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王维的田园山水诗

2018-09-06 09:23马晨晨
读天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

摘 要:王维,盛唐时期伟大的诗人,被誉为一代山水诗之宗,其山水诗表现出的境界尤为后世所推崇。他的山水诗意境优美,清幽空寂;诗画结合,清新幽美;禅意盎然,幽寂静谧。

关键词:王維;山水田园诗;艺术特色

盛唐伟大的诗人王维(701~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外号“诗佛”。从15岁起,他游学长安数年,并于开元九年(721)进士第,释褐太乐丞因事获罪,贬济州司仓参军,此后便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活。曾先后隐居淇上、嵩山和终南山,并在终南山筑辋川别业以隐居。他能诗善画,精通音乐,尤其擅写山水田园诗,与孟浩然并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

一、 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一) 王维山水诗的诗画美

王维是中国山水诗史上的一颗耀眼的巨星,享有“天下文综”的殊荣。他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欣赏王维的诗画时曾经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确,这样的评价对于王维来说,是很恰当的。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所以,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常常会用画家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发现自然,然后再去描绘这形形色色的山山水水,他对自然山水的造诣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创造出了一幅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结合”的山水田园风景诗。

如“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青溪》)这首诗的意思是:每次我进入黄花川漫游,常常都会沿着青溪辗转漂流,青溪与黄花川相隔不过百里,溪水却依山势千回百转。在乱石丛中,水流的冲击声喧哗不断,松林深处的山色十分静逸清秀,小溪中的菱叶荇菜随着水波荡漾摇曳,清澈透明的溪水倒映着芦苇,我的心已经习惯了这种闲静,而淡泊的青溪更让我忘记了烦忧。就让我留在这盘石上吧,在这终日垂钓,留此终身。这首诗大约是王维初次隐居蓝田南山时所作。主要描写的是一条不知名的青溪的素淡精致以及它的淡泊的品质。前六句主要写的是沿着青溪进入黄花川的沿途的景物,有山、有水、有石,还有小溪边的松色,还能听到水流冲击在乱石中的喧哗声,再加上那静逸清秀的山色,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仿佛自己就置身在青溪旁一样,极富意境美。七、八两句写青溪流出了松林,开始进入开阔地带的景色。小溪中的菱叶荇菜等水中的植物,随着水波的荡漾而摇曳着,清澈透明的溪水倒映着芦苇,如此这般既喧闹又沉静的青溪,在诗人的笔下栩栩如生,整首诗,既是作诗,又像是在作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新淡雅,醇厚隽永,正体现了王维山水诗的诗画结合的艺术特色。

(二) 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

1. 意境的幽静闲远之美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宁静至极。他一生中创造的大多数诗作中,大都是山水田园诗。在描绘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他对隐居后的闲适恬淡生活的喜爱之情。他的诗作大多以五律和五绝的形式,来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它的诗作篇幅短小、语言优美,足以清晰地展现其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比如名作:“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独自一个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吟唱长啸,但是,深林僻静,没有人能够听得到,只有明月在照耀着。整首诗,诗人用了极其浅淡的笔墨,描绘出了一幅幽美的月夜独坐竹林弹琴长啸的图景。表现出了隐者恬淡安逸和自得其乐的心境,尤其是后两句,写出了诗人自己隐居在山林之中,却并不因此感到孤独寂寞,他弹琴吟唱、自怡自乐,尽管没有他人的陪伴,却也能够自得其乐,只因为还有一轮明月在陪伴着他,照耀着他。这两句显然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皎洁的月亮拟人化,变成了与诗人朝夕相处的友人、知己。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这是诗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其妙处就在于他那清幽绝俗的意境。

2. 意境的空寂之美

王维在抒写自然山水诗时,通常都会刻画出意境之空寂,表现出超然物外的隐逸心态。晚年的王维,好静而自甘寂寞,自从归隐后,他的诗作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可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酬张少府》)。晚年的王维,只喜欢清静的生活,对于世事已经不再那么关心了。他自认为再也没有了超脱的本领,只好归隐山林。松林间的清风徐徐地吹来,吹开了我的衣襟,山间的明月,也在照着我弹琴,你若问我何为困顿和发达的道理,那么请你倾听这水边深处传来的渔歌声。这首诗写出了王维到了晚年,唯有喜欢静处,对万事已经没有什么关心了,终日与松林明月为伴,并不感到孤独,反而展现出了自得其乐的恬淡生活。他对山水诗的创作达到了超脱外物的境界,展现出了他终摆脱了尘世之累和归隐山林后的宁静心境。又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王维晚年为陕西蓝田的辋川别墅风景写了《辋川集》组诗十二首,鹿柴为辋川一景,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傍晚时分的鹿柴的幽静景色,在空荡荡的山中,看不到一个人,只能听到有人说话,夕阳返照在深深的树林中,又给青苔抹上一层青绿色。诗人首先写到“空山”,寂静无人;忽又转到“但闻人语响”,空谷传音,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人语过后,复又转为空寂。最后又写到夕阳的余晖返照到树林中,在青苔上留下斑驳的光影,更突出了山林的清寂幽邃。

再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竹里馆为辋川山庄又一景,是建筑在竹林深处的房舍,诗人独自一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吟唱高歌,在僻静的深林里,没有人知道,只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在照耀着。由此处可以看出隐者的恬淡生活和自得其乐的心情。从“独坐”“人不知”“幽篁”以及“深林”这几个词中,更反衬出了月夜竹林深处的幽静空寂之美。

(三) 王维山水诗的动静美

1. 以动衬静

以动衬静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一个特点,也是他最爱描绘的景态。他的山水诗往往给人一种安闲自得、恬淡宁静之感。如《鹿柴》一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山林,复照青苔上。”第一句“空山不见人”从正面描写了山中无人,但是接着第二句“但闻人语响”中一个“响”字就打破了山中的“寂”,诗人隐隐约约听到了有人的声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此时,没有鸟儿的叫声,也没有虫子的叫声,却听到了一阵人语声,这突然听到的“人语响”就反射出了空山的空旷。空谷传音,更体现出了空山的寂静,这就达到了以动衬静的效果。以声衬寂,反衬出深山的空寂之美。

2.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也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一大特点,既写动景,又写静景,动静结合,完美的再塑了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如“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青溪》)”这首诗写出了一条不知名的青溪周围的景色。每次我进入黄花川漫游,常常沿着青溪辗转漂流,青溪与黄花川相隔不过百里,溪水却依山势千回百转。乱石丛中的水声哗哗地流着,松林深处的山色静谧清秀,小溪中的菱叶荇菜随着水波而荡漾摇曳。清秀透明的溪水倒映着芦苇的影子,我的心早已习惯了平常的闲静,如此淡泊的青溪,更让我忘记了忧愁,就让我留在这盘石上好了,终日垂钓一直到终老。诗的开头四句,写出了沿着青溪进入到黄花川的游历。青溪与黄花川相隔不过百里,溪水却依山势千回百转。其中“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一句,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乱石丛中,溪水冲击着石头,发出了哗哗响的溪流声,这是动景图;“色静深松里”点出了在松林的深处,山色静谧清秀,这是静态图;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幅极富意境美的溪边松色图。这首诗清新淡雅,醇厚隽永,再加上一动一静,声色交通,更能体现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四) 王维山水诗的禅趣意蕴

王维因为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不仅对佛教有着精深的研究,而且还虔诚的信奉佛教,因而被称之为“诗佛”。他在写田园山水诗的同时,还透露出一种比较浓郁的禅理趣味的意境,表现出了一种清新自然而又空灵蕴藉的独特性。并且在创作上,常常“以禅入诗”,使诗作充满禅理、禅意、禅趣。禅趣诗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审美上,都堪称是佛教诗的最高境界。所谓“禅趣”,就是指“进入禅定时那种安娱悦,闲淡自然的意味”。王维当时受到流行的北宗禅的影响较大,晚年思想又接近南宗禅,所以他撰写了《能禅师碑》,已禅入定,由定生慧的精神境界,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教义后体悟到的一种心灵状态,对王维的艺术思维和观物方式影响较大。《山居即事》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这是他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由于他生性好静而甘于寂寞,所以他能把独往独来的隐居生活写得非常美。其中《酬张少府》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无心与世事而归隐山林,却自甘寂寞与孤独,这与他长期受到佛教的影响有关。他晚年所作的詩作主要着意在“好静”二字。他与松风山月为伴,松林的秋风吹开他的衣襟,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这是何等的闲远潇洒。不仅没有感到丝毫的孤独与寂寞,反而流露出一种安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诗的最后:君问穷通的道理,我却唱着渔歌向河浦深处驶去。这一问一答,体现出了他“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态度,含蓄而富有韵味。

又如《积雨辋川庄作》一诗中所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在这萧疏的树林里,连日阴雨,使得山林潮湿,烟火难以上升,我做好饭菜,送给村东耕田的人们。水田纵横交错,白鹭在空中低飞;到了夏天,树荫浓密,传来了一阵阵黄鹂的鸣叫声。在山中养性,看着木槿花朝开暮落,采摘沾着晨露的葵菜,在松林下吃斋静心,我已无心与世争,绝尽俗念,那海鸥为什么还是不相信?整首诗主要描写的就是辋川恬静幽美的田园风光和禅寂生活之乐。其中,首联写出了诗人在山上静观时所看到的田园农家生活;颔联写白鹭在空中低飞,黄鹂在丛林中啼叫;一动一声,完美结合,水田广布,夏木茂盛。体现了意境的幽深,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诗人隐居在这美丽的辋川山庄中,“习静”“清斋”,吃斋念佛,修身养性,与世无争,心境淡泊。这更体现出了诗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

王维不仅仅在诗歌创作中融入禅意,更是将禅的境界理解到了顶峰。“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北窗桃李下,先做但焚香。”“薄暮日已薄,禅寂日已固。”细细品味,尽显禅味。其中“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一句更能体现出王维远离尘世,早已超越自己,看空一切,进入到一种宗教的境界,这正是王维佛学修养的必然体现。王维一心学佛,已求看空名利,摆脱世俗的烦扰,将禅意融入诗中,达到“无我之境”的超越。

二、 王维山水诗对后世的影响

在唐代,除了李白和杜甫之外,王维的诗歌还没有人能够超越。王维的山水诗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山水诗推向了繁荣昌盛期,进一步的发展了中国的山水田园诗。

(一) 扩展了诗歌的内容

相对于前人的山水诗而言,王维的山水诗的涉及范围扩大了,增加了许多农民的田间劳作,包括他闲适潇洒、安逸自得的生活情趣和恬淡自适的心境,以及增添了许多禅趣,使得他的山水诗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推动了我国山水诗更加迅速的发展,更加向前迈进。并且为中国古典诗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 提升了诗歌的审美价值

在王维的山水诗中,描绘出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大自然景物,勾勒出了一幅幅幽静恬美、美不胜收的田园山水画。其山水诗都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如:“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群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于仙翁。”(《汉江临泛》)全诗仿佛一幅色彩淡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山水画,雄健却不失从容,给人以美的享受。再如“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静谧恬适的心境。其中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景物支撑起了一幅恬静的山水田园风景画。通篇文章通俗易懂,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三、 结语

总之,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从诗画美到意境美,再到禅趣美,都充分说明了诗人王维已经将盛唐山水诗的艺术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魏宏灿:静观思想对晋宋山水诗的内在作用[J].上海:《东方丛刊》编辑部,1998(5):10-12.

[2][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李军:《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刘晓林:王维“以佛入诗”辨[J].河南:衡阳师专学报,1995(5):9-13.

[5][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全解[M].蘅塘退士编选,文思主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3(2014.7重印).第99页.

[6]陈洪、张峰屹:中国古代文学史(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45页.

[7][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全解[M].蘅塘退士编选,文思主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3(2014.7重印).第86页.

[8]唐诗三百首全解/(清)蘅塘退士编选[M];文思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3(2014.7重印).第99页.

作者简介:

马晨晨,安徽省宿州市,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时村镇官路小学。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
论苏辙碑诔文的艺术成就
少年小说的突破与期待
论林兆华戏剧的先锋观念及创作风格
论长阳南曲的艺术特色
指下云山意无穷 信手写来入化境
对《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绰号艺术特色分析
基于女性主义批评视域看《啼笑姻缘》的艺术特色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