历史影响——对新四军在盐城期间有关戏剧活动史实的回眸》,《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第4期;陈虹:《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戏剧运动评述》,《上海戏剧》2002年第10期;郭仁怀、袁德龙编著:《淮南抗日根据地文艺史》,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26-55页。
[2]徐君华等:《新四军的组建与发展》,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155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页。
[4][5][6][8][12][13][15][16][17][18][19][20][21][23][28][31][32][33][34][35][36][37][38]章洛、胡士平编:《画角声声掠江淮——新四军抗敌剧团纪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14、14、18、18、210-220、17、7、70-71、74、10、10、8、59、10、54、96、58-59、10、97、57、58-59、8、8页。
[7][9]童志强、周蕙:《桂系主皖和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第4期。
[10][11]见抗敌剧团历史编写联络组:《活跃在淮南敌后的文艺战斗队——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二师)抗敌剧团散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编辑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第4册,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5月版,第257-258、259页。
[14][22][30]郭仁怀、袁德龙编著:《淮南抗日根据地文艺史》,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28、167、28页。
[24]徐柏森:《論抗战戏剧的功能、形态及其历史影响——对新四军在盐城期间有关戏剧活动史实的回眸》,《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第4期。
[25]刘保罗:《应景剧》,《刘保罗论戏剧》,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16页。
[26]叶华:《社会主义戏剧战士刘保罗》,《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2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4月,第39-42页;长沙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长沙市志》第16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592-593页。
[27]参见刘保罗等:《刘保罗论戏剧》,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1月版。
[29]章洛:《也是一支无坚不摧的劲旅——谈新四军的戏剧活动》,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编:《铁流6:新四军文化工作专辑》,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3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