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远,龙明星,李斌旭
(1.贵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0;2.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8)
那卡河水库位于开阳县永温乡,距开阳县城区15km,是乌江中游右岸一级支流那卡河上的一座中型水库。水库主要任务为工业供水及农业灌溉,是《贵阳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规划》的重点水源点之一。坝址以上流域面积60.51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968.8×104m3。水库正常蓄水位1007.5m,校核洪水位1008.89m,死水位959.5m,兴利库容为979.1×104m3,总库容1062×104m3。水库规模为中型,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建成后,年总供水量1093.8×104m3,其中向工业区供水1062×104m3,保证灌溉面积1200亩,补充灌溉水量31.8×104m3。总工期36m。工程静态总投资21062万元,总投资22097万元。
库区河流为山区型河流,两岸山体雄厚,河谷狭窄深切,相对高差为200~300m,岸坡地形坡度较陡。河谷走向大多一致,总体走向近北南向,与岩层走向近于平行,多为走向谷。河床高程为949~1016m,纵坡降为16‰,河床宽20~40m,河槽两岸地形坡度一般为50°~85°,河谷横断面多为“V”型,局部河段河谷两岸为陡立的箱型谷。库区河谷两岸1000~1035m高程处有不连续的宽缓平台地分布,为耕地分布区。工程区河谷无低垭口,两岸冲沟发育较少,主要有河边冲、水头上、高坎子、谷积分朵等少数冲沟发育,其发育方向多与河流流向近直角相交补给河流。主要地貌类型属构造、剥蚀低中山山地地貌。
库区位于处兴隆场至铁厂复式背斜中心洋水背斜东翼,构造形迹以NE~NNE向为主,山脊线与构造线基本一致,为单斜构造,库区无断裂构造发育,岩层产状:倾向SE,倾角12°~35°。整个库区库盆及库岸主要地层岩性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2+3Ls)浅灰至深灰色薄夹中厚、厚层白云岩,为碳酸盐岩岩溶含水岩组;右岸上部为石炭系下统大塘组(C1d)铝土质页岩,其上覆地层为P1L粘土(页)岩、粉砂岩为隔水岩组,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库区正常高蓄水位附近河谷两岸偶见小规模的岩溶洞穴发育,岩溶发育程度弱,两岸岸坡均有泉点出露,地下水补给河水,库区河段河谷为补给型河谷。
溢洪道布置于坝0+065~坝0+091,由于河床相对狭窄,为使下泄水流进入主河道后不冲刷两岸,坝顶溢洪道沿拱中心线对称布置,共设3孔。溢流坝段总长26m,为闸门控制的坝顶表孔溢洪道,堰顶高程1004.5m,溢流堰采用WES实用堰,堰面曲线为:y=0.154x1.85。WES实用堰前与三圆弧相连,后与半径R=4m的反弧相连,溢流面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结构。出口采用挑流消能,坎顶高程1001.34m,挑角α=15°。为减小泄洪对大坝安全的影响,在挑坎下游20m内设C25钢筋混凝土护坦,厚1m,并采用Φ18锚筋锚入基岩,每隔3m梅花型布置。溢洪道每孔净宽6m,孔间闸墩宽度从上游至下游由2m收缩至1.8m,长7.1m,闸墩上设宽4.0m的钢筋混凝土交通桥。
3.2.1 堰型计算
那卡河水库溢洪道堰型为WES实用堰,堰顶高程1004.5m,校核洪水位1008.89m,定型设计水头Hd=(0.75~0.95)Hmax=3.29~4.17m,取Hd=4m,满足规范要求。上游段曲线采用三心圆弧形:R1=0.5Hd=2.0m,S1=0.175Hd=0.7m;R2=0.2Hd=0.8m,S2=0.276Hd=1.104m;R3=0.04Hd=0.16m,S3=0.282Hd=1.128m。堰顶下游采用WES幂曲线[1- 2],方程为y=0.154x1.85,计算成果见表1。
表1 WES幂曲线计算坐标点
3.2.2 泄流能力计算
溢洪道布置3孔,沿拱坝中心线对称布置,每孔净宽6m。
工况一:当闸门全开时,溢洪道的泄流能力按SL253- 2000《溢洪道设计规范》中开敞式WES型实用堰的泄流能力公式进行计算[3- 4],即:
(1)
工况二:当闸门非全开时,按孔口泄流计算,泄流能力按SL253- 2000中带胸墙孔口实用堰泄流能力公式计算[5],即:
(2)
式中,Ak—出口处面积,m2;H0—自由泄流时为孔口中心线处的作用水头,m;μ—孔口流量系数,此处取μ=0.70。
根据那卡河水库洪水调度方式:当来水流量小于溢流堰泄流能力时,维持水库水位保持在正常蓄水位,变幅可控制在±0.1m左右。随着来水流量增大,加大闸门开启度[6]。水库闸门开度分4级运行,开度e分别为0.5m、1m、1.5m及2m,2m后闸门全开,溢流堰呈自由溢流,来水流量继续增大,水库水位继续上升,直到最高水位,最大泄量等于来水流量。其后,随着来水流量减少,水库水位下降至正常蓄水位附近,逐渐关闭闸门,直到泄洪结束,闸门全关,库水位仍回到正常蓄水位。在正常蓄水位时,开启闸门,先是孔流状态,当e/H0≥0.75时按堰流计算[7]。计算得溢洪道的泄流能力成果,见表2。
表2 溢洪道泄流能力计算表
从表2可知溢洪道满足泄洪要求,泄洪消能防冲、设计洪水、校核洪水工况时,闸门全开。泄20年及5年一遇洪水时,闸门分别开2孔加1孔开2m及1孔全开。
3.2.3 泄槽水面线计算
溢流面水面线计算部分为溢洪道堰顶至反弧段挑坎,选取两个代表断面进行计算[8],断面1为WES曲线与反弧断交点,断面2为挑流坎顶,其计算公式为[9]:
(3)
其中:
式中,Δl1-2—分段长度,m;h1、h2—分段始、末断面水深,m;v1、v2—分段始、末断面平均流速,m/s;a1、a2—流速分布不均匀系数,此处取1.05;θ—泄槽底坡角度;i—泄槽底坡;n—槽身糙率系数,0.012。
溢洪道水面线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溢洪道水面线计算简图
根据式(3)和图1,计算获得校核工况下泄槽水面线成果,见表3。
表3 校核工况下泄槽水面线计算成果
从表3计算成果可知,泄槽断导墙满足泄洪水深要求。为避免泄洪水流影响底孔,溢洪道出口边墩上设置贴角,贴角坡度为1∶0.2。
3.2.4 消能防冲计算
(1)挑流及跌流消能
坝址河床岩体呈大块状结构,以构造型为主,多密闭,少有充填,节理较发育,有节理2至3组,呈X形较规则。冲刷分类为Ⅱ类。按SL253- 2000中挑流水舌外缘挑距和冲刷坑最大水垫深度、跌流消能和水舌冲击区上游水垫深度公式进行计算[10]。分析成果表明:下游最大冲坑深度为10.53m,挑流消能时各频率下泄洪水冲坑后坡均小于允许后坡,冲刷坑不会危急坝身安全。但当未形成挑流的跌流消能时,冲坑后坡大于允许后坡,下游须设护坦,以维护下游坝脚。
(2)下游护坦设计
跌流消能计算表明:冲坑后坡大于允许后坡,会危急大坝安全,设计考虑在下游设护坦,确定在鼻坎下游20m范围内设置护坦,护坦底板高程及厚度根据冲击动水压力确定。
结合护坦底板动水压力计算成果,设计在挑坎下游20m内设C25钢筋混凝土护坦,护坦采用Φ18的锚筋锚入基岩,每隔3m梅花型布置,厚1m。底板每隔3m,梅花型布置排水孔。
那卡河水库是贵阳市重要的工业供水及农业灌溉水源点之一。受河床相对狭窄、两岸地形的影响,水库不能布置河岸式溢洪道。针对溢洪道布置现存问题,从坝址区地形地质、堰型、泄洪能力和消能防冲等方面,对溢洪道整体布置和结构体形进行了详细设计计算和方案优化。优选技术可行、经济节能的沿拱中心线对称布置的3孔坝顶溢洪道方案,为水库防洪功能的正常稳定发挥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