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珊
当大多数人对于纪录片的印象还停留在枯燥无味的时候,《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2012年横空出世。《舌尖上的中国》通过镜头道出了美食哲学与生活冷暖,将味觉演绎为文化,供还在眼馋的饕客们得以在深夜回味。镜头将重点放在了食材、人和生活的呈现上。它的官方介绍中写到“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虽然真正的味觉或许无法通过镜头表达,但是观众突然意识到我们的一日三餐均源自生活细节的积累,中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国内的制作团队如此优良。
真实的艺术表达
其实,早在2011年,央视便决定每年投入 5000万元,从2011年第一天起正式开播纪实频道,大家可以在这个纪录片专属频道,24小时观看纪录片。有人说在内心烦躁的时候喜欢看纪录片,不同于其它影视作品,纪录片的旁白像是一个老朋友在娓娓道来过往的故事,能让观众很快娴静下来。随着央视第9 频道上线后,北京、上海等地方电视台,也在高清电视中开设了纪录片频道,自制纪录片。国内的纪录片团队也制作精美的纪录片,通过线上视频网站播出,例如《了不起的匠人》《了不起的村落》系列,由知了青年(中国)文化有限公司领率各摄制组到各地拍摄,明星林志玲作为分享人,一时间引起许多关注。《了不起的匠人》让许多中国的老手艺再次被人们忆起,并在2017年出版同名图书。每一帧都美得惊心动魄的《了不起的村落》关注那些即将消失的古村落,第一集《最后的驯鹿村》讲述在大兴安岭北部一个叫做“敖鲁古雅”的村子,这里是中国唯一的驯鹿村,只有100个村民,在被秋色染成金黄色的树林中间,这个村落面临着传统文化无人继承的困境——年轻人渴望外面的世界、现代的生活,老一輩则在传统的生活方式中默默扎根。《了不起的村落》把镜头对准了中国的十个村落,它们各有特色,但都鲜为人知。这个纪录片的创作初衷是想借纪录片唤回大众对于中国这些古村落的关注,在每集十来分钟的时间里记录着中国传统文化,引起观众无限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了不起的村落》十二人的制作团队中,除了总导演一人为80后,其他人全是90后。传统文化中融入年轻的气息,短小而精美的纪录片也吸引了年轻观众群体的关注,何其有幸,传统文化不曾被人们所遗忘。
然而,早在2005年时,由央视制作并播出的纪录片《故宫》只能在凌晨过后在电视播出,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大范围的关注。《故宫》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今天看来,《故宫》依然是国内纪录片中的精品,采取“以物说史”的方式对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观点重新进行解读,讲述宫闱内不为人知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从而也纠正了以往许多戏说的电视剧造成的人们对故宫及历史的误解。作为故宫90周年的献礼纪录片,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不仅获得一片好评,更是被搬上大银幕。没有宏大的叙事和说教式的解说,用平实的镜头语言讲述一群平凡人的职业人生,但是这些平凡人的工作却是代表着中国顶级文物修复工艺。镜头中的自行车慢悠悠地经过恢弘的宫殿,一代又一代的匠人保持着认真细致的工作,一日复一日,让文物有了可延续的无穷生命。《我在故宫修文物》让神秘的故宫和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呈现在观众面前,“匠人匠心”这个词也有了全新的演绎。
越来越多的纪录片选择中国文化作为主题,例如世界三种古老戏剧之一的京剧,被写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3年播出的纪录片《京剧》聚焦如今年轻人缺乏兴趣的传统国粹,这也是为什么播出后评价褒贬不一,喜欢的人视其为传统文化题材的一次成功尝试,不喜欢的人评价其观赏过程乏味。
相反,一些亲近生活的纪录片题材大受好评,《中国人的零食故事》一集不到30分钟,四集的节目中勾勒出了中国人与这方土地保持亲密联系的纽带——食材的诱人模样。自然人文类题材的纪录片也拥有一批忠实拥趸,《极地》运用了电影般诗意的叙事语言从普通人的爱与感情出发,展示了西藏人的生活日常。既考察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智慧,也呈现普通人的生活,更具历史沉淀下特有的人文之美。前方远离城市喧嚣,背后并无炊烟袅袅,这些都是都市人所渴望的隐世生活。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中依然存在瓶颈,是目前国内纪录片不得不正视的问题。真实的故事比虚构更离奇,这或许是纪录片深度报道时可以发掘的部分。
中国叙事的变化
“我们就是走过了数百里这样的平野,最终看到一片葱郁的绿树,隐约出现在天际,后面是一列不太高的山冈,像是一幅中国水墨山水画。我暗自猜想:敦煌大概是来到了。”这是季羡林文字里的敦煌。在纪录片《敦煌》中,我们仿佛也看到这样的场景。由制作《故宫》的团队打造的纪录片《敦煌》前后历经5年的准备与拍摄制作。
很难想象,这座在沙漠中屹立千年的美术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迷人之态有多厚重。当所有记录的镜头,对准莫高窟里精美的文书、经卷、壁画和雕塑,催生敦煌文化的敦煌整个地区及1600年的历史渊源一直淡出人们的视线。将其梳理、缝补并整合,成为此次《敦煌》的一大看点。大量采撷,并反复推敲的学术研究,奠定《敦煌》扎实可靠的理论基础。感性之处,则归功于大量独家镜头的展示。敦煌研究院首次向电视媒体打开60多个珍贵洞窟,其中大部分从未对游客及媒体开放。
每集时长42分钟的《敦煌》,在结构和表现手法上与《故宫》相比更大胆创新。探险者斯坦因、无名的小画匠、舞女程佛儿、寡妇阿龙、商人沙拉和敦煌守护者常书鸿等沧海一粟的个人命运是核心,并被展开于《“探险者”来了》《千年的营造》《藏经洞之谜》《无名的大师》《敦煌彩塑》《家住敦煌》《天涯商旅》《舞梦敦煌》《敦煌的召唤》《守望敦煌》10集专题中。
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央視又推出了充满现代工业感的《超级工程》,着眼于科技的突破,中国制造的突破,第一季中展示了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的地铁网络、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第二季展示纵横中国的路、桥、车、港的交通运输网络。第三季则从民生的角度出发,关注衣食住行。播出后获得好评连连,网友评价,这一系列的纪录片展示了国家自信,让国民自豪。
同样,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共鸣的东方价值被普遍认可,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外拍摄的中国纪录片出现在大家视野里。央视和BBC在2008年第一次联合制作的纪录片《美丽中国》历时4年拍摄,使用了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等先进摄影技术,从俯视到平视、从偏见到客观,他们重新把脉认知中国,从灯火通明的大都市,到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从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到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从长年积雪的高海拨山区到一望无际的平原;从浩瀚大地到碧海蓝天……在六集节目《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和《喧闹海岸》中,用纪实和唯美的镜头恳切地讲述了一个你我熟悉又陌生的美丽中国。
诚然,有无数种创作方式可以纪录中国的发展,用纪录片来体现我们生活的国度最真实的美,《超级中国》《中华的故事》《中国新年》《鸟瞰中国》都在讲述越来越从容和自信的中国。
通过纪录片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自然和生命中的每一个完美瞬间,了解到许多自然、历史、人文以及我们忙碌生活中不曾关注的东西,也以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期许。
一部好的纪录片需要融入制作者个人的观点,有创见的纪录片为我们展现整个社会,它给了观众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纪录片可以让人们了解世界上他人的生活。
现在的纪录片更像是通过纯粹细腻的画面将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故事娓娓道来,用摄像机,捕捉自然和生命的每个完美瞬间,给人最高级的视觉和听觉享受,表达着对世界的热爱与对人的期许。让观众跟大自然更接近,以最真实的东西打动观众。美得惊心动魄的画面,唯美大气的配乐,无限贴近的视角,足以把人们对纪录片枯燥无味的印象全部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