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倩倩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新时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浪潮下,传统行业去产能、去杠杆、转型升级以及创新型企业探索新模式,势必都将伴随着不良资产规模的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处置不良资产的机构发展壮大,其市场也被看作一片“蓝海”。此外,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国有企业主辅分离,做强主业要求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剥离非主业、低效资产等问题也会愈加突出。如何处置好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度。
不良资产问题属于国有资产管理领域研究的重点,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整合处置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是强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手段,是确保国资委有效履行出资人监管职责的重要任务,更是增强搞好国有企业的客观要求。但从现有理论研究来看,大多是针对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所进行的,而对于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防范对策研究较少,理论体系还不成熟;从数量上来看,近年对于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探索一直从未间断,在“问题—改革—新问题—改革”的进程轨迹中,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问题愈发突出和严峻,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规范操作体系。
在此背景下,本文在总结研究各地国资国企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打造地方国资不良资产生态圈为切入点,提出设立地方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整合处置平台,并研究分析其战略定位、发展思路、主要任务、建设路径等,力求打通资产管理、资产处置、资本运作等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实现企业转型、重组优化产业,借助资本市场盘活存量不良资产,加速不同产业及产业内部的整合。
1 国有不良资产整合处置平台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思路
作为服务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角色之一,国有不良资产整合处置平台立足于服务“大国资、大配置”的布局调整战略,主要承接国有企业剥离的各类资产,打造国有资产集中处置、集聚盘活、优化提升的统一平台,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开展资产整合处置工作。通过破产清算、整体出让等多种方式,市场化运作,加快国有资产处置步伐。通过整合培育、资产注入等方式,促进健康可用要素剥离,为企业实施混改创造条件。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支持国企通过兼并重组、清算注销、依法破产等市场化方式处置不良资产;通过招商引资,盘活整合出清企业的厂房、土地、机器设备等存量资源;通过整合培育,将符合条件的资产注入优势企业或上市公司。从中长期发展任务看,在做强资产整合处置业务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产业孵化和培育,积极拓展资本运营业务,与地方国有产业集团或上市公司业务板块互动、融合发展。
以功能定位为指导,国有不良资产整合处置平台的发展思路可概括为:以服务国企改革、提高国资质量为根本使命,以贯彻国有资产整合处置功能性要求和市场化运作为基本方向,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强化平台能力建设,对接各类优质资源,深入实施“333发展战略”,即承担国企混改上市“助推器”、不良资产“消化器”、产业升级“孵化器”三重功能定位,坚持功能性、市场化、合规性三项经营原则,打通资产承接、资产处置、资本运营三大产业链环节,积极打造资产管理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2 国有不良资产整合处置平台的经营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一体联动。国有企业资产整合处置平台在兼顾经营收益最大化、优化国资产业布局目标的同时,也承担着化解国有企业多年来积聚的社会风险的艰巨任务。因此,资产经营要统筹兼顾、系统安排、把握节奏,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此外,作为资产整合处置平台,在服务地方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要与地方政府保持目标一致、行动一致,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二是市场运作、集中整合。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产(股)权为纽带,积极对接各类专业市场和投资主体,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手段和方式整合处置国有不良资产;同时,发挥平台功能作用,打造资产集中处置和集中盘活的统一平台,发挥规模和协同效应,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是依法处置、防范风险。不良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易发生国有资产流失的部分。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整合处置往往涉及银行借贷、担保、土地使用权、劳动关系等多种法律关系,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坚持红线意识、底线意识,以《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依法依规审慎开展资产接收处置,严格履行国资监管手续,有效防范资产接收与处置过程中的资产流失、债务纠纷、人员安置等风险,确保平台合规运作与可持续发展。
四是审慎运营、资产保全。资产保全原则即回收收益最大化原则,资产保全是不良资产整合处置的核心目标。在操作过程中,应坚持审慎运营的原则,持续完善内控体系,在各专业机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基础上,科学对比处置成本和效益,优选处置模式和工具,保证不良资产经济收益。
3 国有不良资产整合处置平台的运营模式
充分发挥国有不良资产整合处置平台的承接、分类、整合、处置、经营功能,重点承接国有企业剥离的各类资产,发挥扶优汰劣功能,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服务,盘活做优存量资产,发展做大增量资产。按照国资运营战略的整体战略部署,国有不良资产整合处置平台在处置方式上要坚持功能性要求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在机制构建上要完善前端资金融通、中端资产管理、后端资本运作三个端口的有机衔接;在风险防范上要保持资产负债、现金流、投资收益三个平衡,在促进国有资本有效流动中实现资本质量和价值的不断提升。
从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出发,对资产接收与整合处置相关工作进行合理划分,整合力量打造资产经营信息中心、资产经营服务中心、资产经营运营中心、资本运作对接中心这四大中心。
3.1 提升服务能力,建立資产经营信息中心
作为专门从事国有资产整合处置的平台企业,必须在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方案设计和整体部署下,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剥离要素类“信息库”,深入分析把握经济趋势和产业动态,动态整理和剖析企业资产状况、业务板块、发展模式等,为国资系统提供切实有效的资产经营工作思路及操作方案,实现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地方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提供智力支持。
3.2 强化专业运作,建立资产经营服务中心
发挥平台公司组织者和连接者的功能作用,依托各类社会专业机构的力量融智、融资、融源,在项目调研、资产评估、风险把控等各方面加强与投资管理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产权交易所、清算所和相关中介机构等的合作,建立一整套规范化的不良资产分类、整理、识别、评估等操作制度和流程,打造专业化的资产经营服务中心,对接收的资产进行详细全面的尽职调查和分析梳理,从财务指标、体制机制、盈利能力、市场前景等诸多因素综合判断和评估资产真实价值,有针对性地制定资产经营整体方案,为资产的整合处置提供客观依据,提高资产经营效率和效益。
3.3 坚持专业运作,建立资产经营运营中心
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依托资产经营运营中心,按照“分类管理、分类指导、一企一策”的原则,坚持资产退出、重组与发展并重,负责具体实施资产整合、退出、产业孵化等业务操作,努力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分类、精准发力、精准处置”,实现资产集中化处置,资产价值最大化。
3.3.1 清算退出。对劣势企业划清资产处置红线,确认为经营无效益、产品无市场、扭亏无希望的空壳公司、僵尸企业等无效资产,加强与工商、司法、产权、清算所等部门的协调沟通,拓展股权退出与流转渠道,支持国有企业通过吸收合并、股权划转、解散清算、破产注销等多种途径实现退出,去除无效供给,淘汰过剩产能、减轻企业负担,止住“出血点”,为优质国有资产证券化铺路、为国有资本优化布局奠基。
3.3.2 整体出让。甄别劣势企业中的有效资产,对无培育价值、缺乏竞争优势的企业,积极运用市场化方式进行处置,实现整体退出,促进国有企业降债减负。
3.3.3 整合重组。按照资产经营的长远思路,对划入资产当中确有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企业,运用收购兼并、股权转让、资产剥离、资产置换等多种方式进行内外部整合重组和优化组合,借助各方资源实现精准匹配,进行培育和孵化,延伸和完善企业价值链条。并通过担保贷款、过桥融资、债转股、短期借款等多种方式为企业“输血”,清除资产瑕疵,寻找经济增长点,变现盘活低效资产。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入战略资本,带入资金、项目、管理理念等,实现企业产业优化和转型升级,使之重新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变劣质资产为满足资本市场、金融资本和实业资本等要求的优质资产,最后通过并购、上市等多种途径实现价值回收和增值。
在资产经营过程中,将充分利用“互联网+”特有的快速“价值发现”和“市场发现”功能,与政府、金融机构合作,打造新型的不良资产交易平台,高效便捷地实现平台海量数据的存储、分析能力,精确匹配资产资源,全流程监管不良资产动态变化等。
3.4 强化资本运营,建立资本运作对接中心
以打造不良资产生态圈为切入点,通过不良资产功能性处置手段打开债务“死结”,发挥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各自优势,在传统处置模式基础上寻求创新,多措并举消化处置不良资产。主动对接券商、投行、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综合运用基金、保险、租赁等资本市场平台工具,创新收购处置、托管经营、债转股等“组合拳”,联通资产管理与资本运作,延伸综合服务,帮助企业转型、重组优化产业,借助资本市场盘活存量不良资产。同时,将资产整合与创新业务投资相结合,在符合发展创新需求、具有良好投资前景的一些新兴业态中发现投资价值,实现资产整合的产业板块和业务协同的良性互动局面,形成自身特色,助力地方政府下好国企改革这盘整棋。
4 国有不良资产整合处置平台的保障措施
4.1 优化组织架构,完善决策链条
作为国有资产整合处置平台,应通过专业化运作和集中化管理,逐步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建立优质服务品牌。按照精干高效和扁平化原则,優化总部组织架构,按照职能分工,对部门进行前台、中台、后台的区块划分,为公司运营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建议成立市/地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决策委员会,在其统筹安排下研究决策地方国有资产经营总体方案、重大资产处置项目方案等。国有资产整合处置平台作为执行机构,对决策委员会的相关决策进行操作实施。
4.2 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风险防范能力
针对资产经营业务模式,形成资产管理、财务、法律、人力资源等各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建立资产经营专业化工作规范,完善业务操作的制度体系、具体流程和操作细则,从不同维度为企业规范化整合处置资产、防范经营风险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制度保障。健全综合监督和风险管控机制,在风险价值计量、风险识别、分析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建立一套系统的风险指标体系,防范法律风险,降低资产处置成本,切实提升资产经营效率和效益。
4.3 建立现代管理机制,完善企业绩效考评机制
通过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开展资产经营工作,节点把控、逐级审核,确保企业整合处置全过程依法依规、高效有序。结合资产经营目标,建立符合市场规律、高效灵活、合理授权的扁平化投资决策机制,提升决策效率;着力培养、引进一批懂管理、精业务的人才队伍,加强差异化薪酬考核,合理拉大业务骨干与一般员工、业务部门与保障部门的收入差距,逐步建立考核激励措施,引导和激发员工工作活力。
4.4 坚持合作共赢,强化资源对接
坚持“一手抓两头”的原则,一方面建立与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联系,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国有企业的合作,搭建互通桥梁,通过商业化、市场化运作,为企业提供涵盖并购重组、担保、投资等全方位服务和综合性解决方案,发挥平台作用、有效把控风险、实现企业转型发展,发现和提升不良资产价值。同时,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及外部合作,力争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及地方AMC、产业集团等实现交叉持股,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优化自身业务操作流程,实现良性互动发展,以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开创资产处置新模式,推动地方资产经营生态体系的构建。
总之,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经营工作的改革无疑是重中之重。通过设立专业资产整合处置平台,全面实现国资运营的功能性要求与市场化运作的有机融合,以整合盘活存量、以创新培育增量,实现“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良性循环,这有利于推动地方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供给侧改革任务顺利实施,有利于助推地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集团良性健康发展,从整体上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进退、混合多元、优化配置、布局调整和流转增值,为地方国有企业提质增效、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