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澎送
随着设施农业发展,温室大棚和喷滴灌设备逐年增加,水肥一体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水溶肥料随水灌溉或滴灌,施肥均匀,省工省时,并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为了验证水溶肥应用效果,为水溶肥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莴笋上以司尔特52%(16-6-30)大量元素水溶肥为供试验产品进行小区试验,验证其肥料效应和经济效益。
表一 不同处理对莴笋产量的影响统计
表二 方差分析表
1.1 供试作物:莴笋,品种为方正艳紫(重庆方正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在本地有代表性。
1.2 供试肥料:供试水溶肥总含量52%(粉剂,N-P205-K2O∶16-6-30、 铁:0.05% 、 锌:0.05%、 硼:0.2%、 铜:0.05%),由司尔特公司生产提供。
1.3 供试地点:潜山县东店村韩高组思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基地327号温室大棚。
1.4 供试土壤:土壤为水稻土土类砂泥田土种,质地砂壤,pH值5.1,有机质30.3g/kg、全氮1.42g/kg、有效磷38.7mg/kg、速效钾136mg/kg。
试验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9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均为18m2,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地为长方形,每小区种植莴笋135株,每亩种植5000株。试验小区四周设置保护行,小区间隔离,防止小区间串灌串肥,改装滴灌软管,以便各小区独立滴灌。试验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灌施肥,按照滴灌次数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处理:
处理1:移栽后,水肥一体化2次,共用52%(16-6-30)司尔特大量元素水溶肥15kg/亩+尿素7.5kg/亩滴灌。处理2:移栽后,水肥一体化1次,共用52%(16-6-30)司尔特大量元素水溶肥7.5kg/亩+尿素7.5kg/亩滴灌。处理3:移栽后,仅用尿素7.5kg/亩滴灌。
3.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前茬为白菜。2017年8月24日,基施鸡屎粪1000kg/亩+沃夫特52%(16-6-23)复合肥50kg/亩,并灌水、扣棚腐熟、杀菌。莴笋于9月5日实施基质育苗,秧苗25天后移栽。
3.2 施肥与管理 移栽缓苗后,处理1于11月2日进行第一次施用52%(16-6-23)司尔特大量元素水溶肥7.5kg/亩+尿素7.5kg/亩滴灌,11月13日进行第二次施用52%(16-6-23)司尔特大量元素水溶肥7.5kg/亩;处理2于11月2日施用52%(16-6-23)司尔特大量元素水溶肥7.5kg/亩+尿素7.5kg/亩滴灌;处理3于11月2日施用尿素7.5kg/亩滴灌。试验期间,各处理除追肥水平不同外,其他措施均一致。病虫害正常防治,未受害。试验过程中定期对莴笋长势进行观察记载。
4.1 产量分析
12月20日收获,对每个小区的莴笋分别收获、称重、记录,调查茎粗、叶片数、单株产量,以实际产量为准,具体如下: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处理1、处理2莴笋产量与处理3(CK)之间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4.2 试验过程中的其他性状 根据观察记载发现,施用了52%(16-6-30)司尔特大量元素水溶肥的莴笋除产量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外,对莴笋的茎粗和叶片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商品品相也强于对照。
4.3 经济效益分析 处理1、处理2较处理3(CK)分别多施司尔特52%(16-6-30)大量元素水溶肥15kg/亩 、7.5kg/亩,按照7元/kg的价格计算,处理1、处理2分别比CK增加105元/亩、52.5元/亩;莴笋按市场批发价2.4元/kg计算,处理1比处理3(CK)增加纯收益1631.4元/亩,处理2比处理3(CK)增加纯收益919.5元/亩。(注:纯收益=新增产值-新增施肥成本)
在莴笋大棚种植上,使用司尔特52%( 16-6-30)大量元素水溶肥,能显著增加产量。其中,莴笋移栽后进行2次滴灌施用的增产22.6%,进行1次滴灌的增产12.7%,经方差分析,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莴笋施用司尔特大量元素水溶肥52%( 16-6-30),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进行2次滴灌的,较对照增加产值1736.4元/亩,产投比为16.5∶1;进行1次滴灌的,较对照增加产值972元,产投比为18.5∶1。该肥料在大田生产中可以进一步示范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