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环境的SWOT分析

2018-09-10 03:31罗夏钻苏丽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型智库策略

罗夏钻 苏丽

【摘 要】基于SWOT理论,文章分析了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环境的优势、劣势和机遇、挑战。新形势下,广西新型智库建设应加强战略思考、加强深度合作,激发广西高校智力资源的内在潜能,坚持特色化发展之路,主动融入地域优势。

【关键词】新型智库;SWOT;策略

【中图分类号】D0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5-0014-04

SWOT分析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安德鲁斯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1],凭借较强的理论适应性和现实的发展需求,很快从企业管理领域,广泛引用到各学科领域的环境研究之中。当前,广西要更好地建设适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新型智库,就要运用SWOT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并清晰认识个中的整体环境条件。

1 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环境的SWOT分析

1.1 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环境的优势(S)分析

1.1.1 广西智库建设起步较早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学者开始以西方标准审视国内智库,并逐步引向国内智库研究[2]。然而,广西智库建设探索之始则以1977年成立的广西社会科学院为标志[3],远早于国内的理论研究。在广西社会科学院的带动下,从自治区到各个地市相继成立相应的职能机构,成为广西智库建设的早期探索,也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决策咨询模式参考。新时期,在新型智库建设被提上重要议程的发展阶段,广西智库建设的先行探索和早期实践无疑具有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也无疑对新型智库如何更有效地服务广西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提供可资对比的现实借鉴。

1.1.2 广西智库多元协同格局初步构建

多年的智庫建设中,广西已形成官方智库、半官方智库、民间智库等多元智库共同发展的格局,活跃在地区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在这一基础上,广西致力构建多元智库之间互通互联的发展格局,并颁布了《关于加强广西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智库形成多元协同格局提供政策保障。随即,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各个地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合作,每年定期召开广西政府系统决策咨询工作会议[4];广西评定2014—2018年要重点打造4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机构[5];广西成立全区特色新型智库联盟,建立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章程,确定横跨官方智库、半官方智库、民间智库在内的115家单位作为联盟成员[6];等等。多种积极的措施,大力促使广西智库多元协同格局得以初步构建。

1.1.3 广西智库特色化发展初步呈现

融入地区民族特色,是广西智库特色化发展的最突出表征,集中体现在广西的民族工作智库上面。目前,广西建设有独具特色的民族工作智库,如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广西边疆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百色学院的跨境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河池学院的广西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研究中心、贺州学院的广西多样性族群文化传承保护展示与开发研究智库等。部分社会智库如广西民族研究学会、广西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会等,也长期致力于民族工作相关问题研究。新世纪以来,广西智库主动融入区域国际地缘优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渐形成以“一带一路”“东盟”“东南亚”“粤桂”等新兴领域为鲜明特色的智库,推动彰显地方特色的智库格局初步呈现。

1.2 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环境的劣势(W)分析

1.2.1 广西智库的现实水平与质量还比较低

广西建设有一支较为庞大的智库队伍,但智库的影响力多是局限在区内彰显作用,扩大到国家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影响上面,就显得十分有限。但是与一些东部地区的智库相比,广西智库在整个国家智库生态中的话语权、影响力还比较弱。扩大到智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上面来说,广西智库也多是局限在论坛对话、会议交流、互访互问等比较浅层次的影响层面,而与国家一些地区的智库所开展的针锋辩论、协同攻关、高端人才交换培养等深层次的影响层面而言,其现实水平与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的“综合影响力、分项影响力、系统影响力、专业影响力、重大国家政策(议题)影响力”[7]5项指标来衡量,广西智库的建设仍任重道远。

1.2.2 广西智库资源的整合程度还比较低

首先,就官方智库而言,从纵向上看,从自治区到各个地市都有各自的智库机构,从横向上看,区市各个党政职能部门也都有各自的智库机构,但不管纵向或是横向,大都是以行政手段维持机构运行,智库之间存在条块分割现象。其次,就高校智库而言,其作为半官方智库的主要组成,真正携手官方智库共同为广西经济社会重大事项提供决策咨询的机会较少,致使这一类型智库不能很好地拓宽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例如,政府内参和领导批示等影响地方决策咨询的重要渠道,主要是向官方智库开放,而很少向高校智库开放。最后,广西的民间智库由于缺乏与其他智库相应的协作机制,而一直都无法做大做强、做出特色。总而言之,这种智库整合程度较低的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尽管近年来已有所改善,但要切实改变仍面临较大的困难。

1.2.3 广西高校智库资源利用程度还比较低

纵观国内一些智库影响力和竞争力较强的地区,无一不是充分依托或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资源。目前,广西高校聚集全区85%以上的人文社科研究力量,拥有先天智力优势,可为本地区智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8]。然而,在多年的智库建设历程中,广西在推进各类智库建设时,往往忽略了要充分激发和有效释放储存在高校中的智力资源,致使广西高校智库在扮演地方经济社会决策咨询这一重要角色上面,长期处在虚位、偏位和空位的状态,也使得聚集天然优势的高校智库大多时候处在人才资源荒废甚至人才资源流失的状态。建设新型智库的时代当下,广西高校智库这一极其重要的智力来源需要引起应有的重视。

1.3 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环境的机遇(O)分析

1.3.1 国家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政策环境形成

长期以来,智库建设都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更是被提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则明确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9]。紧跟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及国家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发展需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1月20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大力支持新型智库的高质高速发展。之后,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建设适合地区实际的新型智库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也纷纷制定并实施各自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下位政策。至此,从国家到各级地方,新型智库建设所需营造的政策大环境已经形成。

1.3.2 国家对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的持续重视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工作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从我国辽阔的疆域可以看出,少数民族自治区多分布在国家的边境地区。一直以来,我国都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尤其是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民族工作,多方统筹协同调动东部、中部资源带动和帮扶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目前,我国民族工作总体来看是向好向强的,各民族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不断推进。然而,民族工作是否可以持续健康发展,与民族工作实践者和研究者是否能够科学、准确地把握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息息相关。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要保持自身民族工作持续向好,就需要紧抓国家创造的安全稳定和谐团结的良好民族局面,紧抓国家对民族工作重要倾斜之难得机遇,加快建设体现自身民族特色的新型智库,以调整或重构适应实际的智库结构体系。

1.3.3 国家战略向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倾斜

党的十八以来,国家作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远景部署。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组成的自治区之一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点,国家对广西的改革发展明确定位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10],使得广西成为深度参与国家战略建设的重要力量。新时期,广西要有效担负起国家赋予的使命和任务,就需要加快构建起服务并保障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决策咨询体系。为此,推进新型智库建设也就成为广西应对现实环境的一种必然。这也无疑为广西加快建设新型智库提供极其难得的重要机遇。

1.4 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环境的挑战(T)分析

1.4.1 区外智库的整体综合实力较强

国内一些省市尤其是东部地区,在智库建设上面发展较快,特别是依托优质智库形成的智库辐射效应、营造的智库良好发展环境,使得这些地区的智库整体综合实力较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国内也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力。根据《2016中国智库报告》显示,位居我国综合影响力排名前10位的智库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7]。因此,广西要跻身国内前排智库行列,建设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新型智库,面临竞争激烈的整体发展环境。

1.4.2 区外智库建设的制度体系较为完善

制度构建是智库高质高速发展的环境保障。一个地区支持智库建设的制度体系越是完善,该地区的智库改革与发展就越是成熟。目前,国内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在人事、财政、咨询、共享、评价和激励等方面,逐步建立健全了支持智库建设发展的制度体系。例如,北京出台《首都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建设管理办法》,上海印发《加强上海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广东实施《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办法(试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暂行办法》;等等。相比广西而言,制度构建的亟待完善是广西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1.4.3 区外智库建设的特色突出且成效明显

任何智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都主要取决于该智库所依托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共同形成的特质和特色。纵观国内外较为知名的智库,它们都是主要在某些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不存在精于全面性的或方方面面领域的全能型智库。例如,世界著名的美国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长期关注中国边疆民族问题,出版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论文与著作[11];英国的种族关系研究所(Institute of Race & Relations)是旨在增强种族之间的理解、弥合种族关系、维护种族平等及改善少数族裔生存发展环境的智库,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12]。又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主要肩负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使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致力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规范化和国际化;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主要从事基于社会调查的市场研究;等等[13]。以此相较,广西要真正建设新时代的新型智库,那么如何更好地打造特色化尤其是特色的品牌化,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大挑战。

2 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的应对策略

2.1 加强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的战略思考

紧跟国家的战略部署,广西政府把新型智库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就是要致力于改变本地区智库现实水平与质量较低的状况。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广西新型智库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全局性”的战略思考,这就需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集群式建设、坚持人才优化、坚持包容合作、坚持制度先行五大战略[14]。其中,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是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集群式建设是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的突破倚向,坚持人才优化是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的核心依赖,坚持包容合作是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的姿态牵引,坚持制度先行是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的环境保障[14]。

2.2 加强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的深度合作

广西智库多元协同格局已经得以初步构建,但依然面临资源整合程度较低和智库整体竞争力较弱的困境。再加之广西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现实实际,广西在建设新型智库方面不可能在资源投入上得以充足保障。这就要求广西必须充分整合与优化本地区的智力资源,同时还要充分借力于区外整体综合实力较强的智库资源,形成内生潛能和外生动力,共同推进自身的新型智库建设。为此,主动谋求深度合作是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的必然选择,这包括区内各类智库之间、区内各类智库与区外各类智库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及在区内各类智库合作的基础上,与区外各类智库之间的深度合作。根据资源组合和参与程度的不同,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的深度合作需要坚持资源整合型、资源优化型、资源互补型、资源依附型、资源组建型5种合作模式[15]。

2.3 激发广西高校智力资源的内在潜能

高等教育正在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肩负起从“边缘”走向“中心”的与此相适应的社会功能,是一种时代必然。在建设新型智库过程中,广西要多措并举地激发潜藏在高校的智力资源,让高校更多地深度参与其中,否则新型智库的建设只会取得事倍功半的低效。一是积极向本地区高校公布政府内参渠道,将内参录用列入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和绩效考评,改变过去内参录用只是单位整体绩效的“一次性”指标,激发全区教师的智力资源。二是鼓励本地区高校通过跨界合作方式,组建紧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发展的大型研究机构,并畅通这类机构的成果输出与转化渠道。三是鼓励本地区高校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发展密切联系的政策咨询与评估研究机构,支持这类机构向社会发布地方政策评估报告,专门服务和监督地方政策的执行与完善。

2.4 坚持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的特色化发展

凡是国内外较为知名的智库,都是专精于某一领域久久为功,形成在该领域较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广西要“建设若干在全国乃至东南亚具有影响力的新型专业化高端智库”[16],就必须紧抓国家重视民族地区民族工作、国家战略向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倾斜和国家构建新型智库建设政策环境的重要机遇,坚持不懈地走特色化建设之路,也就是要着力于自身特色和自身优势来持续建设富有民族地区特质的新型智库,而不是建设追求全面性、综合性的全能型智库。在这里,我们认为至少要建设3种类型的新型智库,即服务民族自治区民族工作开展的新型民族工作智库、服务民族经济开放开发的新型民族经济智库和服务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的新型民族文化智库。

2.5 推进广西新型智库建设融入地域优势

“基本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17],这是广西今后长时间需要奋力实现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广西新型智库建设要充分彰显价值和作用,就需要紧紧抓住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生命线,尤其是要服务于地方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广西新型智库建设需要主动融入“东盟”“西南”“中南”“一带一路”等极具地域优势和地域特点的地区因素,发展形成东盟群类新型智库、西南中南群类新型智库和“一带一路”群类新型智库,进而打造以富有地域特质为标志的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的新型智库。

参 考 文 献

[1]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第10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朱旭峰.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的理论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14(5):29-33.

[3]张国成.建设面向东盟的广西特色新型智库——专访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唐平秋[J].当代广西,2015(24):28-29.

[4]蒋予昕.广西整合资源加强政府新型智库建设[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4/18/content_2662311.htm,2014-04-18.

[5]林盟初.广西高校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路径探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6(2):30-32.

[6]蔡道利.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立“桂声智库”名列重点智库[EB/OL].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70313/newgx58c6a871-16016880.shtml,2017-03-13.

[7]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发布最具影响力智库阵营出炉[EB/OL].http://www.cssn.cn/ts/ts_scfj/201702/t20170221_3423471.shtml,2017-02-21.

[8]林盟初.广西高校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路径探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6(2):30-32.

[9]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jrzg/2013-11/15/content_2528179.htm,2013-11-15.

[10]新华社.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3/28/c_1114793986.htm,2015-03-28.

[11]励轩.美国东西方中心和中国边疆民族问题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14(3):218-219.

[12]佚名.Institute of Race Relations[EB/OL].http://www.irr.org.uk/about/,2017-09-21.

[13]张林.中国最具影响力智库TOP20以何见长[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2015-01/18/content_34589543.htm,2015-01-18.

[14]张龙.广西新型智库建设战略探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69-72.

[15]张龙.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的合作模式选择探讨[J].大众科技:2017(9):108-109.

[16]广西日报.关于加强广西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http://epaper.gxnews.com.cn/gxrb2/html/2016-01/21/content_1225021.htm,2016-01-21.

[17]彭清華.彭清华在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61128/newgx583b7260-15718294-1.shtml,2016-11-28.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新型智库策略
公共图书馆为政府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的思考
加强基层党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背景探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