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大确立建设科技与制造强国目标,本文就科技创新产业变革大趋势、中国建设制造强国新优势新担当、改革创新教育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进行了论述,提出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在实体经济,制造业是支柱和核心,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工业文化是制造强国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动力。中国教育必须传承弘扬科学精神、创造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创新创业的梦想、自信、技能和协同创新能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融汇全人类的优秀文明。
关键词:科技创新产业变革制造强国新担当大趋势
作者简介:
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建设科技与制造强国目标。本文就科技创新产业变革大趋势、建设科技与产业强国新担当、建设制造强国新优势新目标、改革创新教育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谈几点认识。
一、科技创新产业变革大趋势
科学创新知识,技术创新方法与工具,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变革。创新创业人才是根本。科技与产业创新永无止境,引领人类社会文明进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信息、材料能源、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科技日新月异。学科间深度交叉融合,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创新相互促进,70%以上的基础前沿研究与制造业创新紧密相关;知识技术通过设计制造服务和业态创新转化为应用和实现,产业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国家在稳定支持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探索创新的同时,对于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系国家发展的关键战略高技术,选择支持或参与国际合作建设大科学装置合作研究,或组织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实现突破;大学、国立研究所和国家实验室在知识传播、基础前沿研究、人才培养、共性和战略高技术创新方面继续发挥骨干作用的同时,设计制造、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企业成为工程技术与产业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成为有效途径;信息网络成为共创分享新平台,大数据成为最有价值可分享的创新资源,创新链、产业链成为国家工程技术创新生态优势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在大企业继续发挥技术与产业创新支柱作用的同时,中小创新企业成为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最具活力的创新主体,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突破引领新兴科技产业与业态创新成为新常态;新一代信息网络、清洁能源体系、新能源网联汽车、快捷共享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医药与大健康、生态环境监测保护、国防与公共安全等成为带动工程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万物互联、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免疫与基因科技应用创新、网络平台等将变革现有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服务方式、公共与国防安全格局,并为人类免疫保健和个性化精准普惠医疗、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支撑,也将带来网络数据安全、国家主权、个人隐私、社会伦理和生态安全等新挑战。
二、建设科技与产业强国新担当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宏伟目标,将科技视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吸引创新人才和创新环境,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7年我国研发投入1.7万亿元,列世界第二位,投入强度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13%。发表科技论文和专利申请数量质量快速提升,中国高铁、能源電力、北斗导航、中国航天、超级计算、量子通讯等创新发展举世嘱目,华为、小米、阿里、腾讯等创新企业快速崛起,我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科技与产业创新大国。但也必须看到,从影响世界的重大科学原创、基础核心前沿技术创新、引领世界的产业技术创新等衡量,我们还不是创新强国。
实现科技与产业创新强国新的历史担当,必须改革创新科技体制,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创新资源和市场信息网络优势。提升对基础前沿研究投入的比重,稳定支持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自由探索和知识技术创新,支持科学技术与工程基础理论、基础数据、科学方法、新技术标准与先进测试方法、科学仪器与医疗诊断治疗设备技术创新。支持中国科学家提出主导或参与的引领世界的大科学工程和多学科实验研究平台建设。聚焦重要科技领域和战略高技术目标,组建规模更大、更加综合的国家实验室,组织实施一批战略目标明确、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工程。大幅提升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规模质量和水平。厚植科学知识和前沿技术基础,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原创性知识技术源泉和前沿性、突破性、颠覆性、引领性创新技术支持。必须改革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成果评价、处分和收益分配政策法规,更严格地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加强执法监督,提高违法成本。激励支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金协同的工程技术创新,提升知识技术转化应用和产业化效率。这样,才能承担起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工程与产业创新变革,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时代中华民族科技与产业创新贡献的历史担当。
三、建设制造强国新优势新目标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造快速发展,已形成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的现代制造业,产品质量、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华为、中兴通信、中铁轨道交通、中国能源电力、海尔格力家电、华为小米手机、联想电脑等享誉国际市场。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220种产品产销位居全球第一,为世界提供了大量质优价惠的产品,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制造大国。但高端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工业机器人、先进医疗设备与科学仪器、操作系统和设计软件等仍严重依赖进口。基础核心技术与创新设计能力薄弱,缺乏引领世界的制造企业和著名品牌。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
党的十九大开启中国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加快实现质量效率动力变革,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适应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对中国制造提出新要求。传统产业将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升级,将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清洁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对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实行税收和投融资等政策优惠,降低企业交易、用能、物流和融资成本,支持“专精特优”中小制造企业发展。推出互联网+、大数据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发展战略与规划,促进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着力推进强基提质、绿色智能和服务型制造,突破基础核心技术,鼓励支持创新设计,全面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为加快向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转变注入强劲动力。
我国已具有全球最现代化信息网络、超级计算与数据中心和快捷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具有最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和巨大的内销和外贸市场,具有全球最丰富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人才储备,每年有百万件专利申请,京、沪、杭、深成为国际瞩目的创新城市等。我国法律政策环境不断完善,政府监管服务更加规范高效,市场更加开放公平,必将继续成为全球制造服务最具活力的投资和创新合作新高地。
万物互联、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增材制造(3D打印)等创新应用快速发展。网络促进创新要素全球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云计算、云服务成为协同创新平台新业态。大数据成为最有价值可分享的创新资源和设计制造服务创新的数据基石。人工智能将发展到基于大数据、网络计算系统智能,拓展到终端/云端协同的全球网络智能制造。3D打印等将使设计制造更加自由精益快捷。制造业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设计、规模定制、网络协同制造服务转变。网络大数据也将促进全产业链、全社会绿色制造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将拓展到设计制造服务营销的全过程。制造业呈现绿色低碳、网络智能、开放融合、合作共赢的新特征。
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都是适应制造产业新变革的国家战略,反映出中国制造面临的新挑战,也将为中国制造创新发展与全球合作提供新机遇。“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共商共建共享,新工业标准国际合作制订,网络与数据安全共同应对,创新链、产业链合作分享,将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创新合作拓展新空间、提升新水平。中国与全球科技与产业合作将共创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
四、创新教育,凝聚人才
建设世界科技与产业创新强国,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希望在青年。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将教育视为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增加教育投入,自2017年,教育投入超过国民收入的4%。全国范围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已超过90%,在校高中生人数2366.6万,在校大学生人数2695.8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5%,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口已有1.96亿。在校研究生人数已达191.1万,仅次于美国。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普及和均衡水平持续推进,国民素质快速提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成就举世瞩目。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社会和教育仍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协调问题。如片面追求高学历和升学率,教育结构不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前沿科学、工程技术和技能型应用人才短缺和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并存;重视全日制学历教育,而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协调、终生教育体系不健全,还不能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城镇人口就业以及由于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有数以千万计的劳动者面临职业变更,社会对就业创业者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快速提升变化。产学研协同办学、民办和国际合作办学、网络教学等发展相對滞后,教育资源共享水平还不高,制约了教育多样化、创新合作活力等。我国教育发展不协调、不充分问题仍比较突出,还不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和产业强国建设的要求,不适应人民不断提升的对教育质量和多样化的需求。
教育理念必须与时俱进,教育体制内涵方式的改革创新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终生教育和多元多样的办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适应信息网络时代全球知识和教育资源共创分享,网络化、国际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使我国教育供给结构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和产业强国建设的需求,适应人民不断提升的对高品质和多样化教育的需求。
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传承知识与文明,更在于立德树人、提升国民素质、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人才基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育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使其在德、智、体、美、能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中国教育必须改变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观念,更需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辨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真理和创造永无止境。也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已有知识总是有限的,只有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是无限的。只有鼓励不断探索和创造,才能认知世界和客观规律,才能创新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在实体经济,制造业是支柱和核心,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工业文化是制造强国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动力。中国教育必须传承弘扬科学精神、创造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创新创业的梦想、自信、技能和协同创新能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融汇全人类的优秀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民族合作共赢、共创共建。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观,社会需要和谐协调、开放合作、共创分享、珍爱自然、绿色发展的理念。确立以德才和实绩为依据的选用评价和人才待遇的制度标准和工作机制,坚持在真理、法律、制度、教育、绩效面前人人平等,无论男女性别年龄差异,不论学位资历高低,不问国外引进还是国内培养,都一视同仁。既需要关注培育精英高端人才,更需着力培育成千上万的优秀科技与工程人才、企业家、金融投资人才、应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数学数据和计算人才、人文艺术人才,以及千千万万胸怀人生梦想、敬业精业的技工技师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建设科技与产业强国提供数量宏大的高质量人才和人力资源支持。人的天份、成长环境有差别,兴趣爱好有不同,业务技能有专攻,但职业无贵贱。只要热爱祖国、心怀梦想、诚信为人、善于学习、勤奋工作,都能成为创新创业有用人才,都会对国家、人民和社会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沈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