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芬媛
在新形势下,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价值取向,如何积极引导孩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摆在我们每个公民面前的重大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家长与教师肩上的重任和培育人才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根据我从教近二十年的工作经验和作为一个家长的责任感,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应融入“管、育、乐”三管齐下的教育理念,通过有效提升和培育孩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的生活之中得到健康成长。
寓教于管,倡导正能量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现在,由于许多家庭的经济条件有了较大提高,家里又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但是许多家庭忽视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工作,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要求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讀教科书”。一些家庭管教不严,有的家庭甚至是百般宠爱,日久天长,这些孩子就会在放任自流中迷失方向。缺乏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给未成年人教育带来不利因素,也给社会带来不和谐的因素,最终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家庭必须加大对孩子的管教力度,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倡导正能量。一是要形成良好的养成教育。家庭要端正教管态度,尤其是父母要多和孩子交流思想,交心通气,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要切实掌握孩子的思想、行为成因和动机,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言行举止不规范的现象,家庭应该争取在第一时间里和学校、老师相互沟通,然后有的放矢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对于问题较为严重的孩子,家庭尤其是父母应该加大管制力度,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态度明朗,坚决说“不”,并要采取相应措施,包括惩罚手段,决不姑息迁就。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急功近利,避免出现物极必反的后果。根据这些年的实践,我发觉目前许多家长对孩子管教容易走极端,要么漠不关心,要么严格苛刻。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对孩子充满希望,充满信心,要多付出一些爱,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在家里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同时也要主动和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多多沟通,和老师、班主任一道分析并找出孩子成为差生的原因,从而让老师有的放矢地启迪孩子的智慧。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二是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作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孩子的发展,为孩子的未来做出不懈的努力。俗话说言传身教,说明家长自身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利用身边的人和事,通过多途径、多方式不断地向孩子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通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提升上去,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寓教于育,培育正能量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在经济和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新时期的家庭应该不断转变家庭教学观念、改进家庭教学方法、提高家庭教学质量,使自己的家庭教育适应社会的要求,满足社会、家庭和孩子各个层面的需求。通过采取寓教于育的有效措施,能改进和转变家庭教育教学方式,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培育正能量。一是要通过采取课堂教育为主、课后家庭教育为辅,教师教育为主、家长教育帮助为辅等多种形式,不断传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让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置身于老师、同学和家庭的关怀和帮助之中。二是要提高孩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水平。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由学校、社会组织的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讲故事竞赛,并且组织孩子参加革命传统教育讲座等寓教于育的活动,以加大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力度。同时经常组织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各类活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家长还要特别注重从孩子的特点兴趣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动员孩子参加学校或业余的乒乓球、美术、舞蹈等兴趣小组,鼓励他们大胆参加课外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使他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道德素质都得到明显提高。三是家长要经常注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及时掌握情况并积极和学校教师沟通,掌握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和孩子交流,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交流之中,让孩子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提高。
寓教于乐,传递正能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和社会观念有了极大的改善,许多青少年学生滋生了好逸恶劳的思想,失去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些家长认为对子女的教育培养投入是巨大的,这样不划算,还不如让孩子早点辍学挣钱好,有的家长宁可把钱花在别的地方,也不愿意花钱供孩子读书,还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的都无关紧要。家长的这种认知不仅给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带来了无可挽回的破坏,最终也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所以说,家长是第一责任人,也是孩子最好的教师。我认为作为家长一定要在家庭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传递正能量。一是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庭要抛弃过去那种读书无用的陈旧观念,要多让孩子学习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籍,让孩子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得到熏陶,通过学习具有正能量的传统文化树立孩子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新时期随着网络、电子产品的异军突起,对书籍的挑战相当大。目前许多家庭里缺乏一种书香氛围,大家都认为金钱至上,读书无用,这种思想对于孩子的成长相当不利。作为一个家庭我们需要有订阅图书的习惯,而且要让孩子主动参与其中,帮助孩子自主选择订阅感兴趣的图书。同时家长应该经常和孩子一起看书,帮孩子养成从小就爱看书的习惯。比如在我家里,我丈夫是个文学创作者,喜欢买书,也喜欢订阅各种各样的文学期刊,每年在购买、订阅书籍上的花费不少,家里到处都是书,我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书的世界里。孩子小时候,我们每天晚上都坐在一起看书,慢慢地,孩子也喜欢上了读书,他每年也会订阅自己喜欢看的书,有空也喜欢拉着我们去新华书店买书,去图书馆借书。就算是高中时期,我的孩子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甚至把读书看成是释放压力的良药。我们就这样让孩子时时刻刻生活在健康向 上的学习环境之中,培育他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高考时尽管刚刚病愈,依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理工大学。二是积极组织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市、县、乡、村的志愿者组织已初成网络,并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莲花县许多地方都成立了龚全珍工作室,许多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以龚阿姨为学习榜样,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此,我积极引导孩子参加爱心志愿者组织,在孩子读中学时,由于经常参加志愿者活动,让他知道体贴他人、帮助他人,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贡献,如今,我孩子在武汉理工大学也加入了志愿者协会,经常和同学们一道奉献爱心。我们就是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提升自己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营造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江西省莲花县琴亭镇城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