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泽
德阳位于成都平原东北边缘,西北部为龙门山脉中段,中部为平原,东南部为丘陵,境内地形多样,河流纵横。古蜀先民从川西北山区进入成都平原,最早到达今德阳地区,进而创造出三星堆文明。德阳是古蜀文明发祥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5000年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在长期的工作中,我尝试着用“三字经”这样的形式来普及、推广德阳的考古和历史文化,效果显著。
营盘山文化
蜀先民,出青甘,种粟米,居营盘。
距而今,五千年,天骤寒,生计艰。
距今6000年左右,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气候趋于恶化,在此活动的人群开始往南迁移,一部分到达川西北高原,逐渐与当地土著文化融合,在岷江上游发展形成高度繁荣的营盘山文化,可能就是史籍中的“蜀山氏”。在营盘山文化二期时,由于气候变化,一部分人群继续南迁,一部分人群跨越龙门山脉进入成都平原。
桂圆桥文化
跨高山,入平原,初所止,栖桂圆。
生民安,稻耕渐,三百春,再徙迁。
距今5100年左右,古蜀先民从岷江上游越过绵竹、什邡山区进入刚脱离水泽不久的川西平原,在什邡创立了桂圆桥文化。桂圆桥遗址是目前成都平原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期文化距今约5100—4800年,陶器特征与茂县营盘山文化较为相似,并发展成为在成都平原广泛分布的三星堆一期(宝墩)文化。桂圆桥二期、三期与三星堆一期文化面貌相似,可以归属于同一种文化。桂圆桥遗址揭示了三星堆一期文化的来源,完善和丰富了成都平原新石器晚期文化到夏商时期古蜀文化的发展序列。遗址出土的植物样本记录了成都平原生业形态的变迁:桂圆桥一期主要是粟、黍搭配,生业形态与川西高原相近,到三星堆一期文化时期,成都平原居民更加依赖集约的稻作农业。
什邡境内的静安村遗址发现略晚于桂圆桥一期的遗存,星星村遗址发现稍早于三星堆一期的遗存,箭台村遗址时代跨桂圆桥遗址第一期、三星堆遗址一至四期。这说明桂圆桥一期的先民从山区进入平原后,到达三星堆之前的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什邡地区。桂圆桥、箭台村等遗址是蜀人从山区走向平原到三星堆立国的前进地。
三星堆一期文化
三星堆,两河岗,地便利,务农桑。
八百岁,国肇昌,祖蚕丛,始称王。
距今4800年左右,古蜀人又进一步前进到位置和条件都更加优越的三星堆,地处鸭子河、马牧河“两河”之畔,形成数百万平方米的大型中心聚落,创造了繁荣八百余年的“三星堆一期文化”。三星堆遗址一期文化遗存遍布于整个三星堆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四川盆地一支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 2005年启动1980—2000年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后,在二十年的发掘资料中清理出两千多件属于三星堆一期的实物标本,不但大大丰富了一期的文化内涵,而且从器物上直接找到了不少二期由一期发展而来的线索。在三星堆文明诞生以前,成都平原上已有了一千多年的文化演进和丰厚的积淀。
三星堆一期文化开创了古蜀王国的基业,其首领应当是开国始祖蚕丛,与 “其始祖蚕丛”(《路史·前纪·蜀山氏》),“蜀王之先,曰蚕丛”(《蜀王本记》),“其目纵,始称王”(《华阳国志》),“教民农桑” “所止之处,民则成市”(《续事始》)等记载相吻合。
三星堆文化
又八百,鱼凫旺,借神灵,汇四方。
筑城池,建庙堂,兴祭祀,铸神像。
三星堆文化时期 (三星堆遗址二、三期),距今约4000—3200年(相当于中原夏商时期),古蜀文明的神权国家发展到一个高峰。三星堆遗址在距今4000年左右逐渐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神权古国的祭祀中心,把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发展到极致,先祖蚕丛被彻底神化,并以其神圣的信仰、神奇的形式和灵验的现实吸引并吸收了四面八方的优秀文化和艺术、技术,通过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灿烂文明。
三星堆遗址规模宏大,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城址面积约3.5平方公里。统治者是可以通天地人神的巫祭集团,其首领以“群巫之长”的面貌出现,可能就是“鱼凫氏蜀王”。他们组织大量人力修筑高大的城垣,铸造器形硕大而精美的各类青铜器、制作精美的玉器和黄金制品等宗教神器。礼器和祭器的主体与核心是根据自己传统信仰创造的神像、人像和可以通达神灵的动植物群、祭祀场景等。他们集中了各方的珍宝和财物,甚至于可能在距今4000—3700年左右强行把宝墩各古城的人员集中到三星堆遗址中来,主要从事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劳作活动,从而出现了三星堆遗址在数百年间独大独尊、其主要遗物遗迹都与祭祀有关的奇特景象。
十二桥文化
至商末,神权衰,毁宗庙,祭器埋。
金沙兴,六百载,子规啼,杜宇哀。
三星堆文化时期过度的人力、物力集中和社会财富消耗,导致经济的崩溃和社会的冲突。到了商代末期,当遇到某种内部和外部力量的冲击时,神权古国开始失去控制,新兴的十二橋文化集团伺机取而代之。距今3200年左右,人们举行了一两次盛大而奇异的祭祀活动,然后打坏、焚烧神器和祭器,有序地埋藏于祭祀坑中。古蜀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迅速转移到了金沙遗址。留在三星堆遗址的人们,仍在数百年间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并被十二桥文化同化。
十二桥文化占据了统治地位,其首领可能是“杜宇氏蜀王”。史籍记载 “蜀”曾参加武王伐纣,即发生在“杜宇氏蜀王”前期。杜宇王朝统治了近600年,古蜀国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疆域更为广阔,杜宇始称帝于蜀,号曰望帝。传说杜宇禅位于开明,实则为开明氏所取代,故死后化为子规(又称杜鹃)鸟,至春则啼。杜牧诗曰:“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蜀王本纪》载:“蜀人见杜鹃鸣而悲望帝,其鸣如曰‘不如归。”
开明蜀国
开明王,十二世,蜀道辟,兵戈起。
载魂舟,图语记,文化融,终归一。
开明氏蜀王时期,约公元前600年—前316年,为晚期巴蜀文化阶段,与川东巴国并存,合称巴蜀,与中原文化和楚文化也有了更为密切的交流。开明氏蜀国更加倚重军事力量,主要青铜器都已是巴蜀式兵器。但从船棺葬俗、神徽印章、“巴蜀图语”和杜宇“从天堕”“杜宇化鹃”、鳖灵“尸而复生”传说等情况看,古蜀国的神权传统一直沿袭了下来,这些因素都源自于三星堆繁荣时期的神权古国。在与秦国的对抗和战争中,仍然相信五丁、金牛等神力,被秦国轻易灭亡,结束了古蜀国两千多年独立发展的歷史进程。
传说秦欲吞并蜀国,鉴于蜀道地势险要,谎称送蜀王金牛及美女,诱使其遣五丁开山辟路,趁机借道灭蜀。
秦汉时期
秦建县,已茫然,汉初置,什雒绵。
继蜀汉,分设县,建五城,立阳泉。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富庶的天府之国为秦攻灭六国提供了后勤补充,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灭蜀后封了几任蜀侯,公元前277年置蜀郡,辖县大多于史无载。有学者认为什邡为秦建县,另有人认为雒也是秦建县,但均无直接证据。
汉高袓六年(公元前201年),分巴蜀置广汉郡(治今梓潼,东汉移治雒),辖什邡、雒(今广汉)、绵竹(治今黄许)等13县。蜀汉(221—263年)分置五城(今中江)、阳泉(治今绵竹孝德金土村)。
建置变迁
晋万安,唐德阳,飞乌并,铜山往。
迄如今,历沧桑,新时代,续华章。
西晋(另有说东晋)末,将万安从梓潼移至涪县潺亭(今罗江)。唐武德三年(620年)置德阳县,贞观二十二年(648年) 移飞乌县(隋开皇年间设于三台郪江)至中江仓山,调露元年(679年)置铜山县(治今中江广福)。元至元十六年(1279)撤飞乌并入铜山,至元二十年(1283)铜山又并入中江。1983年建德阳市,辖旌阳、罗江、广汉、什邡、绵竹、中江等六县(市、区)。
结语
乡关美,史悠长,人文萃,创辉煌。
爱家乡,共传唱,协心力,大德阳。
我在朋友的建议下编写的《极简德阳史三字经》在当地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媒体报道不断,有些学校组织学生诵读,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2018年,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举行了《极简德阳史三字经》新闻发布会、座谈会、诵读展演等活动。我们成功制作了“极简德阳史三字经虚拟博物馆”,包括四方面内容:极简德阳史三字经文本、极简德阳史普及版、相关12处文化遗存分布图和简介、相关博物馆及景点VR全景展示。同时,我们多次深入各中小学开展诵读、展演、书法等活动,推动了德阳历史文化的宣传教育,兴起一股“学历史,爱家乡”的热潮。近期我们与研学机构合作,推出相关文创,有竹简版和书签版的《极简德阳史三字经》。此外,我们又将三字经谱写成儿歌,更便于传播。这些都有助于考古的公众传播,有助于德阳当地历史文化的推广。
(作者为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