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县油茶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成效初报

2018-09-10 03:28唐宗军左华贵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9期
关键词:油茶

唐宗军 左华贵

【摘 要】昭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昭平油茶产业的发展,把油茶产业列入昭平中长期十大支柱产业之一。虽然昭平县有近1.47万hm2油茶林,但是多为本地品种的中低产油茶品种,而且由于多年来疏于管理,油茶产量急剧下降。为了重新焕发昭平油茶产量的活力,昭平需要及时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注入新鲜血液。文章就昭平县科技局和广西林业科学院开展油茶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的过程和成效进行总结,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油茶产业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油茶;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9-0068-03

0 引言

油茶是昭平县重要优势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油茶不仅是当地群众食用油的主要来源,而且是山区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昭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昭平油茶产业的发展,把油茶产业列入昭平中长期十大支柱产业之一,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山茶油以其天然绿色的优势备受人们青睐。本研究围绕昭平县油茶产业,以“良种良法、丰产、优质、稳定、高效”为抓手,集成应用油茶丰产高效栽培综合技术,提高油茶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油茶产业升级和发展,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对破解“三农”难题,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现就本研究的情况进行总结。

1 研究内容

1.1 引进新品种建设新建示范基地

以“岑软2号”“岑软3号”油茶优良新品种为基础,集成应用油茶高产栽培和油茶施肥等技术,在昭平县建立高产优质油茶示范基地。

1.2 集成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集成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技术,开展低产油茶林改造示范,提高低产林产量。

2 研究方法与成效

2.1 优质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及成效

2.1.1 示范基地建设

(1)面积。在昭平县走马乡佛丁村建设21.8 hm2示范基地。

(2)种植方法。采取条带整地,按2 m×3 m的株行距挖50 cm×50 cm×40 cm的种植穴;挖穴后,先将表土回填,再将有机肥与底土拌匀回填,以防止肥分散失,每穴施有机肥2~3 kg。

(3)苗木。选择在雨后进行造林,苗木为“岑软2号”“岑软3号”2年生嫁接苗,苗高和地径分别在30 cm和0.2 cm以上。定植时扶正苗木,深浅适中,填土压实,苗木根系不与肥料直接接触,定植后培兜、修树盘。

(4)管护。当年9月,进行砍杂、除草、培蔸等抚育管理,并统计苗木保存率。次年3月和8月,进行中耕除草,施肥。在植株坡上方30 cm处开沟,宽15~20 cm、深20~25 cm,3月份和8月份每株施油茶专用肥0.25 kg和0.5 kg,施肥后回土填平。

2.1.2 高产示范基地建设成效

当年10月,分别在示范林的上、中、下坡位随机选择3片样地,样地面积10 m×20 m,对植株的保存情况和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植株平均高度和地径分别为42.19 cm和26.66 mm,3片样地的保存率均在80%以上,其中样地1的保存率达到90.00%,平均保存率为85.56%。

第二年底,再次对林地植株的保存情況和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2。经过补植后,样地1所调查的30株苗木中没有死亡,样地2和3均只有1株死亡,统计平均保存率为97.78%。对3片样地非补植的植株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3片样地的平均株高、地径和冠幅分别为72.56 cm、37.23 mm和0.36 m2,其中样地3植株生长最快,平均高度和地径分别达到74.33cm和38.92 mm,冠幅达到0.40 m2。

2.2 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建设及成效

2.2.1 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基本情况

示范基地位于昭平县五将镇大平村,总面积9.39 hm2。于20世纪70~80年代种植,实生苗造林,种子大部分采自岑溪软枝油茶的优良林分,间隔进行过补植致使林分内单株树龄差异较大,栽植密度2 100~2 700株/hm2。虽然林分种源较好,但缺乏管理,产量依然偏低,常年鲜果产量在4 500 kg/hm2。

2.2.2 低产林改造方法及措施

头年底在对示范林进行清理的基础上,对过密的劣株进行疏伐,并对植株进行修剪。次年3~6月,结合林地垦复深挖施用油茶专用复合肥。第三年4~5月,继续对林地进行除杂、施肥。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清理林地。清除改造林分中的杂灌木,挖除老劣及历史病株。

(2)密林疏伐。在清理林地的同时,对过密的油茶林的劣株(当地种源,且生长不好的植株)进行疏伐,使植株之间不拥挤,保持合理的透光度。

(3)整枝修剪。垦复前进行修剪,以疏剪为主,主要清除寄生枝、病虫枝、徒长枝、过密枝、枯枝和根萌发的丛枝。修剪时因树制宜,剪密留稀,去弱留强,以形成合理的树体结构。

(4)垦复深挖。采取全垦或带垦,油茶林地坡度在15°以下的进行全垦,即林地全面翻土,树冠外深挖20~25 cm,冠内浅垦10~15 cm;林地坡度在15°~25°的进行带垦,即按水平方向带状全垦,带与带之间留一段不垦的草带,垦复面宽6~9 m,草带宽3~5 m,垦带内全面深挖20~25 cm。

(5)合理施肥。结合垦复在树冠外围坡上方开环状沟或两边各开长0.8~1.2 m长的沟施入肥料,沟宽25 cm、深15~20 cm,根据树体大小每株施油茶专用复合肥0.5~1 kg,施肥后用土覆平。

2.2.3 低产林改造成效

第三年底,对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植株的生长、座果情况进行调查。在林地内选择3片10 m×10 m具有代表性的样地,测定植株的株高、地径和冠幅。样地内按单株将果实全部采下称量鲜重,并依据样地的植株数量,推算样地单位面积鲜果产量。调查结果见表3。调查的3片样地平均数量为20.3株,植株平均高度、地径和冠幅分别为3.6 m、8.1 cm和4.8 m2。3片样地的平均单株产量达到3.37 kg,折算单位面积产量为6 757 kg/hm2,其中植株数量最少的样地3单株产量最高,达到4.11 kg,折算单位面积产鲜果7 401.75 kg/hm2,而植株数量最多的样地1单位面积鲜果产量僅为6 251.10kg/hm2。

低改前,林地鲜果产量维持在4 500 kg/hm2,低改后,第三年鲜果产量达到6 750 kg/hm2,比项目实施前每公顷产量增加2 250kg。该基地面积9.39 hm2,总增产鲜果21 120 kg,按4元/kg计,年增收8.48万元,低改后林地增产效果显著。

3 研究成果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3.1 项目技术将辐射带动农民增收

项目集成应用高产油茶无公害防治、配合施肥;低产油茶修剪、回缩、除草、施肥等多项技术,为新建油茶林提供技术保障。低产油茶林经过改造后每公顷增产油茶果2 250 kg,按照2017年4元/kg的市场价格计算,每公顷增加产值可达到9 000元。

3.2 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

3.2.1 引进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

近年来昭平县一直在引进“岑软2号”“岑软3号”等油茶优良新品种进行种植,近5年新建的2 333.33 hm2高产优质油茶林,为昭平县油茶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昭平县优质油茶面积占总面积的1/5。

3.2.2 促进低产油茶增收

引进油茶低改技术,加快昭平县近1.47万hm2低产油茶林的低改进程,将重新焕发其活力,助推重新做强昭平县油茶产业。

3.2.3 为供油茶生产提参考

昭平县是典型的历史油茶大县,在广西区内外都有较大的知名度,项目研究成果为广西乃至全国推广油茶高产栽培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4 结语

本文主要结合本研究过程中采取的技术及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为发展油茶产业提供思路和参考。

参 考 文 献

[1]罗炫兆,黄妹兰.百色市油茶栽培及低产林改造技术[J].广西农业科学,2007(2).

[2]欧秀林.广西油茶低产林成因及综合改造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3(4).

[3]梁钟方.广西老油茶低产原因与改造对策[J].吉林农业,2012(4).

[4]李候.岑溪软枝油茶栽培技术[J].农家之友,2011(5).

[责任编辑:钟声贤]

猜你喜欢
油茶
家乡的油茶果
油茶飘香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油茶育苗与栽培技术
油茶的种植技术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吃过三次就会爱上的油茶
龙川举行油茶节暨“油茶女”形象大使选拔大赛
油茶飘香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