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鹏
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关于信贷产品的理论也是不断变化的,主要有商业贷款理论、可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等。这些理论随着时间序列逐渐发展,不但有效指导了商业银行信贷产品的运营与丰富,也为银行开展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发展的早期。当时中央银行体制尚未产生,也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商业银行将自身的流动性和声誉视为生命线,甚至不惜以牺牲部分盈利性作为生存的代价。此外,当时的市场经济也不够发达,整体上处于主要依赖内源融资的阶段,需向银行借入的资金多属于周转性流动资金。
商业贷款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发展的早期。当时中央银行体制尚未产生,也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商业银行将自身的流动性和声誉视为生命线,甚至不惜以牺牲部分盈利性作为生存的代价。
商业贷款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因此其贷款业务应主要集中于借款人短期的自偿性贷款,即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避免出现流动性风险。这种理论也被称作为自动清偿理论,因此也被称为“真实票据论”。
商业贷款理论奠定了现代商业银行贷款经营的一些基本原则。首先,该理论强调了银行贷款资金运用要与资金来源在性质、期限等相匹配。这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其次,该理论强调银行应高度重视流动性安全,确保银行生存,这是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初始理论依据。
可转换理论
可转换理论于20世纪初提出,是在证券市场初步发展的条件下提出,如当时美国的股票、债券、信托产品等供不应求。由于证券资产能够随时出售,所以商业银行的资产除了配置在现金和短期自偿性贷款之外,还可以配置在短期、长期证券上。
可转换理论的产生,使商业银行资产的范围扩大,可以配置更长期限的资产,资产负债的组合管理更加丰富;在保证流动性的同时,收益能力也得到提高。
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发放贷款的决策依据,应该是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而不应仅仅是贷款的期限。预期收入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是明确提出了贷款的安全性取决于借款人预期收入的稳定性;二是促进了商业银行贷款产品的进一步丰富,涵盖了经营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三是进一步发挥贷款的杠桿撬动作用,促进了生产和消费规模的扩大,增强了商业银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渗透程度。
不足之处在于,对借款人未来收入预测是具有主观判断特性的,随着时间推移,判断依据的条件会发生变化,未来借款人的实际收入会与预测量之间存在偏差,当出现整体性较大偏差时,银行的贷款安全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综上,信贷产品相关的理论是渐进发展的,在当今商业银行经营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提示我们仍要高度重视理论研究,重视按照事物的本来规律开展贷款的经营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