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婷婷 石惟灵
以下是笔者在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常态课教学中曾出现的课堂对话: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了解,我们可以概括宋元都市与文化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生:非常繁荣!
课毕,一位同学向笔者提出疑问:“老师,我已经知道宋元文化很繁荣了,但我为什么要知道宋元文化很繁荣呢?”
笔者顿时语塞。学生仅仅是知道宋元文化繁荣,但却无法与繁荣的宋元文化建立起情感与现实联系,亦或者认为学习宋元都市文化就是为了让他们爱国。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家国情怀的思考
1.家国情怀=爱国?
历史教育对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家国情怀是什么呢?两千多年前,《大学》里写道:“古之欲明德于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1]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串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体现了古代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家国一体。今天,《人民日报》评论称,“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2]强调的是一种在了解中国国情基础上形成的对国家的认同感,对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由此衍生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了祖国前途与命运而承担社会责任。
2.核心素养下的家国情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尽量充分认识历史学科的特征和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凝练出来的,引领人们探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家国情怀作为最高层次的核心素养,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是历史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归宿,体现出对历史课程所承载的培育和涵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和深切期望。[3]
二、问题的解决:在文化课中浸润家国情怀
本文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都市与文化》为例探讨在文化史中浸润家国情怀。
1.前提:重组框架,分层提升
初中文化史部分,由于时间跨度较大,通常内容的编排比较杂乱。本课主题是宋元文化,但子目间缺乏逻辑关系。因此要打破教材的束缚,重组课本框架,重新整合内容,增加适当的细节,使教学内容更聚焦,主线更突出。
课本内容重构后如下:
一座城,一段情,一个时代——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座城——开封
1.走进开封 2.大相国寺
一段情: 1.宋词 2.元曲
一个时代
1.宋元都市文化特征 2.宋元都市与文化发展的原因
这样的设计,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填补“留白”,打通关节,逻辑清晰,有利于学生对宋元文化的全面认识;第二,結构分层提升,是基于课本内容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度思考,让学生对宋元都市文化有整体的认识。这种做法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分层突破,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策略:史料解读,历史解释
史学大家梁启超云:“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4]在本课中,为了让学生对宋元都市与文化有更为立体的感知,笔者运用了图片史料、文字史料和数字史料。
图片史料可以帮助学生“看见”历史,带给学生最直接的视觉冲击,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重现北宋都城开封的景象,展现《清明上河图》的三个局部场景,通过提问和引导,以小见大,更细致地展现开封的繁华。
问题:在三个不同的场景中,可以看到什么?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场景一: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这是一个街头说书的场景,体会开封市民的日常休闲娱乐活动。
场景二: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读出图片上是供人歇脚的脚店,以及脚店上挂着的招牌是广告。“脚店把这几个词作为照片挂在店面最显眼的地方,也就是告诉你我这里有什么?”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追问,引导学生了解当时开封市民已经有广告意识,有灵活的经商头脑,侧面佐证开封城的商业繁荣。
场景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可以解读为图片上是人满为患和小摊众多的河桥,再次感受开封城的商业发达。
以上设计“图言并茂”,让图片中的人物和事件“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历史理解,用一个个的小场景在头脑中形成对开封城的繁荣印象。
在本课的讲授中,笔者运用宋词元曲、教材文本和名家观点等文字史料,通过结合材料和问题引导,得出历史解释,培养素养能力,达成教学目标。如对宋词的解读:
问题:苏轼经历了什么?词中饱含苏轼怎样的情感?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历史背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原文大意:在道上遇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小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不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通过展现苏轼的代表作品并解释这首词的历史背景和原文大意,让学生明白宋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也可以是历史的载体,在此基础上结合苏轼的遭遇感受其中蕴含的历史人物面对挫折时乐观豁达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下,人类在面对挫折时的情感都是共通的,而苏轼这种乐观豁达的情感更是今天的我们需要传承和学习的。
数字史料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收更大量的信息,让学生准确把握事物之间的特征与联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如在“一个时代”的环节,用数字材料说明宋元都市文化呈现商业化和世俗化的原因:
问题:材料反映宋朝城市人口数与西方城市对比如何?
巴黎 大马士革 开封 临安(计入郊区)
10万左右 50万左右 156万左右 250万左右
数据直观形象地展现了同时期中西部分城市人口数量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宋元时期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从而推动宋元商品经济发展,进而使学生理解宋元文化会呈现出商业化和世俗化的原因。
3.升华:文化自信,传承发展
以上的设计,有逻辑,有主线,材料丰富,解读深入,但依然不能回答学生的疑问: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宋元文化的繁荣?历史与现今生活有什么关联?乔治·屈维廉曾说:“历史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别人。”本课的教学立意是通过史料阅读,以开封为例呈现宋元时期名城的都市生活,以宋词元曲为例,浸润家国情怀。为此,最后通过问题引出:
问题:如何理解宋元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地位?宋元都市和文化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启示?
谢和耐说: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的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区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王国维: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放到世界大悲剧中毫无愧色。
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宋元文化的地位,弘扬文化自信,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宋元都市文化,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回味宋词中蕴含的情感,感悟时人的情怀。这些情怀今天的我们还需不需要呢?答案很明显是需要的。这就把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达到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浸润家国情怀的目的,从而培养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爱家爱国爱民族的人。而古代中国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书写了光彩夺目的篇章,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有民族自信,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责任。
三、认识的提升:于情怀处立人
1.史料为情景,问题中探究
本课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史料、文字史料和数字史料,再用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借助前人遗留下的痕迹,创设历史情境,引领学生通过各种史料去感知真实的历史。以史料作为载体,以问题为突破口,在直观形象的历史情境中,学生可以自主探究,突破一个个问题,也能切身地感知历史,感受繁荣的宋元都市文化,从而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素养为中心,育人与传承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培养的要求。[5]本课的设计,每一环节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这样的理念下,历史教学的目的就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在获知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形成自己的思维,根据看到的事实去理解历史,构建对历史的解释。本课希望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历史教学中浸润家国情怀,从而达到育人的最终归宿,历史教学也在强化育人功能的同时,转化为历史教育。
3.心中有家国,胸怀有天下
浸润家国情怀,培养文化自信,培育一个积极乐观、情感愉悦的人,是本节文化课的最终归宿。那家国情怀仅仅是爱国吗?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要求,对家国情怀也有了新的诠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阐述“家国情怀”培养目标时首先提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后进一步提出了“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6]由此看来,新课标中有关“家国情怀”绝对不是单纯地狭隘地爱国,它的外延显然是扩展到全世界的,它的含义应该是广阔的,在本质上来说应该是“家国天下”和“世界胸襟”。
在经济全球化下,要在开放的环境和观念下浸润家国情怀,以国际的视野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看待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这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热爱我们的祖国,更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从中培养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建立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故当下的历史教学不仅仅应该满足于传授历史知识,更要突出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培育一个富有家国情怀、擁有正确的三观和具有愉悦情感和积极生活的人。
【注释】
[1]王国轩译注:《大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页。
[2]人民网:《三句话读懂习近平的家国情怀》,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006/c1001-27664791.html,浏览日期2018年5月23日。
[3]徐蓝:《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课程 教材 教法》2017年第10期。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66页。
[5]张鹏:《运用史料“问出”历史解释—以<维护和平的尝试>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4期。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