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研究——一个文献综述①

2018-09-10 07:22张杰
中国商论 2018年15期
关键词:城镇化研究发展

摘 要:从城镇化的一般理论、新型城镇化的特征、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等诸多方面综述了近几十年,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研究成果,为新型城镇化,尤其是西南地区新型城镇化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综述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5(c)-173-03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动力引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数据显示,1978—2013年,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城市群的经济辐射效应明显,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但伴随着传统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如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部分地区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片面追求“量”的扩大,而没有重视城镇化“质”的提高,“空城”的现象已有发生;有关研究表明,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商品住房总库存预计达到39.96亿平方米,已有住房去库存化大约需要6.5年,大量的住房库存与“半城镇化”状态导致“伪城镇化”的出现;此外,土地利用效率低、公共服务不均等、农民工社会融入难等都是当前新型城镇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是我国一个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

1 城镇化的一般理论研究

国外学者对城镇化一般理论的研究涉及多学科领域,涵盖内容广泛,其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区位理论(J·H·Thünen,1986;A·Losch,1995;W·Christaller,2010)、城乡结构理论(W·A·Lewis,1954;M·P·Tordaro,1969)、非均衡增长理论(F·Perroux,1950;A·D·Hirsthman,1958)、人口迁移理论(Colin·Clark,1940)。随着城市化的实践演变和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国外的城镇化研究从主要关注区域大尺度范围的城市化空间扩散组织结构及城市化发展规律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如:从空间扩散的角度,相继提出了现代空间扩散理论(T·Hagerstand,1950)、增长极限理论(F·Perroux,1955)和“核心—外围”模式理论(J·Friedmann,1964)等空间扩散学说;Jean Gottman(1957)概括一些国家所出现的大城市群现象,首次提出大都市圈的概念;Northam(1975)认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揭示了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规律;McGee(1991)从城乡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的角度对城镇化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城市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随着城市病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研究热点(Pernia el,1995;Rondinelli,1991;Sten&Yeng,1995)。

但关于中国城镇化的研究,国外学者最初只是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传统文化等角度来研究分析。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外学者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视角才逐渐扩大,并开始对中国城镇化理论框架进行系统研究,在城镇化的形式(Chang,1970)、城镇化发展阶段(Kirkby,1985;Chan,1992)、城镇化路径(Zhu,1999)、小城镇的发展(Ma&Lin,1993)、工农业与城镇化(Kirkby,1985;Cannon&Jenkins,1990;Pannell,2003)、户籍制度与城镇化(Chan,1994)、城市规模分布及变化(Carolyn Carteir,2002)、区域差异(Marton,2000;Zhang,2002)、人口与城镇化(Fan,2002;YiXiaoFeng el,2002)、國家倡导性城镇化(Shen&Wong,2002)、中国二元城镇化(Yeh,2005;Shen,2006a)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国外学者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主要是从外围进行的一种观察和评价,由于中国国情和文化的差异,他们的研究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只是一种借鉴和参考。相比之下,国内学者的研究更具体,更符合中国城镇化的现实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城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来划分,可以分为21世纪前、后两个阶段。21世纪以前,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国内研究主要针对城镇化特点、动力机制、生态理念进行广泛探讨,如周一星(1982)就工业化、国家政策与国民生产总值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费孝通(1984,1985,1986)认为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应该由小城镇吸收,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途径,并提出小城镇建设思想;姚士谋(2001)、崔功豪(1999)和王振亮(2000)则从经济学和地理学角度剖析城镇化发展的宏观区域背景、宏观政策和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周复多等(2001)强调城镇化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创造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21世纪之后,关于城镇化发展方针和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城镇化研究对象进一步具体化,主要是城镇化发展现状、取得的成就和所存在的问题,如沈和(2011)、周毅(2013)、张同升(2009)等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深入分析;石楠(2005)、刘圣亮(2012)等阐释了健康城镇化的内容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孙淼(2005)、田昕加(2011)等深入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保障;王耀(2006),潘采伟(2009),王本兵(2011)等从制度创新的角度详尽分析中国城镇化中的制度障碍及制度创新问题。

2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

“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公认最早可以追溯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是伴随“新型工业化”战略所提出的(李程骅,2012;单卓然,黄亚平,2013),主要强调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侧重于繁荣农村经济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要以增强综合承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增长极。城镇化的战略地位得到巩固。然而,最高官方文件正式采用“新型城镇化”一词却首次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文中。2012年12月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明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的重大战略意义。随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的重大战略部署。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全新的中国式命题,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主要从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张占斌,2013)、产业结构和集聚(马国刚,2010;苏发金,2012;贾云赟,2012;周圣强,2013)、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刘厚连,2013;袁伟彦等,2015)、财政扩张与金融支持(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11;陈雨露,2013;吴超等,2013)、城乡统筹(熊小林,2010)、城镇化推进模式(李强等,2012)、城镇化质量及其评价体系(张文雄,2013;郭叶波,2013)、城镇化与居民消费(雷萧雨等,2014)、不平等效应与社会融合(万广华,2013;陈云松,2015)、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缪细英,2011;沈清基,2013)、人口城镇化(张车伟等,2012;殷江滨等,2012;李爱民,2013;任远,2014)等诸多方面深入剖析城镇化的发展问题,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多方位的视角。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过去36年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78年的17.9%提升到2013年的53.7%;大量城乡流动人口从农业转向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向生产率迅速提高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接近20%,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经济的生产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2014);由于有效控制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实现了收入和就业的快速增长,中国城市并未出现其他国家高速城镇化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如城镇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

3 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路径

3.1 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尽管,中国30多年的城镇化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现阶段新型城镇化所要面临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由于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部分地区城镇化是“有城无市”。加上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不均等、农民工权益不完全、户籍制度限制等原因,大量农村流动人口仍然处于“半市民化”的状态(辜胜阻,2013),“半城镇化”特征明显,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与城镇内部二元结构共存的双重二元结构。

(2)土地城镇化速度显著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土地利用效率低。传统“摊大饼式”的城市化最大的问题是低效率(吴敬琏,2012)。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增长率之间的比值为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是衡量人地关系是否协调的核心指标,该数值越大越不合理,世界公认的阈值上限合理值为1.12(肖笃宁,1997)。1981—2011年,全国城市用地规模弹性指数高达2.16,接近是阈值上限的两倍(李爱民,2013)。

(3)城镇体系结构布局不平衡,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体现在:一是城镇化过度依赖超级城市、特大城市而不是大都市圈,人口过度集中于特大城市(王鹤,尹来盛,冯邦彦,2013)。二是由于多数小城市和中心镇缺乏一定规模的产业支撑,公共服务水平低,缺乏吸引力(胡杰,李慶云,韦颜秋,2014)。三是城镇化的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据2008年的数据显示,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个数比例为1:0.9:0.4,城市人口的比例为1:0.51:0.27,土地面积的比例为1:1.57:6.48,东部是城市分布最密集、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而西部则是城市分布最稀疏、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地区(李若愚,2013)。

3.2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有学者提出最基本的两条是:第一,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第二,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两轮”推进(熊小林,2010)。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特征,学术界普遍认为,新型城镇化应该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同步,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强调人的城镇化,要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仇保兴,2012;张占斌,2013;胡必亮等,2013)。有学者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方案设计和政策举措,主要包括破除“土地财政”,改革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社会保障均等化,加大金融支持等(李程骅,2012;华生,2013;宗良等,2013)。但这些研究仍未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政策方案,难免形成“捉襟见肘”的困局。如,在强调破除土地财政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并未提出政府的融资路径;在指出土地制度改革时,房价地价控制及粮食安全如何保障并未论述;在提倡户籍制度改革时,人口城镇化的其他要素如何协调推进也未系统化的阐述。

参考文献

[1] [德]廖什.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M].王守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 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 张占斌.解析新型城镇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6]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7]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城市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1(11).

[8] 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对若干重大体制改革问题的认识与政策建议[J].中国社会科学,2013(7).

[9]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10]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7).

[11] 陈云松,张翼.城镇化的不平等效应与社会融合[J].中国社会科学,2015(6).

[12] 姚士谋,陆大道,王聪,等.中国城镇化需要综合性的科学思维——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方式[J].地理研究, 2011,30(11).

[13] Hirschman.The Strategy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M]. City of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1958.

[14] Yi Xiaofeng,Su Yanling.Thoughts on the Chinese urbanize-tion studies:a comparative study on different urbanization level areas[J].City Planning Forum,2004(1).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喀斯特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JD201404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杰(1989-),男,贵州德江人,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城镇化、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城镇化研究发展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