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强
马家窑文化是1923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首次发现的,他为了探讨彩陶的起源问题,到西北地区追寻蛛丝马迹。1949年,夏鼐在《临洮寺洼山发掘记》一文中首次命名,在这之前,马家窑文化一直被认为是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分布的范围主要在甘、宁、青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泾河、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与西汉水、白龙江、岷江支流杂谷脑河等流域。文化类型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我国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一支考古学文化,以发达的彩陶著称于世,彩陶的比例占陶器的50%以上。陶质坚固,彩绘线条流畅细致,图案繁缛多变,形成了绚丽典雅的艺术风格,如兰州市王保保城出土的条纹带盖彩陶罐。
蛙纹的类型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种类丰富、色彩艳丽、线条流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马家窑先民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状况。其中蛙纹是十分典型的一类,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马家窑类型时期以写实手法表现为主,半山类型时期以意象的表现手法为主,至马厂类型时期则以抽象的表现手法为主。这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了每个不同类型时期人们对蛙这种生物的认识水平及审美的差异。
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类型在距今约5000—4650年,这一时期彩陶上的纹饰突出表现了河水的奔腾翻卷,最典型的器物为陇西县吕家坪出土的漩涡纹彩陶尖底瓶。这件尖底瓶颈部绘平行线纹,瓶身自上而下绘三组以圆点、弧线、弧形三角构成的连续漩涡纹,线条动感十足、优美流畅,把河水奔腾的景象艺术化展现出来,从中可以看到千回百转的漩涡和激扬飞溅的浪花,整个画面构图繁而不乱、有条不紊,是一件完美的史前时期艺术品。从出土地点来看,描绘的应是渭河流域河水的景象,虽然是艺术化的表达,但也能从这些纹饰特征了解到当时先民生活的环境:渭河水量充沛,环境适宜先民生存,他们就生活在河边二阶台地上。这种环境十分适宜蛙的生存,夏天到渭河岸边可以看到无数的蛙在蹦跳以及看了让人眼花缭乱的蛙卵,这些情景都是我这个从小在渭河岸边长大的人所亲历。渭河走向虽沧海桑田有所变迁,然而每年夏季这种蛙鸣千里的景况应该从远古一直延续到现在。
马家窑类型陶器上的蛙纹纹饰主要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代表性的有1959年甘肃漳县出土的变体蛙纹彩陶壶。这件彩陶壶口径13厘米,高28厘米,从纹饰特征来看,黑彩浓烈,突出表现了蛙的眼部,虽然比起蛙的写实形象有所变体,然而滚圆的腹部和圆睁的双眼却依旧非常写实。此外,还有蛙纹彩陶盆,口沿饰网纹和圆点等,在盆的内壁描绘着一只生动逼真的蛙,圆脑袋、圆眼睛、圆腹部,蛙背以网格纹来描绘,前肢挥舞在脑袋两侧、后肢似在向后蹬,整个蛙身似乎在河水中游动,蛙的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除了此类描绘蛙的形象的彩陶纹饰,在马家窑类型时期还有描绘蝌蚪的纹饰,彩陶盆底内部描绘了三条游动的小蝌蚪,展示出了原始先民细致的洞察力和生活情趣。虽然是以写实的手法来描绘蛙,但从艺术效果来看有点类似小孩子画的漫画,充满了质朴天真之趣。
半山类型
半山类型距今4650—4350年,这一时期彩陶数量占陶器的60%以上。比起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的纹饰更趋繁丽精致,色彩愈加绚丽多姿。彩陶纹饰母题主要有漩涡纹、锯齿纹、网格纹、葫芦纹、菱形纹等。这一时期蛙纹的表现形式已经变成了非写实意义的蛙,加入了人的元素。从纹饰来看,既是人又是蛙,人蛙合一,如会宁县博物馆藏神人纹彩陶罐,此罐只在罐身上部绘彩,绘出两组似人似蛙的纹饰,有人称为神人纹,半山类型时期是此类纹饰的起始阶段,头部、躯干及四肢都完整无缺。从纹饰特征来看,这一时期原始先民对蛙的认识更深入,或许在他们的世界中,蛙这种生物已经具备了神灵的特征,人们开始把蛙与神联系起来,开始了崇拜,在这种崇拜之中原始先民加强了对人类自身的认识,我认为在这一时期原始先民或许将蛙的形象和当时的巫师形象结合起来,这种变体的蛙纹可能是对原始巫师形象的刻画。
马厂类型
马厂类型距今4300—4000年,这一时期属于马家窑文化的晚期阶段,从总体上来看,彩陶已开始衰落,但纹饰图案仍多有创新。代表性纹饰有四大圆圈纹、回形纹、网格纹、神人纹、折带纹及“卍”字纹等。这一时期除了类似半山类型的神人纹之外,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肢爪纹”,如1975年于永靖县杨塔乡出土的肢爪纹彩陶壶,此壶主题纹饰为黑红相间折肢纹的八組肢爪纹,原先完整的蛙纹被简化得只剩下肢爪,在肢爪下部画了几笔水波纹,画面具有象征意味。这种肢爪纹应是蛙纹的简化形式,但从表现内容来看,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蛙纹的演变
马家窑文化彩陶蛙纹的发展变化,应与原始先民所处的历史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自然环境对原始先民的社会生产活动有着直接影响。当时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相对较弱,他们不得不经常变换自己的聚落栖息地,但不论怎么迁移,对于水的需求永远处于第一位。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生活地点,在继承旧有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创造出一些不同于以前的生活方式。在整个文化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彩陶纹饰能部分地反映马家窑原始先民的生存状态和思想观念。对于蛙纹出现及流行的原因,学术界主要有月神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对人类自身的崇拜等观点。我认为首先要从原始先民所处的客观的历史环境去认识,这样才有助于通过彩陶纹饰深入地认识原始先民的精神生活状况。这种蛙纹在后来演变的过程中有哪些演进,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四十届会议将广西左江花山岩画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花山岩画描绘的人像大小不一,共同特征都是双臂上举,双腿半蹲作跳跃状,应是群体巫术活动的反映,这种绘画形式和马家窑文化蛙纹纹饰是否有某种联系,值得进一步探究,马家窑文化原始先民的族属和花山岩画主人的族属是认识这一问题的关键。即使二者之间没有联系,他们具有的相似艺术图像的比较分析也能加深我们对二者艺术和宗教信仰的认识。
马家窑彩陶蛙纹装饰纹样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始终不断变化发展而没有消失,说明其在马家窑先民的精神世界里有着特殊的位置。它的变化发展无可避免地借鉴并融合了四周的诸文化因素,以最质朴的造型、简单而富有意蕴的纹饰、绚丽的色彩与幽远的意境,创造了让我们为之赞叹的艺术图式,具有亘古不变的审美价值,蛙纹纹饰即为马家窑彩陶艺术的典型纹饰之一。
无论是蛙纹纹饰,还是神人纹饰,乃至肢爪纹饰,虽然在图案的造型上有差别,但从本质来说都是对马家窑先民自身精神生活追求的反映,他们把人类在这一时期不能实现的精神追求都通过这种类人似神的纹饰展现在彩陶上,他们极其崇拜蛙的生殖能力,希望通过这种半蛙半人的纹饰与天地沟通,肢爪纹反映了人最具劳动能力的双手,但是这双手已被马家窑先民神人化,纹饰图案的形式不同可能是对某种精神追求的侧重,或许这是对蛙纹这类纹饰的最好阐释。
(作者为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