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部编教材的问题与建议

2018-09-10 07:22陈鹏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法门寺疆域部编

陈鹏

2016年秋季,部编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笔者的总体感受是:新教材高度契合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设计思路,在强调历史发展的时空性同时,充分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紧密结合起来。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笔者还是发现了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商榷。

一、隋朝的疆域图

部编教材十分注重领土主权意识的培养。因此,教材展示了从唐朝到清朝的疆域图,但唯独没有隋朝的疆域图。一方面,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隋朝的统一,再次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对比历朝历代疆域的演变,既可以培养学生时空意识,又加深学生的国家领土主权意识,是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所以,建议加入隋朝的疆域图。

二、秘色瓷

在第3课《盛唐气象》中提到“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 ,插图配的是“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据记载,法门寺地宫的秘色瓷是唐懿宗供奉给法门寺的,唐懿宗(833年—873年)生活在唐朝末期,因此把秘色瓷放在这里印证唐玄宗时期手工业水平发展高是不合适的。

三、“开元通宝”

在第3课《盛唐气象》中展示了一个货币图片——“开元通宝”。因为“开元”二字,很多学生会认为这个货币是在唐玄宗时期发行的。而实际上,据 《旧唐书·食货志上》记载:“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1]“武德”是唐高祖的年号,“开元”意为开国,开辟新纪元之意,而不是唐玄宗的年号。建议标注发行时间,以免引起学生的误解。

四、“为北宋的统一打下基础”

在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拓展”中提到“周世宗的改革使后周强大起来,为此后北宋的统一打下基础。”实际上,北宋仅仅是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并没有完成全国的统一。所以,最好表述为“周世宗的改革使后周强大起来,为此后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地区打下基础”,这样更加严谨。

五、绘画的标注

教材的配图更加丰富,配图说明也更加精准。凡截取某幅图中的一部分或是后世仿制的,都标注“局部”或 “模型”,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如:第15課“明代《倭寇图卷》(局部)”、第13课“司南(模型)”等。但有一些配图的标注却不到位,如:第3课《盛唐气象》有一幅《奕棋仕女图》,原图中共有十一位妇女、儿童的形象,教材只展示了一部分,应该注明“局部”;第9课“宋代《耕获图》”,这是根据故宫博物院扇面画《耕获图》临摹的,应该标注“临摹”。这样的问题还有好几处,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

上述问题只是笔者的粗浅意见,是否正确,有待各位专家和同仁的考证。

【注释】

[1]刘   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094页。

猜你喜欢
法门寺疆域部编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课《不一样的你我他》第一课
唇亡齿寒
大中国之中国疆域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游法门寺
探究宋初西南边疆思想形成的原因
科学、合理、创新使用“部编”教材之我见
大还是小?
“疆域”图像系统导学策略(人教版)
再走法门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