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组织编排工作的路径

2018-09-10 18:54:37黄海生
体育风尚 2018年5期
关键词:运动会中小学

黄海生

摘要:运动会在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和分析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组织编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探讨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组织,并针对当前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开展工作提出一些个人想法和建议,以推动中小学运动会组织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运动会;组织编排

对于中小学体育工作来说,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是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做好中小学生体育教学工作,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尤其重要。田径运动会不仅是一次学校的体育盛会,而且是广大师生展现自身风貌和集体风采的大舞台,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如何做好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组织和编排,如何最大范围的动员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为运动会服务,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此外,我国一直有着举办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传统,然而“多数人看,少数人参与”的局面却长期存在,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应当如何改革和发展,才能推动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对此做出分析。

一、当前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运动会的认识不足

就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开展的运动会形式和作用来看,学生对于运动会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有调查研究表明,在学生看来,参与运动会更多的是被迫参加,自愿参加者只占少部分。由此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运动会认识不够,导致参与欲望不强,甚至一些教师也将运动会看作是假期。认识不足,导致运动会的功能完全无法发挥,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积极参与,无体育特长的学生以观看为主,既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凝聚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化学生身体素质。

(二)运动会项目单一,内容形式单调

我国中小学运动会基本都以田径运动会冠名,其内容几乎全部为田径项目,尽管一些学校也在积极调整,增加一些趣味性、参与性项目,但单调的形式依然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实现人人参与的程度[1]。

(三)运动会主题不够明确

中小学运动会特别是田径运动会,一直以来都是体育特长生发挥的舞台。尤其是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通常都会展开排名竞赛,在竞赛压力下,每个班级学生参与运动会都首先满足体育特长生的项目需求,一些体育能力一般的学生即使想要参加,却受制于人数无法参加。长期如此,必然导致中小学运动会呈现出“少数人参与、多数人看”的尴尬局面。在阳光体育的背景下,在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下,这种局面必须逐渐改变。

二、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开展的组织和编排重点

基于上面我们谈到的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组织和安排,以尽量发挥中小学运动会的作用和效果。

(一)确定运动会的教育主题

在中小学开展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既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中小学运动会的重要性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我们为运动会冠以不同的主题,结合当前的流行重大事件,或相关体育要求,以明确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运动会的兴趣。比如:“学会学习、学会锻炼”、“迎奥运、健身心”、“强者无敌”等等,通过这些朗朗上口的口号,将运动会的主题明确的喊出来,既能够发挥很好的宣传效果,也能够通过主题对学生的身心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同时,具有鲜明特征的教育主题还能够有效激發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热情[3]。

因此,运动会的组织首先要为其确定教育主题,而不是如同传统模式一样,每次都是千篇一律的口号,从来不变的竞赛模式以及从未变更过的竞赛项目。

(二)重视运动会开幕式、入场式组织形式的创新

一场成功的运动会,开幕式、入场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运动会的前奏活动。因此,可以通过一系列体育类或文艺类的表演,来有效的渲染中小学运动会健康、快乐和竞争的氛围,迅速让广大师生的情绪得以升温。

开幕式应当本着庄严、简洁、热烈为原则,既要包括必要的程序,比如护旗队入场、奏国歌升国旗、开幕式致辞等等,又要通过简洁易行的组织,迅速将运动会的气氛升温。开幕式的设计体现了运动会组织方的组织能力和组织意识。

班级入场式是运动会开展以后的第一个班级竞赛项目,既能够实现全员参与,又能够将其设计的具有观赏性,可以称之为运动会的第一看点。因此,要鼓励和引导各个班级展开创新。班级入场式通常都需要各个班级花费时间来提前排练,包括队列编排、口号选择、动作编排、道具准备等,学生在排练中强化了凝聚力和班级荣誉感;最终呈现出的效果也体现来一个班级的风貌和老师、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同时,有创意的入场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展现学生的风采。

(三)运动项目的设置与改革

1.当前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竞技性强,参与面小。运动会多以田径项目为主,对参与项目的学生的身体和运动技能有较高要求,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能参与竞争,绝大多数学生只能以应付为主或处于凑热闹状态。

(2)个人项目多,团体项目少。运动会项目多以个人竞技项目为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而且个人项目也导致参与人数有限。所以一些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运动会的参与呈现出一种“少时无机会,逐渐无意识,长大无能力”的状况。

(3)运动项目缺少趣味性,观赏性、集体性项目较少。田径运动会多以竞技为目的,因此大多数项目趣味性较弱;项目观赏性缺乏,也导致学生对运动会兴趣不浓,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团队合作。

(4)运动会缺乏特色。在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举办过程中,不同学校、各级学校运动会的形式,项目设置几乎没有变化,小学与初中相同,职高与普高相同,运动会缺乏学校自身的特色,也无法体现学生该年龄阶段具有的心理特征,更无法体现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征,以及特色项目[3]。

(5)运动会对学校的体育开展推动力较弱。对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运动会的开展只是几天的事情,对平时的生活和学习影响较弱。其影响力和推动力都不足以发挥其应有的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2.传统田径项目的作用

对于中小学运动会来说,田径项目当然是其中心,主要是因为传统田径项目具有以下两点独特作用。

(1)运动体系的主导与建构。在中小学运动会中开展比较广泛的传统田径项目包括,短跑、中长跑,跳高跳远、投掷项目等。田径项目也是运动能力的最基础的体现,“田径是运动之母”,因此,田径项目对于运动体系具有主导和建构作用,是培养学生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等素质所必需的项目。任何时候,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都无法忽略会回避田径项目。

(2)开展标准且易于实施。田径项目是正规的竞赛项目,其比赛方式、比赛组织、比赛场地、裁判标准都有完整的规范,因此组织和实施也较为容易。因此,对于中小学运动会来说,田径的安排和开展也最为容易,只要做好场地、赛程规划即可。

3.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

基于上面谈到的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存在的普遍性不足,以及田径项目所体现出的独特作用,我们可从以下的角度来实施运动会项目安排。

(1)坚持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原则

田径项目在运动体系中有重要地位,也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基础运动项目,因此运动会的开展依然不可忽视田径项目的重要性。中小学运动会可将田径项目作为体现学生体育运动特长的舞台,全面发挥体育尖子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全面提升运动成绩,设置校记录、地区记录等成绩标准,对打破记录的学生给予有效激励。

(2)创新集体合作项目

集体合作项目的设置,受限要充分考虑组织性和裁判性,并全面保证安全性。集体合作项目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比如可设置接力跑、搬运跑、集体跳绳、多人三足跑等项目;此外,也可开展以急救抗灾类实用性、合作性项目,比如担架运输伤员、运砂运水灭火、水带接驳接力、灭火器使用接力等等。

(3)增加校本特色项目

校本特色项目的设置,有利于形成学校运动会的传承性,打造属于学校自己运动会的风格,体现运动特色。校本特色项目应当以民间民族体育项目、劳动竞技项目为核心,选取适合学生年龄段参与的项目,可对其适当改造。校本特色项目的设置,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比如,抖空竹、抽陀螺、滚铁环、跳绳、挑担负重跑等等。

(4)与体育教学模块相结合

中小学体育课程中设置的教学模块,也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有一定要求,运动会可有意识与其结合,推出一些便于组織,能有效活跃气氛的项目,又有助于培养体育思想和体育意识的项目。比如,篮球投篮得分;足球定位球、颠球、运球绕杆;以及乒乓球、羽毛球团体;健美操、街舞也可通过指定动作、自选动作成为竞赛项目等等。这些项目一方面参与性强,容易调动气氛,另一方面也能够与学生日常体育学习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体育能力[4]。

(四)做好裁判工作

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裁判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裁判工作都是由教职员工组成,也因此形成了一贯的学生比、教师判的局面。事实上,在裁判工作中,可逐渐向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材料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学生参与裁判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另一方面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为学校服务,为班级出力的机会;通过必要的培训,学生完全可以胜任一些简单项目的裁判工作。此外,家长参与校运会,也为家长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亲子实践机会。

三、小结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作为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学生、家长也对中小学运动会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小学运动会的组织与编排决不能再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而应当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给予有效的改革和调整,从而使其成为学生乐于参加的运动,能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运动会。

参考文献:

[1]张弥,谢卓锋.统观视域下中小学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研究[J].运动,2015(02):114-115+48.

[2]张欣.青奥会对中小学校园运动会改革的启示研究[J].体育科技,2016,37(02):29-30.

[3]蒋金顺.郴州市第22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4):94-95.

[4]王单,匡晶,何凌辉.中小学生学校趣味运动会开展现状和意义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永川区部分中小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1):112-113.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石井教育指导中心)

猜你喜欢
运动会中小学
龟龟运动会
趣味(语文)(2021年11期)2021-03-09 03:11:32
有趣的运动会
春季运动会
幼儿画刊(2018年5期)2018-06-05 02:17:09
春季运动会
小小艺术家(2017年1期)2017-05-31 21:51:11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舞蹈进入中学教学课程的实效性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4:20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07:53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4:20:31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