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短篇小说)

2018-09-10 19:19:12梅尔
青海湖 2018年8期
关键词:断水婶子洋芋

张阿强被水淹死了,在清晨一个朦朦胧胧的梦里面。这个死法张阿强没想到,全村人也没想到,对于村民们来说人老几辈子都想不到。

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的邻居王四奶奶忽然放声痛哭起来,并且边哭边颤颤巍巍地说:“这个娃娃,一辈子稀罕水,没想临了可是喝了个饱。”

王四奶奶的反应让村民们很是吃惊,他们都知道张阿强跟王四奶奶多年前就已经老死不相往来了。可张阿强被水淹死后,王四奶奶的反应竟然这样强烈,就像一个母亲一样。

王四奶奶哭诉着说她看着张阿强长大,对张阿强印象一直蛮好的,要不是因为水的原因,她还真想招张阿强做上门女婿,或者把闺女嫁过去也行,三天两头地能见个面,总比现在离这么老远强,几年见不了两次面……

这个说法村民们都认可。

据说近二十年前,王四奶奶的奶干女儿和张阿强有那个意思。那时候,张阿强可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时常开着手扶拖拉机下山去拉水。每次拖拉机的声音一响起来,王四奶奶的奶干女儿就会急急忙忙地拿起一大块锅盔往外走。并且边往外走边对王四奶奶说“:妈,我和强哥去拉水,你把水缸涮涮了等着。”王四奶奶便急忙从屋子里追出来很作难地说:“死丫头,你整天跟着他去拉水,就不怕别人说闲话。你没听到村子里的人怎么议论你们。”女儿转过身来边往外退边冲王四奶奶说:“妈,你到水缸里看看了再到外面去听他们的闲话。这命重要呢还是闲话重要。他们要说闲话就让他们说去给,只要他们不嫌口干舌燥就行。”女儿这么一句话,王四奶奶就无话可说了。王四奶奶再传统也知道命重要,没水的日子是什么样子她王四奶奶可是经历过的。也就现在有了手扶拖拉机,用起水来才方便了些,搁着以前,哪有涮缸的水,缸底子经常都露着呢。

王四奶奶见女儿走了后,就忙跑进厨房去涮缸。

这都一年多了,王四奶奶家吃的水都是张阿强用他的手扶拖拉机拉来的。当然每次女儿都要陪着去,要不人家拉来了也不一定心甘情愿地分给你,你也不好意思拎个水桶去接。

村子里就那么三四户人家有手扶拖拉机,所以这三四户人家自然就显得比别人家富裕些,卫生上面也就讲究些。但总体上来说,用水条件比以前改善了很多。以前用水的那个艰苦,王四奶奶她们这个年龄的女人们都不敢想。

我这么给你说吧,村子里谁家常年有水,谁家的光阴就好。这当然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真真切切的一个事实。在那么一段时间里,有七八年的光景,水竟然成了衡量贫富的一个标准。

村子里缺水,从王四奶奶嫁到这个村子里没几年,村子里就开始出现缺水的各种迹象。首先是村子下面三公里处的那口泉眼里的水小了,每次得用马勺将泉水舀到桶里,然后才能挑着或者搭在驴背上驮回来。村民们知道水的金贵,一路上小心翼翼,从不敢甩着桶走路,唯恐水从桶里面滟出来。无论挑水还是驮水,一个来回得三四个小时,这还得是青壮年。老弱病残的人家里,水紧张得跟那个年代的粮票一样,娃娃们连脸都不敢洗了。这样的日子并没维持几年,那口泉便彻底地干了,连一丁点儿水都舀不出来了。村民们没有办法,只好到更远的地方去寻找泉眼挑水。因为是山里面,根本就找不到新的泉眼,只好跟山下的一个村庄协商,和他们合用一股泉水。

那个地方可真远,王四奶奶都不敢想,一个青壮年跑一趟来回得五六个小时,五六个小时一个人去挑两桶水的確有点划不来,大家只好用毛驴去驮,这样一趟能驮回来四大桶水,人也相对轻松得多。那时候还没有包产到户,毛驴还是公共财物。为了村民们能吃上水,每个社里专门调出两头毛驴来驮水。大人们都要忙着干农活,几乎都是披星戴月、起早贪黑地在生产队里忙,拉水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半大小子的肩膀上。半大小子们可没有大人那么会伺候毛驴,用起来也没有大人那么仔细,只管死命地用就是了。不足一年两头毛驴就变得瘦骨嶙峋,根本就没有刚刚认领这个任务时的踏实和隐忍,而是变得狡猾起来,四个大水桶往上面一搭,它就摇摇晃晃地打起摆子来,根本就不踏踏实实地往前走,那体型,那步态,远远看上去像两头等待寿终正寝的老驴一样。

半大小子们心急火躁,毛驴一撒懒,他们就拿鞭子抽。抽一次两次毛驴可以忍着,可几次下来,毛驴也就不忍了,一生气,一跳跃,或一奔跑,水桶就有可能被掀翻了。这样一闹腾,肯定是得不偿失。如此一来,水就变得更加珍贵起来。好多人家常常断水,尤其是劳动力不够的人家,断水就成了家常便饭。没办法,村民们只好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把夏天的雨和冬天的雪都变成水储存起来,供全家人日常饮用和洗漱。

那个旱年,村里更是缺水,连饮用水都时常断顿。加上农忙时节又没有时间去山下驮水或者毛驴迟迟轮不到你家里使用,村子里很多人家都断水,借水便成了那两年村子里的一个习惯。就连红白喜事时,人们的贺礼不再是现金或者衣物,而是清水。一桶或者一盆清水,当着村民们的面端过去,那体面劲儿,跟过去进大礼的人是一个样。

娃娃们早就不洗脸了,大人们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就连爱美的小媳妇,也是手心里倒上那么一捧子水胡乱地在脸上抹一把了事。孩子们的衣服脏得看不成了,裤子脱下来往地上一撑都能立起来。

张阿强的母亲就是那个旱年去世的,留下了10岁的张阿强和他8岁的弟弟。张阿强的父亲被生产队里派出去搞副业,具体工作好像是在西宁城里掏大粪。从农村出来的人都知道,大粪这个东西,村子里的麦田需要,豆子和洋芋地里也需要。张阿强的父亲出去干这个活计已经好几年了,两三个月才回来一趟,每次回来都要背一大塑料壶的清水回来。父亲说他每次回家来时先要到山下的姑姑家歇一晚上,然后第二天再灌上一塑料壶的清水背上山来。从早晨出发到傍晚到家,整整得爬一天的山。

姑姑家的水真甜,张阿强和弟弟都这么说,并且也特别想到姑姑家去。母亲自然最懂他们的心思,每隔两三个月,赶个传统的节日,母亲都要让他们俩背上自己家里的洋芋蛋到姑姑家去。每次到姑姑家,姑姑都要给他们俩彻底地清洗一番,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姑姑嫌他俩脏,吃过饭后先不让他俩上炕睡觉,而是要他俩洗头洗脚,然后才让上炕睡觉。第二天天好的时候,姑姑一定会督促他们俩去村子外面的河里面打个浇洗(洗澡)。并且会将他俩身上穿的衣服也要清洗一番。他们俩当然很乐意这样做,并且有时候不等姑姑督促,他们俩都要急急忙忙地赶去打浇洗。河水清澈见底,比自己家里喝的水还要清澈。在这样的河水里洗澡,心里很是不忍。可为了能干干净净地回到村子里显摆几日,他们就会在河水里浸泡两三个小时,直到把身上的污垢搓洗干净了,方才穿上姑姑洗干净的衣服回家。那衣服上除了姑姑的味道,还有太阳的味道,这些都是他们喜爱的味道。可是这些味道很快便远去了,姑姑在一场重病中卧床不起了,连自己的卫生都没法打理了,再别说给他们俩洗衣服。他们俩的衣服很快就像村子里其他人家的衣服一样脏得看不到本色了。就在这个时候,妈妈病了,妈妈其实早病了,只是硬撑着没让自己倒下去罢了。

跟姑姑一样,妈妈倒下后便卧床不起了。并且来势凶猛,没过几天就进入了膏肓。左邻右舍的叔叔婶婶都说妈妈是缓不过来了,叫他们弟兄俩准备后事。并且已经捎话给了他们的爸爸,叫他们的爸爸赶快回家来。爸爸一回来,他们兄弟俩就有主心骨了。爸爸还会带回一大塑料壶的清水。一想到清水,弟兄俩干裂的嘴唇就有了湿润的感觉。仿佛已经美美地喝了一杯子清水。

家里早就断水了,村子里很多人家也已经断水了。正是农忙时节,每个人家的水金贵得就跟油一样,甚至比油还金贵。人们都知道,一两年不吃油人的身体不会有任何问题,可要三五天不吃水,人就会像冲到河床上的鱼一样奄奄一息了。

张阿强弟兄俩傻傻地坐在门槛上,听着妈妈的呻吟,不时地用舌头舔着自己干裂的嘴唇,等待爸爸赶紧回来。娘儿三个已经一天多没喝水了,再要有一天多,恐怕就要渴死了。

妈妈想吃焪洋芋,已经念叨两天了。从昨天早晨开始,半个月没怎么吃饭的妈妈忽然就精神了起来,并且开始念叨说想吃焪洋芋。跟妈妈关系好的王家嬸子,也就是后来的王四奶奶说这是个不好的迹象,像老人们说的回光返照。叫兄弟俩赶紧告诉家族里的几个爷爷奶奶去,看怎么应对。张阿强不去,张阿强说他不愿意去看那几个爷爷奶奶的脸,好像到他们家喝水去了一样。他只想给妈妈焪个洋芋吃,可没有水,叫王家婶子想办法去借两缸子水来。王家婶子摇摇头说:“这个时节,借水比借钱还难。你王伯伯已经下山驮水去了,咱们也就不去借水臊那个脸了,等着你王伯伯挑水回来。”张阿强知道王家也断水了,要不王家婶子会端一缸子水过来看他妈妈。既然王家婶子没端水,王伯伯又下山去挑水了,那肯定是断水了,且这一天都没有喝的一口水。王伯伯回来得到傍晚时分,可妈妈想吃焪洋芋的念叨已有两天了,他担心妈妈熬不到傍晚时分。借水,这个想法很快地从脑海里划掉了。他不想去借水,他知道借水的难肠,有时候跑十几家不一定能借出一缸子水来。何况村子里很多人家都断水了,尤其中午时分村子里很多人家都没水,直到傍晚的时候挑水的人才能赶回来。

张阿强在门槛上坐到晌午后忽然站起身朝厨房走去。

张阿强接了一泡自己的尿给妈妈焪了一小锅洋芋,这可是他憋了两天的尿。

午饭时,妈妈吃了三个焪洋芋,然后心满意足地抚摸着两个儿子的脑袋睡着了。

傍晚时分,王家婶子端着一小盆水给他家送来时,发现妈妈已经咽气了。正巧爸爸也进门了,背着一大塑料壶清水……

前来祭奠妈妈的村民几乎都端着一小盆清水,礼官很认真地在礼簿上记着这些,并且认真地将这些清水倒在水缸里。

张阿强在这一盆盆的清水中送走了母亲,然后开始了没有母亲的日子。

张阿强的母亲死后几个月,村庄根据中央政策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村民们的日子踏实了很多,缺水的状况也改善了很多。张阿强就像是施了化肥一样疯长了起来,并且一股脑儿地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还外出打工挣钱买了台手扶拖拉机,耕地、运粪等等,最主要的是拉水。

当年给他们家送过几小盆水的王家婶子也逐渐变老了,但他们家的奶干女儿已经长大了,奶干女儿时常跟在张阿强的身边去山下拉水,强子哥长、强子哥短地叫着。

村子里有闲言碎语传出,王家婶子很紧张,忙给奶干女儿找婆家。奶干女儿不干,说她就嫁张阿强了,看村里人能把她怎么样?《婚姻法》早就规定恋爱婚姻可以自由了,她和邻居张阿强谈恋爱碍着全村人的发育了是怎么的,要他们这么废寝忘食地来关注。王家婶子听了这话吓坏了,担心女儿说的话被村里人听去,那不成一个大笑话了。人老几辈子了,哪有姑娘家自己做主嫁人的。虽说恋爱婚姻自由了,可这股风传到这山脑脑里的这个小村庄还不得五六年。就算已经传到了,挑头的也不应该是她王家姑娘,那李家、张家的姑娘疯癫的多了去了,你一个刚刚长成的毛丫头挑的哪门子头。王家婶子这么想着,就开始给奶干女儿找婆家。

王家婶子不是看不上张阿强,而是心有不甘。当年张阿强被逼得用尿给自己的老娘焪洋芋的事她不可能轻易忘掉。虽然张阿强现在用手扶拖拉机从山下拉水用了,她也没少沾光,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事。她要给女儿找一个山下的婆家,彻底地解决缺水的这种状态。女儿打小就爱干净,就是最缺水的那几年,女儿也没有像别人家孩子那样把衣服穿得看不出颜色来。以后更不能让女儿受那样的罪。再说两口子结婚后事情多了去了,不是年轻人想的那样解决了水就解决了全部问题。张阿强现在是用手扶拖拉机拉水,可结婚以后呢?他难道不出门去打工挣钱?他出门挣钱去了谁来拉水?是奶干女儿吗?开着那个铁家伙,在山路上跑。想到这些,王家婶子把奶干女儿嫁到山下去的想法便越发地强烈,对张阿强的好感也便一点点地消淡了。

王家婶子总算把奶干女儿嫁到了山下不缺水的村庄,为了干成这件大事,王家婶子可谓用尽了手段,费劲了心机,威逼利诱,强迫恫吓等等,能用的手段都用了,能说的好话说尽了,奶干女儿可算听了她的一次话,她也算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奶干女儿嫁到山下后,王家婶子总算舒了口气,虽然每次见到张阿强时有些尴尬,可心里的那种踏实很快就能冲淡这种尴尬。她会很主动地跟张阿强打招呼,并且会问长问短,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她总觉得张阿强会像以前一样,把她当妈妈的好朋友看待,并且会像这七八年来一样,对她恭敬有加。可她似乎想错了,张阿强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世故,自从送走奶干女儿的那个早晨起,张阿强的脸就黑了下来,并且黑得看不成了,每次见到她就跟见到仇人一样。说话也是不阴不阳的,连个称呼都没有,让人听了很是不舒服。

一晃过去了二十年,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改变,许多有能力的人都搬迁到山下去居住了,有的甚至搬到城里去居住了,可大多数人还是居住在村子里。水依然从山下往上运,有用拖拉机去运的,也有用摩托车去捎带的,更多的人用那种电动三轮车去拉。说这种车安全简便,男女都可以骑,且成本较低。

张阿强当然用的是电动三轮摩托车,用两个大塑料桶子拉。一次可以吃用一个星期。自从王家婶子的奶干女儿嫁到山下后没多久,他就不怎么用手扶拖拉机了。一是油钱太贵,二是拉上来的水用的时间太长。后来电动三轮车一出来,他就改用电动三轮车了。拉运来的水刚好饮用一星期,每星期下一趟山就可以了。

王家婶子变成了王四奶奶,说话已经不怎么利索了,早没有了年轻时候的伶牙俐齿。可每次见到张阿强时还是喜欢主动打招呼,就像二十多年前一样。张阿强越是带搭不理,王四奶奶就越是喜欢主动打招呼。

张阿强也早已没有了年轻时候的干脆利落,而是步入了中年,虽然争强好胜的性格没发生多少改变,可毕竟老了。儿子外出打工去了,女儿到外地上大学去了。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着,想着过两年了给儿子在城里买了房,再把女儿嫁到城里,他两口子也可以到城里去生活了,到那时候,他再也不用每个星期下山去运水了。星期天的早晨,他会像城里人一样背着手行走在公园里,或者马路上,悠闲自在地安度晚年。他已经不再恨王家婶子了,王家婶子当初把奶干女儿嫁到山下去,不是看不起他,而是完全让缺水给逼的。他已经四十多岁的人了,经历了很多的得失,感觉缺钱都没有缺水这么难受过,缺了水,立刻就能感知到人生的痛苦和无望。

自母亲死后,他就懂得了水的珍贵。

可就在他准备着去当城里人的时候,他却被水给淹死了。

他那么珍爱水,却偏偏让水给淹死了,说得具体一点是让洪水给淹死了。暴雨之后的一场洪水,冲毁了大半个村庄,很多人都从洪水中逃了出来,只有张阿强一个人毫无商量地被洪水卷走了。那年他45岁,刚刚过了青年,步入中年,也就是说正在这两个年龄段的交接口,他做了水鬼。这离他的妈妈去世整整35年,离王四奶奶家的奶干女儿出嫁整整25年。

张阿强死后没多久,政府对这个村庄进行了集体搬迁,全村人都被搬迁到了山下一个有自来水的村庄,每家每户的水管子都已经接到了厨房里。村民们再也不用为水纠结了,他们吃着甘甜的自来水,时不时地就会想起发生在原来村庄里的那些故事,以及被洪水卷走的张阿强。

作者简介:蒋应梅,笔名梅尔,在青藏铁路线上从医16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纪实小说《逐玉昆仑》、中短篇小说集《我住长江头》。

猜你喜欢
断水婶子洋芋
家禽饮水投药应提前断水
养殖与饲料(2021年8期)2021-12-03 19:53:23
失而复得的油画
断水三天的航海人
大将军搬砖
洋芋搅团:砸出来的美食
学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30
裁缝婶子
北极光(2019年11期)2019-11-12 19:29:19
拜年有鲤
故事会(2018年10期)2018-05-19 03:39:22
炕洋芋
特别健康(2017年9期)2017-11-06 00:32:43
秋日抒怀
诗林(2016年5期)2016-10-25 23:51:18
《刨洋芋》——“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