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红
摘 要: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由此可知,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最好的数学课堂是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从而使他们从小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生活 数学
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由此可知,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地融合起来。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运用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运用生活化语言,激活数学课堂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小学数学中,要走生活化道路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数学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只有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数学化,用生活的思维方式进行数学教学,指导学生用生活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意识,真正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要结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认知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同样的一堂课,不同的教法,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就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并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无法胜任的。教师的教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例如学习“认识角”一课时,教师把各种角说成“角的兄弟姐妹”;估算教学时,把看大了的估算叫“大估”,看小了估的算叫“小估”,和生活中的“大姑、小姑”谐音,孩子们更加喜欢,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比如在让孩子们做一些枯燥的习题时,教师总是以挑战性的语言问大家“敢接受我的挑战吗?”孩子们纷纷跃跃欲试。简单而有趣的语言,使课堂气氛顿时沸腾,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愿望。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在上“认识角”一课时,教师出示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三角尺、钟表、剪刀、红领巾、房屋、窗户、扇子等等课件,让孩子们找找看角藏哪去了?孩子们惊讶的发现原来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又如在教“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教师在讲桌上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康乃馨3枝12元、菊花4枝20元、百合花 5枝40元”,问:老师想买7枝菊花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如果老师想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你们能帮老师想办法吗?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启发生活化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学有用的数学。”而现有的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我们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启发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使学生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更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认识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知识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例如在“植树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系列生活具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课后,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所以说生活是数学的起点和归宿。
四、应用生活化知识,感悟数学趣味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学习数学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研究和探索,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农民使用几何图形,是为了让农场更美观更好管理;工程师使用比例尺,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这件东西;使用百分数,是为了更好的计算出商品打折后的价钱;使用进一法计算表面积,是为了使用最少的材料做出合格的商品;计算容积或体积使用去尾法,是为了确保最大限额的存放物品;所有这些都是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产生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信心。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培养他们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做到将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达到数学生活化的目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