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风波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现状
1.信息化教学资源不完善
信息化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工作一样,都需要配套的完整的教学资源数据库,尤其是信息化教学,它是一项系统的教学工程。在高校信息化教学中,许多高校没有成熟的教育资源数据库,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资源缺乏,信息化程度不高,制约了信息化教学的使用。
2.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整合不高
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使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传统形式的教学改革,是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信息化教学只有在足够接近高职课程的情况下,才能在促进教学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更大程度的融合。目前的信息化教学技术缺乏与高职院校的技能型课程的整合,形式化严重,严重影响了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根本还是技能型教学,如何加强教与学之间的互动至关重要。
3.学生认可度不够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许多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方式缺乏认同。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时,高校迫切需要改进传统教学设计,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尤其是“90后”乃至未来“00后”的学生,加强引导、提升其对信息化教学的认可度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1.信息管理和管理工作不足
有很大部分高校在信息化技术的管理与资金投入上存在较大程度的欠缺,实際教学工作开展时很难保证教学效果与质量,限制信息化教学的推广和发展。
2.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利用率不高
目前各大高校在信息化教学工作中并未形成完整配套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各大高校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这一实际情况严重影响了大学信息化教育的顺利发展。此外,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校资金投入有限,电子设备缺乏及时的更新与维护,加上教师多采用传统形式的教学方式授课,这导致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较低。
三、提升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质量的策略
1.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加强自身教学资源信息库建设的同时,高校可以利用便捷的互联网技术积极搭建在线平台,实现全国大学资源共享,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信息资源多样化,完善资源信息数据库,为信息化教学资源提供了有力保障。
2.强化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信息化教育的效果与教师的课程设计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应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决定了信息化教学的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主要有援引与培训两种途径,一方面注重现有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引进新型信息技术人才,发挥影响作用,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标准下的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方法方式,教师也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完美结合,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切实提高高校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宏铎,陈兰丽.浅谈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5(35):179-181.
[2]孙 凯.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