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西营
南宋庄绰在《鸡肋编》中写到“处州龙泉县多佳树,地名豫章,以木而著也。山中尤多古枫木,……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国巧。”此段文字为目前所见最早的对龙泉窑的记载,长期以来被学术界广泛引用。但是由于有“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等话语,使得许多学者对之颇多怀疑,认为庄绰将龙泉窑与越窑记混。因为文献中对于秘色的记载对象多为越窑,对于龙泉言秘色仅此一条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窑秘色已被大量的考古发现所证实,而龙泉秘色的概念仍扑朔迷离。
作者考诸文献认为,“秘色”一词自出现以来,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文人的渲染,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具体到庄绰所言“龙泉秘色”之“秘色”,仅为青色之意,并没有其他神秘的色彩。
下文将试图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梳理,分三个阶段初步探讨一下“秘色”一词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一、晚唐五代时期
就目前的资料来看,“秘色”一词最早出现于晚唐诗人陆龟蒙的《秘色瓷器》一诗,因越窑而起。诗中写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在此之前,陆羽(733—804年)《茶经》一书从品茶角度提到“越州”“越瓷”,而未见“秘色”一词。至五代徐夤在《贡余秘色茶盏》中写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这两首诗为目前所知宋代以前描写“秘色”仅有的两篇文献。两位诗人都是用比喻、夸张的方式对“秘色”进行描述,并未涉及到“秘色”的本义。但是从“千峰翠色”“捩翠融青”等词语来看,将“秘色”定义为青色,应该是没有什么异议的。
“秘色”为青色之意也得到了考古发现的证实。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封闭的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衣物账》碑上也有“瓷秘色”之语,从地宫出土的14件秘色瓷器来看,釉色有青黄、青绿、青灰之分,均为青瓷之属。
二、两宋时期
宋代是“秘色”内涵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从《十国春秋》《宋史》《宋会要辑稿》等文献中可以看到,吴越钱氏政权为了自保,以大量的“秘色”瓷器上贡中原王朝。这也使得宋代许多学者将秘色定义为“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南宋曾慥《高斋漫录》“今人秘色磁器,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不得用之,故云秘色”,其他如叶真《坦斋笔衡》、赵令畴《侯鲭录》、周煇《清波杂志》等书中也都有类似的观点。此观点的出现使得“秘色”的概念具有了一层神秘的含义,影响所及达于明清,甚至近代。但是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秘色越窑瓷器并非为“臣庶不得用”,在国内一些平民墓葬中有许多秘色瓷器出土,甚至秘色瓷还被用于外销,如澎湖地区大量秘色瓷器的发现。
与此同时,从此时其他文献资料来看,也存在着另外一种声音。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似以其类余姚县秘色也,然麓朴不佳,惟食肆,以其耐久多用之。”和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惟此物最精绝,其余则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秉承了晚唐五代的观点。宋太平老人《袖中锦》提到“高丽秘色”㈠引以及前述庄绰《鸡肋篇》中的“龙泉秘色”的话语,看似混乱,实为仅将秘色视为青色,而没有大的发挥。宋赵彦卫《云麓漫抄》“青瓷器,皆云出自李王,号秘色。又日钱王。今处之龙溪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一语实为将越窑秘色与龙泉秘色联系到了一起,从描述来看,均为青色之意。此种声音似为晚唐五代“秘色”本义的呼应。
三、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关于秘色瓷的文献渐多。明代李日华《六砚斋笔记》、徐应秋《玉芝堂谈荟》,清代刘体仁《七颂堂识小录》、《爱日堂抄》、朱琰《陶说》、蓝浦《景德镇陶录》都有关于秘色瓷的记载。
在这些著述中,有的还是延续着宋代的“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的说法,如《七颂堂识小录》所言“吴越王所贡,当时民间禁,不敢用,故今存者极少。”但是更多学者经过考证试图恢复“秘色”的本义,如《爱日堂抄》“自古陶重青品,晋日缥瓷,唐日千峰翠色,柴周日雨过天青,吴越日秘色。其后宋器虽具诸色,而汝窑在宋烧者,淡青色,官窑、哥窑以粉青为上;东窑、龙泉,其色皆青。至明而秘色始绝。”和蓝浦《景德镇陶录》“秘色,古作秘色,《肆考》疑为瓷名,《辍耕录》以为即越窑,引叶(宀真)‘唐已有此语。不思叶据陆诗,并无祕色字也。按秘色特指当时瓷色而言耳,另是一窑,固不始于钱氏,而特贡或始于钱氏。以禁臣庶用,故唐氏又谓蜀王不当有。不知秘字,亦不必因贡御而言。若以钱氏为秘,则徐夤《秘盏诗》亦标贡字,是唐亦尝贡,何不指唐所进御云秘。岂以唐虽贡,不禁臣庶用,而吴越有禁,古称祕耶?《肆考》又载秘色至明始绝,可见以瓷色言为是。”两书均将秘色与瓷器的颜色即青色相等同。此外,按照此说人们还将广东出产的青瓷称呼为“南越秘色瓷”。
四、总结
从晚唐五代到明清时期,“秘色”一词的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最初的“千峰翠色”“捩翠融青”到“臣庶不得用”再到“秘色特指当时瓷色而言耳”,秘色的概念,“从清晰到模糊,又从模糊到清晰”。对应以上的演变过程,具体到南宋庄绰所言龙泉秘色之“秘色”时,“秘色”仅为青色之意,并没有其他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