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的外资政策转型

2018-09-10 14:26周彦君
中国商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经济转型

周彦君

摘 要:外商直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外贸进出口、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和促进就业。本文详细回顾了中国吸引外资政策的历史变更,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将中国吸引外资政策变更划分为三个阶段。之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外资政策面临的挑战,经济转型要求我们对自身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调整,这必然涉及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外资问题。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结合当前最新经济形势,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转型 外资政策 政策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2(c)-014-02

1 中国外资政策的演变

1.1 1979年~1991年的初步发展阶段

1978年12月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主动打开国门,吸引和利用外资,不断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自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以来,我国相继开放大连、秦皇岛等多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此后又批准设立海南经济特区,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0年决定设立上海浦东新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相继建立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梯度式开放布局。随着改革开放深度的不断加强,外商对华投资项目数量大体上呈上升趋势,我国吸引外资金额不断增加,从1979年~1991年,我国合同利用外资金额累计达到1219.16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达到525.92亿美元。其中,1991年外商直接投资额约合是1985年外商直接投资额的1.9倍,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初期外资出于谨慎的态度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直接投资,因而外商对华投资增长较为缓慢。在对待外资的态度上,由原来改革开放之前的谨慎以及限制转变為持一定的鼓励和欢迎。在利用外资的规模和领域方面,呈现出不断开放的格局。

1.2 1992年~200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进一步深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放了更多的国内市场,消除了利用外资的理论障碍。2000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力度,同时对于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的国外投资者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无论是利用外资的项目数量还是利用外资金额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在“南方讲话”之后的近两年,我国利用外资的项目数量有了很大幅度的上升,1993年的合同利用外资项目数量约合是前期1991年的6.4倍。同时,截至2000年,我国合同利用外资金额累计达到7186.81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达到6235.06亿美元。这一时期我国大幅取消对外资的限制,提供了较为优惠的税收政策,加强对外资的服务与监管,使得我国的外资政策与各国及WTO的相关规定逐步统一。总的来看,在第二阶段我国不再仅仅凭借优惠的税收政策。

1.3 2001年至今的飞速发展阶段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这为我国利用外资和引进外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外商在我国新设立企业数量呈现先上后下的趋势,但是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大体上保持增长态势,在201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到1088.21亿美元,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在此阶段外商在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量较前期而言增长缓慢,但外商在华投资金额增速快,由此可以看出,外商对华投资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加入WTO,我国与各成员国进行了多轮包括法律、规章等条款的谈判,最终达成一系列的承诺,积极适应WTO相关的规则和要求,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形成了一系列完备的规章体系。2013年,我国通过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管理办法,首次提出“负面清单”这一概念。“负面清单”是指根据告诉市场主体不能做什么,而市场主体能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由市场主体自己决定,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政府只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外资投资的领域和外资的控股程度等方面。较之之前的正面管理清单即主要是告诉市场主体做什么、该怎么做的思维方式,是我国外资管理办法的又一进步。“负面清单”在上海自贸区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吸引对外投资出现了新的发展。在这一制度下,对“负面清单”里的企业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比如外资的控股程度和投资比例限制,严格审查外资入股等。

2 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外资政策面临的挑战

2.1 外资结构失衡造成地区投资结构和产业投资结构偏差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包括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及其他。其中,合作企业、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是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主要的三种形式。外商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部其次,最后是西部地区。

截至2015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行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466.04亿美元,约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一半。这说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工业占比过高,而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服务业以及农业的投资占比过低,这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会产生一定的阻力。

2.2 外资途径单一

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外资,但从外资流入量来看,我国外资来源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欧洲地区,形成了亚洲地区对我国的投资占主导地位、相对来说北美和欧洲较为次之的格局。在亚洲国家及地区中,中国港台地区对我国的投资巨大。可以看出,对华投资的前四位都是来自亚洲国家地区,其中香港从2009年到2016年中一直处于对华投资第一位的地位,八年间累计对华投资达到6136.59亿美元。日本在前五年间也一直保持前三的状态,台湾和新加坡也位居前列。

2.3 “国民待遇”引发的问题

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的“国民待遇”政策会导致投资内需不足。政府在吸引外资方面会从多种途径给予各种优惠,使得我国的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竞争方面处于不平衡的地位,因而会产生“超国民待遇”。“超国民待遇”进而又促使了外资在我国争相投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国外高科技人才,促进我国企业发展。但同时也会加重我国的债务负担,并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对外资形成了依赖的态度。

3 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外资政策面临的挑战

3.1 外资政策要与国内经济转型相适应

外资政策转型,应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国内经济转型相结合。要着力改变当前投资与消费失衡的情况,扩大内需。注意到我国社会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的状态,以做出相应的政策安排,主要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注重内需,改变以前的出口导向型和进口替代型的政策;使得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化转型; 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型等。引导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内陆地区。外商对华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导外资进入中西部地区,统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我国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3.2 外资政策要进行战略调整

进一步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外商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我国需要引导更多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使外商对华投资集中于服务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外资管理方面,积极学习世界各国及WTO的先进做法。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級方面,主动作为,为外商投资进一步拓展平台。

3.3 合理的财税政策引导

保持良好的投资环境,还需要建立公平的税制。我国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随着外资的不断进入对我国国内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而我国要在不伤害国内产业的前提下引进外资,在利用外资的同时还需保护本国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海蓉,刘新波.基于历史视角的中国FDI引进政策演变[J].经济研究参考,2014(20).

[2] 杨晓丽.我国外资政策的演变及效果分析[J].科技创业,2005(1).

[3] 刘畅.新时期我国外资政策的范式转变及影响因素研究[J].求实,2013(3).

[4] 赵蓓文.次贷危机后新兴经济体吸收外资政策的新趋势[J].世界经济研究,2011(4).

猜你喜欢
经济转型
浅论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
经济转型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关于我国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究
探讨基于经跻转型背景土地利用的规划筐理
沁源县区域发展方向研究
基于经济转型与开放条件下的货币需求函数研究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