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出一条血路来

2018-09-10 07:22刘金田
世纪风采 2018年9期
关键词:题词特区珠海

刘金田

特区究竟怎么样?中国亿万双眼睛在注视着它,特区人更是关注着特区的命运。

历史的车轮驶向了1984年,邓小平倡导建立的经济特区也已走过了5 个年头。也正是在这个关节点上,邓小平第一次亲临特区视察。

“你们讲,我听”

1984 年1 月24 日中午,邓小平在王震、杨尚昆、刘田夫、梁灵光等人陪同下,抵达深圳车站。

自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日起,邓小平就一直关注着深圳这颗改革开放幼苗的成长。一晃5 年过去了,深圳究竟是什么样子?成功不成功?对特区的种种指责、怀疑对不对?答案就在眼前了。此时此刻,初到深圳的邓小平心情十分迫切。在车站到迎宾馆的路上,鄧小平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几次轻轻拨开车窗的纱帘,注视着一掠而过的楼群、工地、人流。

邓小平下榻在深圳迎宾馆桂园。下午3 点,邓小平在迎宾馆6 号楼会议室,会见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梁湘和市委常委们,听取梁湘的工作汇报。

“开始吧”。邓小平手里拿着全体市委常委的名单说。

这时,梁湘站在特区规划示意图前,首先回顾了深圳的历史。接着着重介绍了深圳特区兴办5 年来引进外资、基本建设以及改革推进的情况。他说,办特区之后,深圳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共与外商签订协议2378 项,协议投资118亿元,还引进了1.5 万多台(套)

设备。几年来特区工农业产值、财政收入增长很快,特别是工业产值,1982 年达到3.6 亿元,1983 年达到7.2 亿元。

“那就是一个翻一番喽?”邓小平插话说。

梁湘说:“是翻了一番,比办特区前的1978 年增长了10倍多。财政收入也比4 年前增长了10 倍,去年达到3 亿多。”邓小平满意地点点头。

在听到经济特区缺乏专业人才时,邓小平插话说:深圳要办一所大学。这个大学可以吸引华侨投资来办。华侨在这里办大学,由他们聘请国外水平高的教授,从国外购买教学设备,这样可以给我们培养一批人才。

梁湘说,广大群众和港澳同胞以至来过特区参观的外国人士,都异口同声地称赞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政策好,说没有三中全会制定的对外开放政策,就没有特区,没有今天欣欣向荣的政治、经济局面,这说明中央办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梁湘对邓小平说:“办特区是党中央和您老人家提倡的,我们深圳人早就盼望您来看看,您看了以后就会放心。我们觉得,我们取得的成绩是不少的,但问题同样存在不少。

尤其是离小平同志对我们的希望相差甚远……”最后,梁湘请邓小平给深圳的工作作指示。

“你们讲,我听……”邓小平说。接着他又说:“这地方正在发展中。你们讲的我装在脑袋里,我暂不发表意见,因为问题太复杂了,对有些问题要研究研究。”他为什么不表态呢?人们的脑海里出现了一连串的问号。

听完汇报之后,邓小平登上大型旅游车,前往建设工地视察。一辆辆不同型号的载重卡车川流不息,运输着建筑材料,一部部挖掘机、推土机在轻轻地操作着,一幢幢正在兴建的厂房上空,吊机正在伸开着巨臂来回操作,到处都有建设者们忙碌的身影。看到到处呈现出的轰轰烈烈的建设景象,邓小平特别兴奋地向陪同人员问这问那,似乎要把这里的每一项建设成就都记在心中。

下午临近5 点钟的时候,邓小平来到了正在兴建的罗湖商业区中刚刚竣工开业的国际商业大厦,登上了20 层高的楼顶眺望建设中的罗湖新城区。这时天色已近黄昏,楼顶上寒风呼呼地吹,气温也下降到11 摄氏度。邓小平身着深灰色便服,头上也没有戴帽子。陪同人员两次请他披上大衣,他都挥手推掉了。

梁湘汇报说,罗湖城区计划兴建100 多幢高楼,是目前全国高楼最为集中的地方。他指着马路对面正在建设的国际贸易中心大厦说,这幢楼要建到53 层高,是国内最高的建筑物。那里的建设者们曾创下3天盖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若干年后,罗湖城区将是特区的商业金融中心。

邓小平顺着国际商业大厦天台的围墙从东面走到北面,又从北面走到西面和南面。他一会儿远眺,一会儿俯瞰,久久凝视着这些高楼,满意地说:

“看见了,我都看清楚了。”1 月25 日上午9 时,邓小平一行来到上步工业区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服务公司深圳工贸中心的电脑工厂和电脑软件厂参观。当这家工厂的副总工程师王兆全向邓小平汇报国外对电脑软件的生产如何重视,如何供不应求,而我们中国人多,只要通过引进样机,然后加以学习、消化,是完全有条件大量生产软件,进行智力输出时,邓小平不断点头表示同意说:“杨振宁说美国都是十六七岁的娃娃搞软件,好多尖端技术都是娃娃搞出来的。他还建议我们要积极培训青少年哩!”他望望大家,充满信心地说:“全中国有那么多娃娃、学生,搞软件是完全有条件的。现在不少下象棋、围棋的都是娃娃。电脑教育要从娃娃抓起。”1 月25 日10 时30 分,邓小平来到富甲全省农村的位于深圳河畔的渔民村。

渔民村是深圳特区几年来迅速富裕起来的一个先进典型,饮水思源,老支书一再向邓小平表达自己对党中央的感激之情,并高兴地陪同邓小平参观了配有空调设备的文化馆。

接着他特意请邓小平到他家做客,邓小平欣然答应。

新春将至,吴伯森的家里一派喜庆景象。陈设精致的厅里,两盆果实累累的金桔,增添了无限欢乐的气氛。邓小平一一地询问吴伯森家里几口人,收入多少。吴伯森告诉他,这个村1983 年人均年收入2800多元,户户是万元户。吴柏森一家,平均每人月收入四五百元。

邓小平听后高兴地对随行人员说:“比我的工资还高啊!

全国农村要过上这样的生活,恐怕还有100 年!”他的大女儿邓林插话说:“深圳也要那么久吗?”旁边的深圳市委书记梁湘忙对着邓小平说:“ 有您的领导,一定会很快。”邓小平脱口而出:“那也得要50 年。”后来,人们听到邓小平在北京向全世界宣布,要在下世纪中叶,使全国人民的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回想邓小平在渔民村说的“ 要50年”,那不正是本世纪中叶吗?

显然,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早已在他心中酝酿的一个伟大的战略目标,只不过一向注重实际的邓小平更重视从实际出发,从1979 年起就开始从理论上、从实践中论证这一伟大战略目标的可行性,从1983 年江浙之行对小康目标的论证,到这次的南方视察,它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这个宏伟的目标,他曾经说过:也许我们活不到下个世纪,但有责任提出下个世纪的奋斗目标……

26 日上午,邓小平一行又参观了蛇口工业园区。下午,邓小平结束了对深圳的视察,乘坐海军炮艇朝着珠海经济特区驶去。

邓小平满意地离开了深圳。但是,这“满意”是人们从他的笑脸上感觉到的。因为在深圳的这几天里,邓小平虽然看了不少地方,但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只看不说,如果他对深圳一句话也没说,如果几年来深圳人一切“大胆的尝试”都得不到肯定,结果将如何?深圳人都期待着邓小平能对深圳有个“说法”,但直到离开,邓小平也没有打破这个“沉默”。

“珠海經济特区好!”

1 月26 日下午,邓小平乘炮艇渡过伶仃洋到达珠海,住进了中山温泉宾馆。邓小平要在这里休息三天,然后再到珠海市去看看。

温泉宾馆背靠罗三妹山。

28 日上午9 时,邓小平到山上散步,一直登上山顶,下山时,道路崎岖不平,警卫人员建议原路返回,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我从来不走回头路。”说完继续向前走去。

回到宾馆后,他会见了港澳知名人士霍英东、马万祺和澳门南光公司总经理柯正平等人。

邓小平说:“办特区是我倡议的,不晓得成功不成功?”霍英东说:“这政策是对头的。”邓小平说:“看来路子走对了。”1 月29 日上午,珠海市委书记吴健民和市委的几位负责人如约来到中山温泉宾馆,接邓小平到珠海市参观。

途中,邓小平一边观看市容,一边听取市委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吴健民知道邓小平的耳朵有点背,所以一直是靠在他耳边向他介绍情况。邓小平极少插话,只是仔细地听着。

当吴健民谈到珠海经济特区创办5 年间引进的投资项目时,邓小平问:“为什么在特区的项目那么少?”“因为特区的范围划得小,才15 平方公里多一点,特区投资的环境,只能在建设中逐步完善。开始引进的项目,多放在各个公社中去了。”“嗯……”邓小平听后,仿佛在思索着什么,但他没有发表意见。

车子很快就驶进了拱北,先后经过了拱北工业区、通澳门的口岸、珠海度假村、九洲港口、直升飞机场和南山工业区。

邓小平虽然没有下车,但在车上看得很仔细,很认真,有时还向坐在他身边的吴健民了解有关情况。一路上,邓小平看到的是纵横交错的大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厂房,川流不息的车辆,看到这些,邓小平欣慰地笑了。他对珠海的规划格局表示满意。

不一会儿,车子开到了香洲毛纺厂。邓小平参观了该厂的洗毛、混合、梳毛、走锭、纺纱、合股、成件、包装各个工序。

在香洲毛纺厂看了20 分钟之后,邓小平一行乘车来到了狮山电子厂。这是珠海市一家自行设计、生产收录机、音响的替代进口型企业。见前来接待他的厂长李振是个年轻人,邓小平高兴地同他握手。

接着,李振向邓小平汇报了建厂的情况,他带着邓小平沿着整条作业线,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做详细的介绍。珠海工业从几乎是一片空白起步,在这么短时间里就能生产出自己设计的收录机、音响等电子产品,这毕竟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10 时左右,邓小平到刚刚落成的珠海宾馆休息,宾馆总经理张倩玲领着邓小平一行参观了宾馆,邓小平说:“这里发展旅游的条件比深圳好。”中午,邓小平在珠海宾馆用午餐。席间,吴健民对邓小平说:“中国举办特区,同时充分利用港澳,是难以分开的一个统一的问题。深圳和珠海,感受尤深。这也许算是中国的特色。”邓小平微笑着点点头。突然,他问吴健民是不是大学生。吴健民回答说:我没有上过大学,1956 年8 月至1957 年12 月,我曾到中央高级党校学习,与卓琳同志是同一期的同学,我年纪大了,已决定退下来。邓小平听后略转过头,用慈祥会意的目光望着吴健民,点了点头。

按照接待方案,考虑邓小平第一次到珠海来,机会难得,希望他能给珠海题词,总经理张倩玲与梁广大商量后特意准备好桌子和笔墨纸砚,摆在邓小平用餐后的休息室里。

当邓小平用完餐,稍事休息后,张倩玲走过来,怀着企盼的心情对邓小平说道:“请您给我们题词留念,好吗?”心情愉悦的邓小平欣然接受,在人们的簇拥下,站起身来往桌子方向走去。他拿起笔蘸了蘸墨汁问道:“写什么呢?”只见他沉思片刻,兴致勃勃地挥笔题下了令珠海人民永远难忘的7 个大字:“珠海经济特区好!”这是他到广东后首次题词赞扬特区。这不由又一次使人们联想到:他在深圳为什么既不明确表态,又不挥笔题词呢?

“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此时,深圳人的心情十分复杂。当深圳人得知邓小平为珠海题词的消息后,才恍然大悟。是啊,深圳这几年究竟怎么样?外面的风声雨声一直不断。能不能也请他给深圳题个词,打个“分”,看“及格”“不及格”?于是,深圳市领导经过商量,决定委派市接待处处长张荣赶往广州,请邓小平题词。

1 月29 日下午,邓小平乘车离开珠海前往广州,下榻广州珠岛宾馆。1 月29 日,张荣接受任务,30 日一早,他便赶到了广州。他通过有关方面将深圳人的请求向邓小平汇报了。

邓小平说:回北京再题吧。

第二天是阴历的大年二十九,深圳人还在焦急地盼望着。

梁湘对纷纷前来问讯的人们说:“这说明我们的工作离党中央的要求还有距离,珠海题了,好,应当向别人学习,气不能泄!”2 月1 日,时间已到了大年三十,人人都准备过年了。羊城的阳光分外明媚。花城的“花市”已经开了几天了,到处花气袭人。早饭后,邓小平领着外孙在珠岛宾馆内的小花园散步。

邓小平的女儿邓楠看到迟迟不肯回去过年的张荣,想了想说:“那,就这样吧,将他一军,我们把纸、笔都准备好了,他一回来,我就同他说。”邓小平散步回来,看见桌上摆着纸、笔,连墨都研好了,便问:“啥子事?”邓楠把张荣介绍给他:“这是深圳来的张荣同志。”邓小平笑笑说:“认识,认识。还没回去过年?”

邓楠说:“ 你没给题词,人家哪有心思过年?”邓小平听后笑了笑说:“这么严重,还要等着过年?”于是在沙发上坐下来,问道:“你们说,写什么好呢?”张荣赶忙递上几个准备好的字条:

有“深圳特区好”“总结成绩和经验,把深圳经济特区办得更好”等,邓小平拿起字条念了一下,随手搁到一边。

然后拿起笔,在砚中蘸上墨,几无思索就俯下身去,在纸上一字一字地题写: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六日题词刚写完,墨迹还未干透,张荣已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赶忙上前将题词折叠起来,匆匆走出一号院。他完全忘记了和邓小平及其家人道别的礼节。

大年三十中午时分,电话铃声急响——广州长途!一直守候在电话旁的副市长邹尔康拿起话筒。

“题了!副市长,题了!”话筒中传来张荣激动的声音。

“题了些什么?喂,你说慢点!”邹尔康说。

张荣说:“好,比我们想象得要好得多。”他题的是:“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六日。”1984 年春节的凌晨。当欢乐的第一枚爆竹呼啸着在深圳的夜空中炸响时。全城立刻沉浸在一片喜庆和欢乐之中。这个春节,有了邓小平这份厚重的礼物,深圳人过得何等快乐,何等踏实,何等充满喜悦啊!

值得说明的是,细心的邓小平在落款时,没有落在广州下笔时的时间,而是把时间稍稍提前了一点,落的是他离开深圳的日子。邓小平对深圳的结论是在实地考察时就形成了的。也许,当他踏上深圳土地的第一分钟,就已经在考虑如何评价深圳了。邓小平的题词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这一题词,不仅充分肯定了特区的建设成就和方向,同时也是对有关特区的争论作了权威性的总结。

猜你喜欢
题词特区珠海
珠海 革命风云
编读往来
珠海之旅
DC炫特区
首页题词
陈云不赞成发行特区货币
题词(一)
题词(二)
题词(三)
俄开设新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