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艳
一、强调工作岗位分析,优化招聘和配置环节
1.强调工作岗位分析
在胜任力视域下,高职院校要强调各层次辅导员工作岗位分析,优化辅导员招聘以及配置环节,规范化调整辅导员人才结构体系,更好地开展辅导员职业化以及专业化建设工作,实时发展壮大辅导员队伍,为培养各层次高素质高职专业人才提供根本性保障。在日常管理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科学构建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明确辅导员岗位職责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辅导员工作岗位分析,深层次把握各层次辅导员胜任力。随后,高职院校要以胜任力为基点,优化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两大环节作用下的一系列工作。
2.优化招聘和配置环节
高职院校要以工作岗位分析为切入点,围绕构建辅导员胜任力岗位模型,深化辅导员招聘、配置两大关键性环节。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各方面具体情况,科学制订以胜任力为中心的辅导员招聘方案,提出规范而系统的招聘要求、标准,有序展开招聘工作,在层层选拔中聘用有着较高胜任力素质的专业人才,深化内部辅导员队伍结构。在规范化招聘的基础上,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各阶段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相关工作岗位要求与任务,以胜任力为基点,优化配置内部不同层次辅导员,使学生在适宜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实现自我与社会价值,也为各阶段辅导员培训工作有效开展做好铺垫。
二、明确辅导员职责,加强绩效管理
在管理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多层面把握辅导员工作岗位和内部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胜任力为基点,在科学调整辅导员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合理细化各层次辅导员岗位职责,采取多样化有效手段,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岗位上。明确辅导员日常工作职责,防止出现岗位职责交叉或者空缺问题,确保各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开展,促使辅导员在具体化工作中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在完成岗位任务中不断完善并提升自我,有效提升科研、理论研究等多方面能力,顺利促进职业化以及专业化发展。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要加强辅导员绩效管理,发挥绩效考核具体化作用,全面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以及专业化建设,促使辅导员深刻意识到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性,高效完成本职工作。
三、强调辅导员培训,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在胜任力视域下,高职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建立在高效培训基础上。高职院校要从辅导员胜任力方面出发,以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为中心,深化制订辅导员培训目标、方案、方法,采用分阶段、分层次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全新的辅导员培训工作。高职院校要强调辅导员培训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二者融合,引导辅导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多层面实践,在夯实理论基础的过程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在实现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提高胜任力。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通过多种可行路径,以辅导员岗位胜任特点为媒介,全方位客观评价不同岗位辅导员,使其对自身各方面能力、素养有全新的认识,准确定位自身扮演的角色,以工作岗位为导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高职辅导员要借助当下胜任力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路径,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与素质,在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在日常管理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准确把握辅导胜任力、专业化、职业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围绕新时期辅导员能力要求,站在胜任力视角下,优化辅导员职业化以及专业化建设路径,在科学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最大化提升其岗位胜任能力。以此,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职能作用,实现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小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37).
[2]张锦平.胜任力视角下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J].学理论,2015(14):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