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分享”与“捐赠”

2018-09-10 20:01薛烨
父母必读 2018年6期
关键词:分享人情文化

薛烨

被看成是爱心满满表现的“分享”与“捐赠”,实际意义是什么呢?符合中国文化的“分享”与“捐赠”又该如何实践呢?不要小看中西方文化上的一点点差异,如果不了解它,可能会让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出现很大的偏差。

分享和捐赠两个词都植根于西方文化土壤,后移植到中国。

“分享”本无情

对20世纪的中國人来说,“分享”并不是像今天孩子都能挂在嘴边的日常用词,198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也并没有收录这个词条。

当然,这并不是说过去就没有“分享”这种做法。比如很多年前,我家亲戚如果从老家带来了海带,我妈妈就会把它们分一分,送到楼上楼下的好友邻里家,说“大家尝尝”。这样的举动,在今天可以说是分享了,可是昔日没这个词。“有好东西想着邻居”“东西多送个人情”“上回人家送咱们了,有来有往”……这些是那时候的描述。简言之,就是人情。但人情是需要感受的,体会到了,就有情,没体会到,海带再多也没用。

上世纪的幼儿园里玩具少,要玩得好,让有限资源尽量发挥,最常用的一个做法是“合用”。这个词是中国的土词。说它土,是因为它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物质匮乏时,家里的东西一家人合用;四合院变成大杂院,几家人合用一个建筑。其实四合院这个叫法,也是取“合用”之意,而不是分享。

合用涵盖的东西广泛,而分享多仅指“好”东西。现在农村也还有的事,就是农民慷慨地让邻院农户从自己建造的大粪池里取肥浇菜,这也是合用,必然是用人情或邻里情做基础。若称此举为“分享粪池”,恐怕小朋友和父母都要咧嘴吧!

20世纪80年代,初到美国的中国人,都会觉得“分享”一词新鲜,随时随地都可用。但去华人教会“旁听”之后,便知道其来源了:分享福音,分享对神的见证,分享神的恩赐,等等,每周都有分享不完的福祉。其实在英文的原词里,share并没有“享”意,但中文翻译加上“享”,就有比较符合上述说的分享“好”东西的意思了。

但无论是分还是享,其意思并不植根于友情、人情、亲情那种由人际关系的纽带形成的同有共用,而是植根于大家都是上帝的子民这一信念。因此,“分享”一词的本意是以分为主,各自去掂量神的恩典,各赎各的罪过,无所谓亲疏远近。

于日常生活中,前一阵我看到互联网上一些父母在强烈反对强制孩子“分享”的行为——凭什么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一点儿关系还没有,就要求他大方地拿出食物和玩具分享?是的,当我们想让孩子学习或者练习分享时,可以考虑一下它被几千年中国文化赋予的内核——情感的一面。这样也许才更符合我们的教育习惯和思维模式。

捐赠需有“义”

“捐赠”和“捐献”二词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入。虽然“捐”字指放弃,该字《说文解字》有录,但是“捐赠”和“捐献”词源难查。1884年成书的《广东军务记》有捐资的说法。有可能这类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即受西方影响的结果。而今,人们已经将之做日常用语了。尽管如此,其含义仍与前面说到的“合用”更近,而与“分享”较远。

捐献常常与自己、家庭、国家这条线联系着,以此示一份情,以情为行动依据,而不是像西方教会中或社区中的子民或公民意识。由于这些原因,虽然现代中国社会中捐献、捐赠越来越普遍,人们做这件事的理念仍与西方社会有很大不同,体现着中国文化。

说到这儿,也许可以认为所谓西方的捐赠文化在中国是缺失的,既然过去没有,是否现代中国人要补西方文化之缺?中华文化的这片土地上不太容易动辄就让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扎根和繁衍,因为传统文化中的“施舍”“善举”等有纷杂的人际关系做支撑,捐也是要看施者和受施者等诸多人情。用西方文化中的捐赠来替代和补充,有在大块丝绸上补尼龙绸的感觉。但是中国这个经济实体已经在世界上非常强大,当个人有能力、有多余财富时,从尽公民义务角度出发去普及捐赠文化,听起来也势在必行。另外,在固有的中华文化中融合一些西方的捐赠做法,随着中西方政治、科技、市场、教育的渗透交织,也是不同社会生活方式互融的一个维度。但更可能的是,今天的年轻人对“分享”这个词习以为常,很多人已不会再去说“合用”。幼儿学习母语的同时,听到的都是“分享”这个词。在翻天覆地的社会经济巨变中,文化理念也会缓慢地演变。

即使这样,任何文化借用移植都不是容易办到的。一个有趣的例子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的美国展厅,它完全是民间募捐的结果,因为美国政府不能出资。时任国务卿的克林顿到国会游说,最终凑够30余家企业捐献的款项,才让险些露不了脸的美国展位有模有样地最后一个在世博会完工。

这样的行为也和中国文化差异明显,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别说中国政府现在实力雄厚,即使没钱也会担当起来,不可能通过向老百姓募捐去完成。但是,在美国,即使60%的民众掏不出1000块钱的应急钱,也不妨碍人们捐钱。这就是各自文化中的隐性逻辑,要说靠谱,两个国家各自靠自己的谱,只是互相借鉴起来有些不顺理成章。

过去讲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以至捐钱、捐躯都可以,但现在要想让父母认识到捐献的意义,首先需要回答父母可能提出的问题。如今的大都市化,农村逐渐消失,市场为导向,都逐渐为捐献活动提供了条件,但潜意识的习惯并不好改,需要几代人或更多代人的努力,中国社会的捐献风气恐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会像美国那样。从西方社会的教育来讲,只需要把人们需要的信息提供出来,判断和采取行动是个人的事。这个思路在中国还不一定能够被人接受。所以,在中国的教育中,强调募捐不如强调同情心。因为前者是物质的,后者是情感的。先要有情感才会调动物质。

中国家庭究竟该不该大力提倡让孩子有募捐意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意识到募捐本身一方面是从众行为,另一方面也由自己进行判断,为什么募捐,其情、其理何在。否则就变成了单纯的从众行为,显得强人所难。

猜你喜欢
分享人情文化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倍er好用
谁远谁近?
人情
孩子,我们慢慢来
人情练达即文章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