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白 琼
(作者单位: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九队)
所谓事业单位是指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由国家机关创办的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创的,从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单位。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主要包括教科、文卫、新闻出版、体育、环境监测、城市建设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和法律服务所等。
我国的事业单位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并开始发展的,所以,计划特征是我国事业单位的组织与管理体制的典型特性。事业单位机构都是公立机构,资产都属于国家所有,经费都为政府拨款,政府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和组织,决定事业单位的设立、注销还有编制。
我国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直接改制为企业的。这类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改制时应参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制后按企业的制度进行管理,可以设有社会法人和自然法人的资金投入。改制前的国有资产部分要归为国有的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剩余的资产在经审核评估之后出售给单位的职工。
2.由购买兼并方通过市场竞价或者协商的形式,来收购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全部资产以及负债,之后进行兼并重组。
3.对于负债过多、亏损严重、难以经营下去并且无法实行重组的经营性事业单位,首先进行债务清算、单位人员安置,处理完毕之后再按照企业破产法申请破产。
价值取向变化
事业单位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它的形成也包含很多意识形态的因素在里面。建立的初衷是为适应当时的计划经济,在国家行政机构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社会管理,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它本身也承担一部分行政职能。因此,我国事业单位的宗旨就是参与社会事业,履行管理、服务的职能。不论组织自身还是其目标和价值取向都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然而,在事业单位改革演变中,有的事业单位的目标及认识都与当时设立的初衷不同了。经营性事业单位因为改为企业的转向,开始追求企业的效率和利益,偏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一来,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下,我们改革的力度越大,离我们最初的公共服务目标也越来越远,更失去了改革原本的意义。
内部管理和机制的问题
经营性事业单位资产基本都属国有,无论是组织模式、管理模式都带有明显的政府垄断特征。经营性事业单位受传统体制的影响较深,很多单位都有一个通病,例如机构臃肿、效率低、旱涝保收等,在与当前市场经济的碰撞中发展缓慢,影响了社会的协调发展。目前很多事业单位仍旧保持原国家行政机关的用人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绩效工资浮于表面,人员招聘难进难出,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不尽人意。
推进市场化改革,以公益性服务为重点
经营性事业单位虽是以生产经营为主要目的,但宗旨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由于企业的定义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样在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的过程中,就容易造成目标和价值的偏差,与自身的价值取向相背离。为了避免我国经营性事业单位在改制的过程中,由于价值偏差,忽略社会服务职责等带来严重后果,必须要将公益性服务重视起来,推进市场化改革。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在单位的管理方针中明确公益性的概念,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坚持事业单位改制的前提是公益性服务,要明确提供公共服务的目的和必要性,积极投身公益,加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的进步。
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现阶段社会市场经济竞争尤为激烈,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后如何在原本的内部经营体制下得以生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第一,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产权界定清晰,优化产权配置、有效进行产权保护。明确界定国有资产和引入的民营资产、风险投资金额、所占比例等。第二,要重新确立岗位职责制度,完善组织架构,制定合理的管理层、中间层、基层,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薪资激励制度等。最后,必须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要将“为我所有”转化为“为我所用”。建立完善有效的人才管理制度,人才培训制度,人才晋升制度,以合理有效的机制吸,为企业吸引、吸收更多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总之就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各种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