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形势下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2018-09-07 10:44王映
求知导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机械类技工学校机械

王映

一、转变教学观念

技工学校应该增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结合新形势下企业对机械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灵活调整。

首先,学校需要从学生基础知识抓起,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各个工种的专业课、文化课等进行灵活调整,将专业中能用到的文化知识放在专业课堂中讲授。其次,学校也需要对学生的就业方向、综合能力以及興趣爱好等进行有效把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适合自己的模块进行合理选择。最后,学校应该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调整,可以根据行业发展,增添一些新的教学模块,对一些不适用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删减。

二、注重课程设计

学校可以对课程进行细分,将其分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机械创新设计以及毕业设计制作等众多模块。其中,理论教学主要包括一些机械基础内容,比如机械原理以及机械制图等;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一些实验和实训;机械创新设计主要包括三维模型设计以及CAD设计等;毕业设计制作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机械设计及产品制作等。在对这些课程进行设计时,需要实现知识之间的有效交叉与渗透,进而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等进行全面培养。

另外,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其中,对于一年级来说,需要对机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基础性的专业技能训练及简单的机械设计实验;对于二年级来说,在加强专业核心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机械设计实践活动,让他们参与相关作品的制作,多为他们提供参加技能竞赛的机会;对于三年级来说,需要引导他们进行毕业课题设计及产品制作,并让他们到相关企业去实习,在理论学习、实验实训、学科竞赛、课题设计以及毕业实习等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三、积极开展活动

在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时,也可以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对于技工学校来说,可以结合行业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一些趣味性、技能性以及知识性等比较高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

机械类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要想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就必须增加他们实践的机会。技工学校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和相关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学校可以和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让他们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内进行授课,将相关工作技巧以及工作经验带到课堂当中,指导学生的机械操作行为,解答学生疑问。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学校的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设计当中,对其工作经验进行充分利用[2]。

五、注重基地建设

要想增强教学模式创新效果,学校除了要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之外,也需要注重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并将其作为实操训练教学的载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训练”。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大对实习基地的投入,结合行业发展以及企业需求,对实习基地的设施、设备等进行积极引进。另一方面,学校在实习基地建设完成之后,也需要对其进行全面利用,多为学生提供“实操训练”的机会,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背景下,要想增强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就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于技工学校来说,更应该意识到教学模式创新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理论学习、实训操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专业水平,进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创新型机械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赴唐.新形势下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J].才智,2015(17).

[2]戴 逸.基于CDIO的技工院校机械专业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2016(17):66-67.

猜你喜欢
机械类技工学校机械
机械制图在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实践
调试机械臂
简单机械
技工学校内控体系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探讨
感应电机的直接速度控制
机械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探究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技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浅谈技工学校档案建设与管理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