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忧思录(3):中国还有多少农民在种地?

2018-09-10 03:01方略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种粮补贴环境保护

方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农不稳、无粮不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价是百价之基”。诸如此类,对农业生产和粮食供应的重要性,人们无论何时、无论怎样认识都不过分。

近年来农民人数尤其是务农人员的大幅度缩减,使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出现大幅度下降,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各级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也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势必进一步增加粮食安全风险。

务农人员大幅缩减

2004-2015年,中国外出农民工数量呈直线上升,10年来增长48%,再加上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中国农民工总数维持在2.7亿人左右。

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放弃农业生产,把土地留给家中的妇女或者老人耕种,直接造成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空洞化和农村破产化,也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再加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农田水利基建滞后,使得种地成本增加、抗风险能力较弱,农民无利可图。

而在脱离农业的人口中有近1/4没有在农业生产中投入过多时间,一代农村居民在脱离土地,他们的子女(尤以80后、90后为主)读过大学后留在城市,更成为普遍现象,家乡的土地逐渐被遗忘。

这不能责怪农民。农民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在付出劳动成本时,也会考虑投入与产出。他们对务工和务农的收入有着直观的对比,在城市务工每月可拿2000~3000元的工资,收益远大于务农,这也是他们在权衡之后做出的合理行为。

1994-2016年,中国的城镇化人口从1.72亿人增加至7.93亿人,乡村常住人口5.9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7.4%。2017年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亿1347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8.52%,比2016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乡村常住人口5亿7661萬人,占总人口比重的41.48%。

农民人数尤其是务农人数的大幅度缩减,使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出现大幅度下降,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较低,各级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也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这就进一步增添了粮食安全风险。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农民为什么种粮积极性不高?首先是因为种粮的比较效益低。种粮不比种其他的经济作物,种西瓜、辣椒、黄瓜,效益都是种粮的几倍,农民做什么、种什么都比种粮食强,所以种粮食是最不赚钱、最辛苦的事情;其次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过快。种子、农药、化肥等价格比粮食价格上涨快得多,种粮不如外出打工,一般来讲一个农民工在外面打工比种粮效益高三倍;再次是惠农政策没有完全到位。农民有很多该拿的补助没拿到,该享受的政策没享受到;最后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很多农村地区都是靠天吃饭,不能做到旱涝保收。

如今,70后、80后、90后成为农民大军中的主力,但是他们虽为农民却“志不在农”,外出打工、做生意、读书的选择要优先于当农民,这不仅仅是来自经济收入方面的考虑,还有来自文化层面的。多年来,农业、农民处于社会文化和认同感的底层,不受重视甚至是遭受歧视的现象已久,这样便使得大量的青壮年不愿意沿袭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劳作,社会氛围对农业造成的侵蚀更加可怕。

目前,在农村从事种田的主要是50后、60后,而作为农民主力军的70后、80后、90后,不仅没有种田意愿,也缺乏种田技能。50后、60后即将老去面临丧失劳动能力,随着老一辈农民的老去,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农村无人再愿意种田,大量农田抛荒,未来的农田谁来耕种?怎样保证粮食增收?中国人靠什么来养活自己?这是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现实危机。

许多地方政府热衷于招商引资,利用土地搞开发的热情很高,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不足。取消农业税以后,抓农业体现不了多少财政收入,宣传动员老百姓种粮食的话,还要花成本。另外,长期以来我国许多种粮的大县大省都是把种粮作为政治任务完成,不是按照经济规律来分配任务,对市场环境下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美国农业政策值得借鉴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美国的农业政策值得借鉴。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经济,其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已有80多年的历史,经过几次调整和修正完善,已经形成了高效的农业补贴制度,促进了美国农业的不断发展。

价格补贴。作为农业补贴最重要、最直接的政策工具,价格补贴是美国采用的主要补贴方式。直接补贴中最基本的方式是对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差额补贴。直接补贴的对象是美国主要的粮食品种,如小麦、玉米、棉花和花生等农产品。当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基本生产成本和在生产者利润基础上制订的预计价格时,政府会给予农场主差价补贴。

出口补贴。美国农产品最大的特征之一是经常性农产品过剩,迫使美国农业严重依赖海外市场。美国对出口的补贴主要包括出口信贷担保和出口扩大计划。出口信贷担保覆盖面积大,涉及资金范围广,是美国农产品出口补贴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出口扩张计划具有明显的价格支持作用,给予财政补贴,用于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产品出口。

农业生产资料补贴。WTO规定,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属于黄箱政策,不鼓励使用,因为其扭曲了农产品的价格。然而,为了保持农业的竞争力,美国一直为农业生产物资提供巨额补贴,包括燃油补贴、农药补贴、化肥补贴等。

环境保护补贴。环境保护补贴的目的在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实际生产中,只要生产者为保持水土、防止土地盐碱化等规定而采取相关保护措施,那么就可从农产品信贷公司获取相关损失收益的补贴。鉴于在实际生产中,环境保护补贴也能产生生产性补贴的效果,为减少其副作用,美国农业法在环保补贴做了详细的规定。

反周期补贴。该补贴是一种保障性的补贴,实际上是贷款差额补贴与直接收入补贴结合的产物。其实施过程是:事前先由农业部确定一个目标价格,当农作物的有效价格(市场价格加上直接支付)低于目标价格时,政府就会用反周期补贴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额。这种补贴方式根据农场的基期面积和预计单产来计算。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启示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从美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来看,美国具有完备的农业法律体系。在农业补贴方面,自从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以来,美国先后出台了20余部农业法和修正案,一直在根据每个阶段的经济发展特点来适时地调整农业补贴制度,以适应全球市场的变化。可见,如能将农业补贴政策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将会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尽管我国出台了涉农法律,如《农业法》《土地管理法》等,但没有专门的农业补贴法律,关于农业补贴政策只散见于各种法律中,且内容显得宽泛。要提供积极有效的补贴,提高农业竞争力,必须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完善农业法律体系。

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规模。近年来,虽然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农业的补贴力度,但是,补贴规模与美国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中国的农业补贴占农产品总值的2%,但在美国,农业补贴金额占其农产品总价值的50%,差距非常大。尽管美国的农业补贴力度遭到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但其并没有下降的趋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是我国赖以生存的基本产业,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国必须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规模。

将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农业补贴不能仅仅是对农业生产的补贴。近年来,为了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美国逐步加大了对农业环境保护的补贴力度。研究表明,中国农业污染日益严重,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农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理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水体、土壤与大气污染。因此,扩大农业补贴范围,将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土壤保护相结合,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在借鉴美国的农业环境保护补贴政策时,还需结合我国国情,才能制定出适合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补贴政策。

(作者微信号:HT20130415)

猜你喜欢
种粮补贴环境保护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农资价格上涨不是小事
农资价格上涨不是小事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种粮大户连续7年给农民发巨额年终奖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3 000万元支持海口灾后种植业 补种橡胶1亩补贴600元
常山:代表建议催生订单质押融资办法
解读六大误区:限制中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