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图片

2018-09-10 07:22骆增翼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半坡彩陶新教材

骆增翼

历史教材中的图片具有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它揭示历史知识的某些片段、侧面、状态等情况,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部编历史教材,十分注重图文并茂,经过编写者深思熟虑选进教材的图片形式多样,有器物图、文物图、人物图、战争图、地形图等。然而,有些图片由于说明或安排不当,不仅不能反映历史真实,反而容易产生误解。本文将以历史器物图为例来进一步探讨。

一、一幅被误解的图片

部編七年级上册历史“原始农耕生活”一课,教材在讲述半坡居民的生活时,有这样一段描述,并配图如下: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是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以鱼纹、鹿纹为多,图案栩栩如生。)

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大胆的想象与推测“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的用途?”。学生的答案往往多样,如饮水、吃饭、放粮食、盛野果、养鱼的用具;祈求丰收、祭祀祖先的祭具等。大部分教师也认为该彩陶盆是半坡居民的日常生活盛器。事实却并非如此,这件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一种特制的葬具,是儿童瓮棺的棺盖。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把夭折的儿童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房屋附近,该彩陶盆就是其中一种。

二、误解的可能原因

为什么在教学中师生会对该彩陶盆产生误解,甚至误解多年?原因可能如下:

1.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对教材二次开发的意识与能力,甚至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置之不理。如在听课过程中就有一位学生提出该彩陶盆可能是葬具,却被老师否认,提醒学生思考问题要围绕主题,不能瞎联系。老师的理由是:图片反映的信息要与教材文字内容相符,文字内容明明是生活用具,怎么可能是葬具,即使是葬具也太小了吧。事实上学生的想象与推测却是正确的。

2.教材编写者选图考虑不充分。图文并茂是历史教材的一大特色,但如果选择的图片与文字的内容缺乏足够的匹配度,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信息,还可能造成对历史的误解、误读,违背图文并茂的初衷。如作为葬具的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如此,反而导致了大部分师生的误解。

三、解决的可能建议

1.教师要树立两种态度。面对部编历史新教材,作为一线教师,一方面要有包容的态度,要积极使用、研究新教材,以此为契机,进行二次开发、整合、优化教材。另一方面还要有质疑的态度,在维护新教材权威的同时不能盲目依赖新教材,面对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疑问要积极思考、探索与研究,寻求帮助,特别是面对学生的质疑时要有所作为。

2.教材编写者要坚持两种意识。首先要坚持科学求证意识。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教本与学本的合体,其所选择的内容包括图片要尽可能地考虑其本身的一致性以及对学生的适切性。其次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如在教学参考用书中及时修订、增补一些内容来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认真查阅历史学界对同一问题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力争做到教材内容科学、精准、适用。

猜你喜欢
半坡彩陶新教材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彩陶绘画·鹳鱼石斧图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彩陶·远古
浅谈仰韶文化彩陶纹样
留白
白鹿原民俗村
对一道新教材习题及解答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