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翰西与鼋头渚景区的开发

2018-09-10 21:08汪春劼
档案与建设 2018年7期
关键词:太湖无锡

汪春劼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三万六千顷的太湖,周长几百公里,沿湖城镇众多,景点棋布,惟有无锡鼋头渚才是欣赏太湖最佳之处。百年来无以计数的人来到鼋头渚,目睹了太湖的辽阔、山川的秀美。回首鼋头渚的开发历程,杨翰西是绕不过的一个名字。

他最早发现了鼋头渚的旅游价值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鼋头渚这块风水宝地无人加以利用与开发。因交通不便,没有码头与道路,登临鼋头渚者极少。伐薪者的劳作,使此处连一米高以上的树也难以见到。

让鼋头渚这匹“千里马”登上舞台的伯乐叫杨翰西。作为世家子弟的杨翰西,有功名,有官职,家中还有家族产业——业勤纱厂是无锡第一家近代化工厂。清朝灭亡后他辞官下海,投身于实业,另起炉灶,创办了广勤纱厂,并任无锡县商团公会会长,参与地方治理,未到不惑之年他已是举足轻重的绅商领袖。

清末民初,无锡两大豪门一是薛家(薛福成的后代),另一个则是杨家,杨家的代表便是杨翰西。薛家的豪宅多集中在学前街,而杨家除了城里大成巷與道长巷,还在城外惠山之麓与万顷堂建有园林式祠堂。

惠山古镇荟萃各种各样祠堂上百种,其中杨家的祠堂最多最耀眼,一处是祖上留下的占地面积3亩多的园林式祠堂潜庐,另一处是1912年新建的杨藕芳祠,中西合璧,美轮美奂。这两处祠堂仍“健在”。

1915年杨翰西在南犊山建了杨紫渊祠(杨祠),修了万顷堂,使鼋头渚这块滨湖风景区被“发现”。

万顷堂与鼋头渚隔湖相望,相距一公里。站在万顷堂,40岁的杨翰西把目光投向了前方这片未开发的荒地。1918年他以2000元从朱姓地主手中收购鼋头渚沿湖山地60亩,地价亩均33元。时无锡良田价位在100到180元,鼋头渚作为交通不便的荒山野岭,种不了粮食,派不上大用场,也就卖不了好价钱。

对于月薪只有15元左右的普罗大众来讲,2000元还是一个大数目,但对于高收入者来讲,2000元并非天文数字。能拿得出2000元的无锡富人,当时还有不少,惟有杨翰西慧眼识宝。帝制时代,中国一直实行土地私有制,历史上鼋头渚也是频繁易主,这一块土地的每一任主人都没有“超前意识”——把这块土地打造成风景区。

刚开始,杨翰西也是把鼋头渚定位为一个果树试验场。他向日本购置桃杏梨樱等树600余株,其中以水蜜桃为主。在购买鼋头渚的同时,他还在北门外购买平田30余亩,辟作第一、第二、第三植棉试验场,从美国及通州等处购买棉种,分别种植,以资实验,藉为改良植棉之初步。

因定位于果树实验场(杨氏私立植果试验场),杨翰西在鼋头渚只建了几间护林的小房屋。当时游人多集中在梅园与万顷堂。

到了1925年,鼋头渚作为一个风光旖旎的旅游景点,开始吸引八方游客,并后来居上,超越梅园等老景区。毫无疑义,对鼋头渚贡献最大的当推杨翰西,是他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鼋头渚掀开了盖头。

步步为营,精心策划

杨翰西虽然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但并非富可敌国。他对鼋头渚的开发步步为营,每年都小兴土木,积小步为大步。

鼋头渚的主要建筑,最早建于1918年,最迟建于1935年,为与山水协调,其体量都不大。每个建筑的选点、造型、颜色、用途,杨翰西都经过了仔细考量,在慢工出细活中打造精品。

鼋头渚建设初期,杨翰西因地制宜,于低洼地凿池栽种莲花,于平地围圃种植果树,保留原有山松野栎。不过数年,花木长势甚佳,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景。早年学过测绘的他,又精研营造与园林布置,鼋头渚建筑之参差高下均度势择景,并深得北方风格。而园景林木,又融以南方精粹,尤以一草一木一石一泉,无不精心培植、修剪,剔凿成景,煞费苦心。他巧妙利用真山真水建园,把这私家园林建得三分人意七分自然,以致鼋头渚景色至今仍为行家所称誉,无一改动。杨翰西于园中修剪花木,尽山水园林之乐。他撰写《鼋渚艺植录》,记录其花木种植实验心得,并称“树艺虽小道,实饶至乐”。

借助社会力量,推进景区建设

鼋头渚建设中,杨翰西自知个人力量有限,他注重借助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景区的开发。

1924年,杨氏拨给量如和尚山地1亩多,由其募建广福寺,由普善和尚募建小南海。

1926年陶朱阁的建设费用多系募捐所得。范蠡之人格既为后世从事实业者之楷模,且其事迹与无锡有历史之关系,无锡县商会会长王克循与纺织厂联合会会长杨翰西认为于锡人殊有纪念之价值,特会同发起募集捐款,于鼋头渚建一陶朱阁以资纪念。募得银洋2400余元,其中王克循与杨翰西作为发起者各捐400余元,余如纺织、丝茧、面粉、银钱、典当、杂粮、豆油行、纱绸布厂各业亦捐,未捐者有碾米厂、南货、纸烛等业。

1926年重阳节,举行落成典礼并向范公神位致祭以志景仰。先行燃爆竹,继即行礼。由王杨两君主祭,冯云初赞礼。行礼之次序,先王君次杨君,次各官长绅耆各业领袖各界来宾,每八人一排,均三鞠躬,礼毕,由两君招待至退庐及广福寺供以素斋。冯云初代表致辞,建筑此阁原定工程经费1700余元,竣工后结算费用竟达二千数百元,所募捐款业已用罄,以后春秋两祭及维护费需要继续募捐。[1]

1935年竣工的戊辰亭也是集体的结晶。当时一批上海与无锡的企业家结成戊辰会,经常聚餐,加深感情,交流信息。餐聚百余次后,有人倡议“宜于湖山佳处,建筑亭馆,才斫贞珉。书同人之姓氏年籍,春秋胜日,呼朋引类,为遨游偃息之所。额曰戊辰。数十年、数百年后,同人虽不获轩轾于升平太平之世,或足使同人之子若孙、若玄曾,缅怀往迹,知先代革命之际,有若某某者,尝为集社,文宴流连,咏歌啸傲,姓氏斑斑。其流风余韵,传播大江南北,而互叙其世交情谊者,则岂独同人与此亭同寿,即戊辰纪念,亦将与兰亭之癸丑长存于天壤间乎,未可知也。众曰善。乃选胜于无锡太湖之滨,峭岩山广福寺之隙地,商之住持量如,拓地数弓,适当横云石壁之上方。俯临千顷,大矶小矶,管社南独诸山,环列如相拱揖。而三山宛在,尤若亲几席。因诿会友杨君翰西,规划图式,且董其工。以乙亥三月始事,八月亭成,属天骥为之记。凡同人授资于斯亭者,书名于后。”[2]

戊辰亭位于沿湖东首,在飞云阁、广福寺之间,式如宫殿,朝山开门,高二层,下开地窟,旁建水门汀平台一座,可以饱览湖山全景,一览无遗。亭之四周,均髹以白漆。亭前悬有藏园居士傅增湘之对联。

1935年10月6日,举行戊辰亭落成典礼,几十位名流从上海前来赴会,除戊辰会60来名会员外,还有宋子文、宋子安、王一亭、荣宗敬、胡筠安及上海工部局外国人汤专伦等20多位大老板前来祝贺。上海滩闻人杜月笙原本要来参加,只因要在沪欢送赴日经济考察团,不克分身,遂派施云亭代表来锡致谢。

下午在澄澜堂举行的茶话会上,主席杨翰西报告建筑戊辰亭始末。此亭位于太湖之滨,风雨甚大,倘不注意,则危险在在堪虞。经费预拟4000元,……因山地高处,费用人工颇多,低处前又须挖土见石,方得坚固,所用黄石脚,竟挖至30寸深,砖头均用清水色角砖,木料均拣选上等材料。迨工程完竣时,觉得屋檐甚低,仿佛夏推子(帽名)戴过眉毛,甚觉难看。故复饬工匠重行拆做,将屋檐提高。……式样完全仿照北平禁城角楼及奉天隆恩殿云云。本邑方面收到会员款项4800余元,建筑所费共5105元,亏结324元。屋中几椅等物,尚未置办齐全,望出席诸君共同玉成之,后之修理及保管两问题,亦请诸君讨论。至于该亭之基地,系广福寺所有,完纳粮赋,虽属有限……最好归戊辰会名义,划出粮根,以垂永久。……当即推定杨翰西、冯云初、施云亭、于寿椿、蔡兼三等5人为保管委员会。……最后由蔡子平发表意见……(聚餐会)筹集基金办法,不妨请出席诸君首先自认,首由蔡君自认捐30元,其余各会员即依次认10元20元不等,估计认定基金约有数百元之谱……[3]

众人拾柴火焰高。鼋头渚的发展既有园主杨翰西的贡献,也得益于多方的捐建与参与。

私家园林的公共性质

杨翰西经营太湖景点和开发鼋头渚前后20余年,历年耗资共达20多万银元。[4]这所私家园林,既建有家祠与居所——1933年完成的光禄祠是杨翰西为自己父亲杨艺芳暨德配孙、龚、沈三太君所建的家祠,又对公众免费开放,不收一分钱门票,成为一公共物品——使旅游资源得到良好开发,促进了太湖观光事业的发展,提升了无锡的形象。

为开发鼋头渚资源,杨翰西做了不少事情。因借用横云山庄澄澜堂行结婚礼者甚多,园主为此特就堂后添建清燕斋一所,平屋三楹,布置景致,备结婚者休憩化妆之用。[5]鼋头渚内建有菜馆、照相馆、浴室、商铺等,还有馆舍“涧阿小筑”“松下清斋”可供宾客留宿。

无锡民间原有在端午节进行龙舟比赛的传统,每当竞赛期,万人空巷,争往观看。可辛亥革命后,此传统中断。1934年杨翰西在鼋头渚恢复龙舟竞赛,全城轰动。1935年,龙舟竞赛改为三场,第一日在黄埠墩酱园浜,第二日改在鼋头渚。此次报名参赛的有北门三里桥之赤龙、江尖渚之青龙、南门外之绿龙、西门外之黄龙、城内之白龙,这五艘船无不踵事增华、争奇斗胜,并互聘各地游泳能手,表演各种戏水新术,以吸引眼球。这些活动有益于鼋头渚知名度的提升,有益于民间文化的传承。

鼋头渚吸引了无以计数的观光客

经过十年的打造,鼋头渚已成为无锡最著名之胜地。十年前它还是湖中一荒壤,默默无闻,可十年后在树苗长大,道路成形,亭台楼阁不断增多之际,鼋头渚美名天下传,开始成为无锡的第一名片,吸引八方来客。来锡游览者几无一不至其地,至其地者更无一不赞其景色之美。

1927年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南京成为政治中心,上海是经济中心,两地相距三百公里,介于两地中间的无锡,因区位与湖光山色,定位为风景中心。加之此时的无锡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五,仅次于上海、天津、武汉、广州,更让人们对无锡刮目相看。天时、地利、风景、经济这四大因素的叠加,把众多观光者吸引到了太湖之滨的鼋头渚。这里山外有山,湖中有湖,风景层次重叠,开合收放自如,景色变幻无穷。登临一览,山峦起伏,烟波浩渺,鸥鸟横飞,帆影点点,让人心旷神怡。

1928年1月31日,胡适带领妻子与两个年幼的儿子从上海来到无锡讲学观光,此年他才37岁,任中国公学校长。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他早已名满天下,铁粉众多。自鼋兴渚遨游归来后,他“痛赞鼋头渚风景之阔大壮丽。谓将买地一弓,终老此乡,惜此愿不易偿耳。迟至来年夏季,必买舟重游,领略湖光山色。”[6]

1928年10月,执政南京的蒋介石携妻来无锡观光。27日上午10时30分,乘船离开万顷堂,渡湖赴鼋头渚游览,经飞云阁登山到广福寺,由寺僧招待。在陶朱阁前高地上,遥观太湖,汪洋万顷,胸襟旷然。蒋随带当时极少见的小摄影机一具,即在该处遥对湖中,择风景佳处,一一摄影,并亲为宋美龄摄小影数帧。约历一小时,才下山。

当年党国大佬们基本上都来过鼋头渚,只是有先有后,有和朋友一起来的,有全家一起出动的。如1937年4月10日下午,国民党中常会主席汪精卫夫妇和公子及秘书随从,来鼋头渚登山眺湖。

政界之外,来锡观光的商界大佬也很多。上海银行界大腕陈光甫、杨敦甫、钱新之等,因慕无锡山水之胜,又为苏省实业中心,久有来锡游览之议。1930年6月15日为上海银行无锡分行前行长华艺三七秩寿辰,银行团全体一百余人联袂由沪来锡祝嘏,藉以一探梅园、鼋头渚之胜。

一些外国人也慕名来鼋头渚游览,如日本佛教青年会旅行团,男女老幼约有50余人,1930年10月18日上午由沪来锡,赴梅园、鼋头渚等处游览风景,并绘测地图,至傍晚6时始乘车返沪。

围棋大师吴清源(五段)当时才20岁,应无锡围棋社社长薛汇东的邀请,与日本名棋手木谷实(六段)、安永一(四段)、男刚敬(初段)等四人来锡,由薛汇东雇就杨氏画舫,驶往太湖鼋头渚等处游览。[7]

1935年5月5日,美国驻华大使约翰逊曁秘书沙利博,偕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及其夫人陶会谷,无锡籍立法委员王征、杨公达及其法籍夫人,与中央工业实验所所长、无锡人顾毓瑔,由南京抵锡。立法委员、邑人王昆仑到车站迎候,并雇汽艇徑驶太湖,畅游小箕山、鼋头渚诸名胜。王昆仑父亲王心如在太湖别墅设宴招待,当晚就住在鼋头渚别墅。[8]

鼋头渚的开发成功,提升了无锡的美誉度,推动了无锡旅游业的大发展,在无锡的发展史上,值得大书一笔。饮水思源,杨翰西可以说贡献不菲。

杨翰西在全面抗战期间未能及时撤往内地,被日本人拉下水,其功名毁于一旦。2016年适逢鼋头渚园林百年华诞,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但对于当年的园主杨翰西都是一笔带过。在指出杨翰西气节有亏的同时,也应客观评价其在地方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陶朱阁落成典礼与鼋头渚之未来观》,《新无锡》1926年10月16日。

[2]杨天骥:《戊辰亭记》,《新无锡》1935年10月5日。

[3]《要人名流莅锡参加戊辰亭落成礼》,《新无锡》1935年10月7日。

[4]杨世奎:《慎终追远——无锡杨氏(杨菊仙系)创业纪实》,澳门天成(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50页。

[5]《澄澜堂添建清燕斋》,《新无锡》1937年3月2日。

[6]德先、观蠡:《胡博士一席谈》,《锡报》1928年2月3日。

[7]《围棋国手游锡》,《申报》1934年6月6日。

[8]《美大使偕蒋梦麟游锡》,《申报》1935年5月7日。

猜你喜欢
太湖无锡
太湖茭白
吴子岳:让产品从无锡制造变成无锡设计
无锡首单知识产权海外保险落地
运河、繁花、稻花香,赖在北太湖挺好
喜茶无锡南长街灵感特色店
判赔百万!无锡格利姆乐器侵权案,国家严厉打击!
美丽的地方
太湖边的橘子
赞东太湖
太湖“开渔”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