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8-09-10 01:13:31蒋思奇
体育风尚 2018年9期
关键词:生命质量影响研究社会支持

蒋思奇

摘要:为了能够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推动新课程改革,我国高校开始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积极地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加大对体育以及其他学科的投入,以此来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立足于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实施情况,对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生命质量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及研究。

关键词:体育锻炼;大学生;社会支持;生命质量;影响研究

在现代社会之中,体育的健身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体育以及锻炼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有着关键的重要的价值,高校在落实相关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的关注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以及健康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的总体水平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国家经济的建设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更好的实现国家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一、体育锻炼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

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人际交往的机会以及参与,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能够在学校的引导之下,不断的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学校所提供的社会规范教育的场所以及实践的机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之中。另外,学校所开展的许多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角色的互换,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互动以及沟通,个人的社会化程度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人际交往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实际的社会认知水平开始得以提升以及改善。除此之外,各种社会支持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体育锻炼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问题,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使其能够在社会实践运作的过程之中获得更多的支持以及依据,从而保障个人在完成学业之后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及价值。

二、体育锻炼和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

作为高校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之中的重点学科,体育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关键的作用和价值。在开展不同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开始站在学生长期发展的角度,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以及途径,保障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综合素质以及水平的提升,更好的意识到体育锻炼的精髓以及内涵。由此可以看出,体育锻炼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生命质量以及水平的提升,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相联系的策略和建议

(一)克服传统体育教学的桎梏

传统体育教学主要以竞技能力的传授为主,忽略了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为了能够有效的突破这一不足,高校必须要积极的在技术传授的基础之上,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以及体育素养为核心,将健康促进工作与健康教育相联系,严格按照大学生的不同专业特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以及潜能,让学生能够在主动的体育锻炼之中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为一个人的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社会实践化的过程之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不断的提高个人的生命质量。

(二)实现课余体育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对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保障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体育老师需要积极的注重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利用,将各类体育活动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实现体育活动内容的多样化以及多元性。大部分的空间活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学校需要结合体育活动形式开展的实质要求,通过对活动形式多样化以及多元文化建设的实质需求的深入分析来不断的提高学生参与的质量以及频率,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培养个人的体育特长,真正的体会体育锻炼对个人成长以及发展的重要性,從而激发个人的锻炼热情,获得更加良好的情感体验。需要注意的是,体育老师需要采取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对体育锻炼与社会支持以及生命质量提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了解学生在体育参与过程中的水质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段以及策略实现体育活动内容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参与及创新,引导学会在体育锻炼以及参与的过程中与他人进行主动的联系以及沟通,提高个人的逻辑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交往关系,保障个人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获得更多的人际交往机会。

(三)树立多维体育观念

在落实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学校除了需要注重学生生命健康以及心理健康之外,还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健康为核心,通过各种途径的有效利用来积极的发挥高校体育的社会规范作用,保证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个人言行举止的健康发展,树立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激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的扩展社会网络规模。

四、结语

高校体育锻炼对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意义重大,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对此学校必须要积极的落实体育锻炼活动。

参考文献:

[1]龚红梅.统招硕士研究生生命质量及体育锻炼情况探析——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08 (09).

[2]吴永慧,刘志红,李辉.我国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与体育锻炼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 (02).

[3]苏煜,范向阳.航海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9 (01).

[4]孙建刚.运动干预手段对民营企业普通女职工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 (01).

[5]杜云波,孙学辉.体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手段[J].教书育人,2007 (S1).

[6]殷荣宾.体育锻炼与青少年心理一致感关系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 (08).

(通讯作者:刘志斌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生命质量影响研究社会支持
以家爱提升生命质量
考试周刊(2016年103期)2017-01-23 17:39:44
浅谈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内容
东方教育(2016年13期)2017-01-12 20:20:23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4:35:09
体育电视节目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9:49:41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0:41:56
高校瑜伽形体选项对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1:02:05
试论高职志愿者的职业指导及社会支持对策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20:16
信息化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