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自觉”与“中国学派”

2018-09-10 20:41安丽哲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类学

摘 要:201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9月25至27日在南京召开,此次会议标志着中国艺术人类学已发展到学科自觉阶段,而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者的未来任务就是通过发掘、认识和重建自己的艺术和文化的脉络,去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的中国学派。随着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者队伍的日益活跃与壮大,曾经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艺术”研究,必定会在相关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艺术学;人类学;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8)06-0029-05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8.06.006

由费孝通先生倡导提议的“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已逾十年,十年来,艺术人类学学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显著特征就是紧密联系时代背景下的国家政策大环境以及民众生活的小环境,遵循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从实求知”的研究方法进行发展。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研究员在开幕式中提到,我们艺术人学科也是秉承费孝通先生的“迈向人民的人类学”的研究。我们要在田野中,用客观的、科学的方法进入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洪流中,去理解我们的当代艺术,包括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在这样的研究中为中国人民的和平、繁荣和富强,再加上美丽的生活服务,这种求实的研究方法极大地改变了艺术门类理论研究脱离实际的状况,越来越多的艺术门类研究者加入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使得门类艺术研究挣脱学科藩篱,投入到国家建设的理论建构中来;同时,这种宽广的视野也引起了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多角度反思,从而促进了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2018年9月25至27日,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联合东南大学主办,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承办,民族艺术杂志社协办主题为“艺术人类学与新时代的中国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市东南大学召开,200余位专家学者汇集一堂,讨论热点频出,精彩纷呈,也呈现出本年度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四个主要热点与趋势。

一、艺术人类学的学科自觉与方法论反思

由于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发展突飞猛进,在多个相关专业内形成一种风潮,也逐步在世界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范围内显示出非常独特的特征。在今年的中国艺术人类学研讨会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多研究者对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所做的阶段性的理论总结性,这也是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者学科意识自觉的体现。如中国艺术研究院方李莉研究员在题为《艺术人类学中国学派的建构与实践》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一个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学派的重要性,只有在一个共同的话语空间中进行讨论,并形成自己的一套学术术语,甚至理论体系,我们才可以在某个方面的研究中得到突破,为世界艺术人类学大厦的建构贡献出中国的思考。她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认为,经过近40年的努力,中国艺术人类学已经具备形成一个自己学派的可能性与雏形,那就是“本土文化发掘与重建学派”。内蒙古师范大学董波题为《今天需要什么样的艺术人类学——新时代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新的生长点》的报告,以历年来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的主题为例,分析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艺术人类学应立足新时代,构建以中华民族的视野、关注国际化问题、建构学科体系、理论建构为旨趣,追求方法多元化的中国特色的新式生长点。中国艺术研究院安丽哲则以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以来的各种数据以及历年论文为例,分析了近10年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五种主要研究范式,并用数据证明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者是以艺术类学科背景的研究者为主体的,这决定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当前阶段的向度与特征,即多数研究以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讨艺术方面的问题,而非从艺术角度去探索人类学关注的问题。东南大学孟凡行在题为《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兼论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发展新方向》的发言中提到,学科意义上的中国艺术人类学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其学科定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仍有较大讨论余地。艺术人类学在中国艺术研究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于在人类学中是一个分支学科的角色,而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研究层面;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不是艺术,而是艺术界;艺术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艺术民族志)有别于文化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东的题为《艺术人类学的使命——兼议人类学与艺术学的關系》的报告提到,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以各种艺术事象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的民族志材料都可以为艺术人类学与艺术学理论等研究搭起一座桥梁,艺术人类学与艺术学理论是一个并生的兄弟关系。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艺术民族志对于人类学学科的贡献》的发言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思了当代艺术民族志对于人类学学科的贡献,他提出,在艺术民族志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艺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保持对艺术形式的敏锐性,如果放弃了对形式、手段、技巧等的关注,也很难通过它来理解文化与社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可题为《非线与深浸——虚拟民族志的双重性刍议》的发言论述了虚拟民族志在这种大的思潮背景和文化场域下,引发人类学的理论研究产生再一次的转向——从解释走向体验,从观察走向沉浸,这也扩展了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和深度。

在此次会议中,来自门类艺术学的研究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门类艺术人类学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上海音乐学院洛秦题为《论音乐人类学的“中国经验”》的报告以音乐人类学为例,对其在领域规范、地域文化、学理立场、学术范式、研究模式等五个层面进行了结构性思考,以此总结出了音乐人类学在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所获得的“中国经验”,这对艺术人类学建构宏观性的本土理论与贡献中国经验提供了参考。中央音乐学院的杨民康在题为《中国传统音乐分类法的方法论转型及文化认同特征》的报告中,同样从门类艺术的研究出发,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分类法的演变以及传统音乐文化实践应用过程所包含的隐喻性文化涵义、身份与文化认同因素及其阶序划分特征。他认为,以此为对象的“再研究”则体现了由艺术学(史)到文化学(史),再到学科学、学术史的完整思考和环链分析过程。这一研究同样为宏观艺术人类学理论的建构提供了具体的案例与参考。

有的学者从自己关注的相关概念或领域出发,或者对艺术人类学的方法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或者展示了艺术人类学研究对于其专业的影响与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田中雅一关于《拜物教研究的当代意义》的报告通过拜物教的概念探讨人与物在宗教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性向拜物教等领域凸显出的非单向性的关系,而是多向性的,这提醒我们在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对于“人”与“艺术”关注同样是多向度,多线性的,而不能只是进行单向性的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关祎题为《作为社会存在的造物者——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手工艺者》的报告提出在“人”与“物”的研究中,应着重关注“人”的因素。她梳理自远古以来人类的手工艺制作活动以及手工艺者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体系中的大致形态,进而将手工艺以及手工艺者放在文化整体之中进行考察,检视手工艺者的身份认同问题、手工艺及其从业者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等,并且在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对手工艺者进行更加宽泛的界定的思考。浙江财经大学罗易扉关于《从物的工具回到人的本身:安娜·格里姆肖的读本与观看》的报告介绍了美国人类学者安娜·格里姆肖的一些关于“物”与“人”的思想。她重视电影触感研究,关注听者能动性及听觉政治问题,主张电影从物的工具回到人的感知与思考本身。韩国忠北大学李成宰题为《非洲艺术和历史的人类学研究法》的报告以非洲艺术和历史为例,提出无文字社会的族群或者区域在世界历史体系中仍然被忽视的这样一种事实。他认为主流历史文字记录只选取自己认为有意义的,这与当地人认为的有意义的并不一致,我们或许应该重新思考“活的历史是什么”。他的反思也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人类学研究对于历史撰写的意义。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荣树云题为《一种方法论的启示与实践: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日常美学设计探究》的报告探讨了艺术人类学对于设计艺术学研究范式转型的意义和作用。她认为受到艺术人类学研究视野的启发,艺术设计学也应提倡将“艺术”放置在社会体系之文化语境中,强调艺术设计产品作为“物”的群体性之表征意义,追问艺术设计品与生活的关系,重视艺术设计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生态链条完整性等。山东大学张士闪的题为《生计、信仰、艺术与民俗政治——胶东院夼村谷雨节祭海仪式考察》的报告从民俗学角度阐述了只有在深度田野研究中体察民众主体意识,并结合国家历史进程与地方社会发展的时移势易态势予以分析,才真正地理解与阐释这一仪式传统。

二、对艺术与乡村振兴关系的关注

关于乡村艺术,以往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较多关注的是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如艺术如何成为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艺术如何承载文化的传承,艺术如何构建文化等等,随着艺术人类学学者对艺术与人类生活关系探讨的深入,研究者开始将目标转移到更广阔的范围,那就是艺术在当下能做什么?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美丽中国” 概念,而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后艺术与乡村建设的关系就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多处涉及到民间手工艺振兴乡村经济,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等等问题,艺术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探讨自然也成为今年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东南大学的王廷信在题为《乡村振兴与中国传统艺术在乡村生态的重构》的发言提出中国传统艺术在乡村的生态主要是由乡村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的组织形式、乡村民众在民俗习惯中所养成的文化需求组成的,并分析探讨了如何在乡村中振兴艺术的策略。四川大学的李祥林在题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艺术》的报告中,结合相关历史文献以及自己的田野考察经历,提出了振兴乡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如需注重“主体性”“地方性”“整体性”等,并阐述了对“从遗产到资源”应如何理解等,反思了在振兴乡村的前提下,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南京农业大学季中扬与康泽南的《主体重塑: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报告同样通过对一个个案的考察,强调了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关键就是需要以现代艺术精神重塑乡民的主体性,从而将二者融通。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曹雅丽题为《漆桥乡民的艺术表述景观:一个古村落的艺术人类学考察》的发言则从一个个案出发,讨论了旅游对古村落的冲击与挑战,并阐述了乡民艺术与村落空间之间的关系。另外谈到村落形态的是东南大学的王璇题为《艺术人类学视角下“安居乐业”的乡村空间形态探析》的报告,她从文献角度分析了乡村的空间形态与人的需求问题,从而为我们当下乡村振兴与改造提供一些参考。

三、关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策略研究

在此次会议中,文化遗产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关于认同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云南艺术学院申波题为《“地方化”语境中的“象脚鼓”乐器家族释义》的报告分析了“象脚鼓”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功能,从而发现该乐器是南传佛教文化圈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其在促进该区域的文化认同的同时也通过“他感宣示”划定了自己的文化边界。这也揭示了前面我们提到的“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云南大学罗瑛在题为《民族艺术的认同空间:文化景观与地方表述》的报告中,提出文化区或族群居民通过民族艺术对文化景观、族群意识、地方标记与符号象征体系等的塑造,是区分自我与他者的手段,这个过程也唤起了地方意象并表述族群身份认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王永健题为《后工业社会城市艺术区的景观生产与景观消费——以景德镇陶溪川为个案的调查与研究》的报告主要研究的是城市中工业遗产资源再利用的问题。他以景德镇陶溪川为个案,探讨了城市艺术区的结构和功能强化了个人在公共艺术空间中的身份认同。南京艺术学院叶笛的题为《羌族民族认同发展模型研究——基于年龄因素下的羌族舞蹈传播考察》的报告从个案出发,用大量实地调查与数据探讨了现阶段羌族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状况,尤其探讨了年龄因素影响下对民族认同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我国目前对于不同年龄差异化认同下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中国艺术研究院赵倩题为《表演主体身份转型与地方戏曲保护——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宛梆剧种研究之三》的报告以宛梆剧种的表演主体为研究对象,从剧目及音乐的创新、人才培养等层面,探讨表演主体社会身份的变化所造成的主体“认同”,这种认同能够唤醒主体的艺术自觉,从而自觉对地方戏曲进行更好的传承。江南大学崔荣荣与牛犁题为《族群认同与服饰选择》的报告以屯堡服饰为个案,探讨了其传统服饰不仅积淀着族群文化,是当地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和劳动水平以及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族群归属的直接反映,还是他们面对特殊的族群、历史、地理、人文变迁所做出的自然选择。华东师范大学李明洁在题为《记忆的插图:叙事认同与记忆的共同体——对纽约东哈莱姆墙画叙事性与文化遗产化的考察》的报告中通过个案分析了城市、种族、集体记忆、艺术、社区、反抗、文化认同等相关因素的思辨与结构,阐释了“记忆的共同体”“互動的伦理性”使“文化”成为遗产的可能性。

另外一个关于文化遗产的讨论热点是创新策略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板俊荣的题为《文化众筹视阈下新型曲艺艺术传承模式的探索研究》的报告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采用文化众筹平台这样一个创新策略,由大学老师发起众筹,并进行科学管理和优化提升,从而探索出一条新的传统艺术传承发展之路。渤海大学于富业的题为《朝阳红土泥塑发展策略研究》的报告以朝阳红土泥塑的产业发展为案例,强调了传承人和创新性人才培养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东南大学杨玉题为《人的延伸:现代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戏曲形态》的报告探讨了突破镜像的AR虚拟视觉技术带给戏曲传承和发展的新机遇。东南大学庄婉仪《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田野调查报告》通过对金陵刻经技艺的工艺及传承情况的考察和分析,探索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强调了高校在技艺传承上所起到的作用。

四、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哲学视角探讨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以后,虽然关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并不少,然而关于哲学视野下艺术人类学理论思考却相对较少,在本年度的研究中,哲学视角的研究开始批量出现,这也成为艺术人类学研究中新的发展趋向之一。浙江大学王杰在报告中提出审美人类学是以哲学人类学的观念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以地方性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在具体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通过研究具体的审美制度,在审美经验中找到通向未来的途径和机制。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在题为《艺术与实效》报告中将艺术人类学提高到一个哲学的层面,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一种感知世界的方式,是通过人的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的,而我们目前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较多关注“物像”而不是“物感”,这样达不到研究的平衡平等状态。东南大学卢文超在题为《从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艺术流通及其价值转变》的报告中,结合本雅明的哲学理念,归纳出艺术的在地流通都需要经历从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的转变过程,他认为这一转变对于传统艺术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南大学谢旭斌在题为《传统村落中的审美伦理研究》的报告中分析了传统村落景观中体现审美伦理思想的四种哲学观,提出应挖掘并转化传统村落的审美伦理,这对发展我国审美伦理在内的优秀礼制文化,保护村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湖南文理学院梁光焰同样从哲学视角出发,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个特质,探讨了再生活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南京大学李牧的题为《“人类学转向”下的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与民族志实践》的报告则从逻辑角度分析了当代艺术的“人类学转向”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

综上所述,对艺术与乡村振兴关系的关注,对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自觉与方法论反思,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策略研究,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哲学视角探讨共同组成本次年会中讨论最集中的热点。除了这些讨论之外,此次会议中还涌现了不少优秀的理论与个案探讨,如东南大学的袁晓莉、湖南科技大学的熊晓辉、湖南科技大学的文牧江、北京师范大学的熙方方,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雷文彪等学者从图像、符号、象征及文化阐释的角度进行的个案研究;如新疆艺术剧院的黄适远与西北民族大学的牛乐、刘阳学者通过艺术形式对多种文化荟萃交融进行的研究;海南师范大学的张君,中南民族大学的吴昶,南京艺术学院的杨曦帆等学者探讨的艺术场与非遗项目保护之间的关系;韩国东国大学的姜春爱采用历史分析结合现状的方法对个案的研究等等。

方李莉会长在闭幕式的大会总结中也提到,中國艺术人类学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呈现出三个特征:从碎片化到整体化和体系化;从物质到心理(非物质),即从外到里;从重工具到重人。此次会议标志着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自觉已经开始形成。关于中国艺术人类学的未来目标,方李莉会长认为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全球化的历史坐标中,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者的任务就是通过发掘、认识和重建自己的艺术和文化的脉络,去建构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够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的中国学派。随着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者队伍的日益活跃与壮大,曾经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艺术”研究,必定会在相关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责任编辑:王勤美)

猜你喜欢
人类学
视觉人类学视域下的民族志摄影、保存和传播
近十年中国大陆民族志研究综述
音乐教育学中的人类学观念与方法
以人类学的视角看儿童时空观的培养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反思
跨越百年的致敬:从《北方的纳努克》到《冰冻星球》
人类学视野下《葛天氏之乐》三位一体艺术形式
网络群体行为的人类学分析
从梅里亚姆的界定看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本质
少数民族文本的文学人类学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