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释有优劣之分吗?

2018-09-10 07:22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渗透到主权关税

黄牧航

美国有位著名的化学家叫莱纳斯·卡尔·鲍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1994年),曾两获诺贝尔奖(1954年化学奖和1962年和平奖)。他说过一句名言:“获得一个好观念的最好办法就是去获得一堆观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科学解释其实是从一大堆解释中甄别判断、淘汰排除出来的。世界上并没有绝对正确的科学解释,只有相对合理的、大家暂且认同的解释。

自然科学尚且如此,社会科学就更加是这样了。现在,大多数历史教师都能够接受历史认识具有双重性(主观性和客观性)这个命题,因此就不难理解任何历史解释都包含有主观因素这个观点了。其实,任何历史问题都会有一大堆的解释,中学教科书所呈现的,无非是我们认为是最合理的一种解释。历史思维教学,需要让学生明白两个道理:第一,历史解释是多样的,任何历史问题都会有多种解释;第二,历史解释是有优劣之分的,我们要努力掌握好当前最佳的一种解释。

这种思维之所以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它已经通过高考命题中的最佳选择题大量地呈现出来了。如2016年全国一卷的一道题目: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这道题目要求考生解释“洋货充斥”这个现象,四个选项分别是四个不同的解释,那么哪个解释最为合理呢?B项和D项是拙劣的解释,B项属于时间不符合,D项属于事实不吻合。难以判断的是A项与C项。

A项的观点建立在“关税主权丧失 = 洋货充斥”这个假设的前提上。问题是:这个假设成立吗?关税主权丧失必然导致洋货充斥吗?有学者认为,19世纪中期以后,洋货的流行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840年代至1860年代,主要流行的是奢侈品和高档品;二是1870年代至1890年代中期,主要流行的是高档品和时尚品;三是1890年代中期转1911年,主要流行的是价廉物美的生活用品。[1]题目所描绘的史实其实主要发生在第三个阶段。在第三个阶段中,全国的通商口岸达到百余个,遍布南北,海量的洋货正是通过这些口岸源源不断地输入内地并且渗透到乡村的。据此可见,对于洋货充斥而言,关税主权丧失并非必要条件,亦非唯一条件,而解释中的“开始”二字,更是离事实相距甚远。在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洋货其实并没有充斥中国市场。

由此看来,在这四个解释中,唯一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C项了。C项只是这“一堆”解释中比较合理的一个,事实上也并非是最合理的一个。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應该继续追问:你还能够提出什么解释?

我能够想到的有五点:

第一,中国乡村民众的消费方式发生了改变。

第二,中国民众对洋货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第三,中国传统“经济实用”的消费观念没有改变。

第四,中国民众普遍接受的洋货还是生活必需品。

第五,洋货的流行已经从城市渗透到乡村。

对本问题的解释还会有很多,而且最优的解释很可能不在我这里,而在读者的脑海里,在学生的脑海里。

【注释】

[1]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720—727页。

猜你喜欢
渗透到主权关税
欧盟对美输欧飞机征收15%关税
主权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试行开展 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的公告
偷闲
如何让数学文化在中学课堂中绽放魅力
中国首个钓鱼岛主权馆在刘公岛开馆
数十国扎堆宣示海洋主权
攻克高考不等式中的四个难点
将环境化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