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新春
德国学者瓦西里沃斯·费纳克斯在1994年就开始进行“父亲研究”。这是他在2003年进行的一项“向家长的转变”的研究里的数据,结果显示,从整体上讲,大部分德国家庭是由父母轮流或共同照顾婴幼儿的;但在大多数事情上,由母亲单独照顾孩子的比例显著高于由父亲单独照顾孩子的比例。
这个数据结果已经能让我们感受到,父亲在整个家庭生活中的担当明显不足。但是在中国,情况更令人堪忧。根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中国父亲在照料(侧重于生活层面)和教育(侧重于心理、文化层面)儿童的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比较有限:父母双方共同照料孩子的家庭比例只占7.5%,父母双方共同教育孩子的家庭比例只占11.7%。
母亲作为女性角色,天生具有母性本能,所以我们认为母亲比父亲更会教育孩子。但从今天的相关研究来看,没有任何一种行为是完全出于本能的,父亲跟母亲都有教养孩子的天性和能力,只是有时候父亲参与得少,其实父亲完全有教养的能力。
中国的爸爸们,要加油了!
爸爸该干啥?
爸爸当然应该多陪伴孩子,但是除了你所知道的陪伴,爸爸的教养投入实际可分成3个维度:
● 互动性:父亲与孩子一对一地直接互动。这个维度之下又包含了生活照顾、学业支持、情感交流、规则教导、休闲活动5个子维度。
● 可及性:父亲和孩子没有直接互动,但孩子有需要时父亲能给予有效的支持。这和父亲缺席不一样!可及性又分心理可及和空间可及2个子维度。
心理可及是指孩子有任何需要的时候,虽然父亲不和他生活在一起,比如父亲是军人,常年在军队驻扎或在航海,但孩子知道父亲会支持他,父亲是惦念着他的,是可以依靠的,有需要的是可以找到的;空间可及也是物理上的可及性,父亲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甚至经常同处一室,各自做各自的事,但父亲能注意到孩子的需求并给予适当的回应。比如很多高级知识分子或者事业心强的父亲,非常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虽然直接的親子互动较少,但能时刻关注孩子。虽然这样的家庭看起来好像功能不全,但孩子的发展并不见得很差。
● 责任性:父亲为了孩子的幸福和福利而所做的努力,完全没有与孩子的直接互动。分为榜样示范、父职成长、信息获得、教养支持、发展规划5个子维度。
从得分可以看出,在这3个维度中,互动性得分最低,责任性得分居中,可及性得分最高。互动性投入要求父亲和孩子在同一场景下直接接触,这对父亲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投入意识都有较高的要求,不那么“易行”,所以得分低。可及性不受空间限制,即使在孩子身边也不必与孩子发生直接互动,更“易行”,得分也最高。
另外可以看到,在与儿童的互动中,父亲“道德导师”角色仍占主导地位(榜样示范子维度得分较高),延续了古代家庭中父亲作为“家训”或“家法”的确立者和实施者所映射出的“规则教导”意味。父亲确实是孩子的榜样,尤其在当今孩子的童年、少年期几乎被女性教育工作者包围的状态中,能起到帮助孩子学习面对困难时的刚强和毅力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爸爸们想提高互动性得分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有句话不是说了吗?所有看上去轻松的事情,其背后都是不容易的。所以,想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想让孩子受到自己的影响和熏陶,父亲必须付出那份不容易!父爱其实也就藏在互动里,中国父亲表达爱不一定非要说出那个字,父亲与孩子的互动、交流,一起谈心、爬山、游戏等,在互动中对孩子的赞美和肯定,都是中国父亲重要的传达爱的方式。
不过,数据还是能展示出父亲角色的变化:已经从“面包提供者”到“性别角色榜样”“道德导师”,再到“协同教养者”,一步步向家庭、向孩子靠近。
一张图理解协同教养
养育既不是妈妈占主导地位,也不是爸爸占主导地位的事,而应该是协同教养,并且是尽量做到积极地协同教养。
国际上把协同教养行为分成团结、一致、冲突和贬低4个层面来进行评估:
团结就是父母主动试图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感;
一致指父母在对儿童进行规则制定、纪律约束和表扬奖励时的一致性;
冲突是父母在儿童面前的争论;
贬低指父母中一方和孩子单独相处时,主动贬低另一方,并且破坏另一方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前两者属于积极协同,后两者属于消极协同。
其实,在研究中还有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团结、一致和冲突的协同教养都具有不确定性,有双刃剑的功能,既可预测社会能力,也可预测反社会行为。比如父母如果都很严苛,可能会养育出怯懦的孩子;父母如果都溺爱孩子,那么也可能养育出自私、任性的孩子。而冲突本身也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怎么样去解决冲突。实际上,很多一辈子吵吵闹闹的夫妻是在争吵中深度地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以致最后达成更好的和解。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在出现冲突后解决好了问题,对孩子也有积极的影响。需要提醒的是,在孩子3岁以前,还是应该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保持团结、一致的协同教养。
所以,研究模型并不是生活,每一个家庭都不是模型中的典型代表,都可能是混合式的。在真正的育儿生活中,最好的协同教养模式是战略(目标)一致,战术(方式)灵活。另外,采用的模式也和孩子的年龄有关,要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特点施以不同战术——建议在孩子年幼时采用一致的方式,当孩子进入少年、青春期时,可采用互补的方式,避免孩子与父母完全对立。
协同教养与亲子依恋
研究发现,协同教养与婴儿的安全感有关。追踪研究发现,婴儿6个月时,如果父母之间是敌对氛围,能够预测到孩子3岁时安全感仍然较低;而如果父母在儿童1岁时是积极协同教养关系,则可以预测儿童3岁时安全依恋较好。因此,父母如果能够建立积极、支持性、合作的协同教养关系,对于亲子依恋的形成和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协同教养与学业成绩
在一项针对中国小学儿童的协同教养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母亲报告的协同教养团结行为能够预测儿童的学习能力。而且,如果孩子生活在支持性的协同教养情境中,那么他们会将协同教养的支持模式迁移到与老师和同伴的互动中;而如果孩子生活在冲突的协同教养关系中,那么他在学校中可能就会表现出无助、无所事事,从而影响其学业成绩。
协同教养与孩子的情绪
支持性的协同教养会通过促进亲子关系去提高孩子情绪的稳定性,破坏性的协同教养不利于亲子关系,当然也不利于孩子的情绪稳定性。
从相关的研究来看,父亲更多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对孩子情绪的稳定性会有更大的好处,这跟父亲作为男性拥有较强的情绪稳定性有关。母亲作为女性比较情绪化,可能对孩子的性格也会有些影响,而且容易产生亲子冲突。但女性的情绪更敏感,更容易察觉到不同人的需求,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亲社会行为,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但支持性的协同教养,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情绪的稳定性。这还是和孩子的年龄有关,也可能和孩子是否是独生子女、孩子的个性或者其他家庭条件有关。所以还是那句话,虽然研究模型可以计算,但真实的养育还需父母的不断摸索。
积极协同教养
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实践?
● 在重大的原则性问题上保持一致性;
● 不在孩子面前说配偶的坏话,或批评对方的教育理念;
● 不貶低父母的形象,以免造成孩子认知和情感上的混乱;
●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和对方陷入权力的争执中,不要认为只有自己的方法才是最正确的。
爸爸为啥没能投入更多?
如下图所示,影响父亲教养投入的因素很多:
所以妈妈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
千万放弃“守门”
母亲守门效应(maternal gatekeeping)是指母亲为了保持自己的性别角色优势和在教养孩子方面的绝对权力,而限制和将孩子父亲排除在教养孩子之外的行为和尝试。用形象的比喻就是,母亲是花园主,父亲是来修剪花草的园艺工,孩子和家务劳动就是花园里的花草树木,母亲的守门效应是指园艺工(父亲)修剪花草树木,必须获得花园主(母亲)的同意,并接受花园主的监督。
可能很多妈妈会说:我并没有守门啊!我盼着爸爸参与育儿还来不及呢!那可以看看,下面这些画面你熟悉吗?
跟其他人说你不喜欢孩子父亲的教养行为;
当孩子父亲在与孩子互动时,你会在旁边翻白眼;
告诉孩子你认为孩子父亲做错了的那些事;
监督孩子父亲与孩子的互动;
不支持孩子父亲的教养决策,如选择去哪所学校上学;
把你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父亲;
控制孩子父亲与孩子互动的时间;
孩子父亲在做完某些家务后,你会重新再做一遍。
建议打开大门,这样做:
● 向他询问有关教养孩子的建议;
● 在他给孩子喂饭或者进行规则教导时,支持他
完成这些任务;
● 积极地评价他与孩子之间的互动;
● 跟孩子说一些他的好话。
父亲教养能力的培养跟孩子的成长过程是相似的。孩子刚开始独立做事的时候也做不好,从做不好到能做好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一个过程。同理,母亲要给父亲更多的鼓励,不要急于否定他的努力。
另外,在大城市中,祖父母一般都会帮忙带孩子,这就更增添了祖父母来“守门”,更加减小了父亲参与教养的可能性。因此要确立祖辈协助育儿的界限,明确他们的主要教养范围是什么,哪些事是由年轻父母独立完成的,哪些事情则由双方分工完成。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夫妻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但是,这个数据也非常有意思:父亲婚姻满意度与其教养投入的影响要大于母亲婚姻满意度,因为对于大多数男性而言,婚姻和父亲的教养投入是“打包”在一起的!
所以妈妈们要做的第二件事是:
千万守好大门
这个数据虽然让人觉得有点无奈,但也指出了一条明路:想让爸爸更多地参与教养,要经营好关系,维系幸福的婚姻,守好婚姻美满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