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习惯对高校大学生情绪特征的影响

2018-09-06 06:33魏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陕西西安71007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正性负性分值

□ 魏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 陕西 西安 710071)

近些年许多高校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针对大学生的体育体育锻炼习惯行为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多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锻炼的态度、体育锻炼的兴趣及其现状等进行阐述。本课题将体育锻炼习惯作为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干扰因素对大学生情绪特征进行分析,探究体育锻炼习惯对大学生情绪特征的影响效果,为寻找有效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实践依据,同时也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陕西省多所高校10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各高校四个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量表测试,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966份,有效回收率96.6%。有效问卷中一年级270人,二年级252人,三、四年级各138人,研究生168人,其中男生540名,女生426名。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领域背景知识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了解,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采用访谈法。

对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咨询,对部分大学生对象进行访谈,为本课题的问卷制定、及量表的测量进行信效度鉴定。

(3)问卷调查法。

采用自制的《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其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4)量表测试法。

采用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系修订的PARS-3《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评定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大学生的运动量;采用Watson D等人 (1988)编制的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cale,PANAS)对大学生的情绪特征现状进行测量。此量表共20个题目,由20个描述不同情感、情绪的词汇组成,分为正性和负性两个情绪维度,采用5级评分。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信度0.83-0.85。

(5)数理统计与分析。

采用SPSS18.0对问卷和量表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现状

体育锻炼习惯也是人类习惯中的一种,我们认为我国大学生做到每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锻炼时间持续6个月以上可判定为有体育锻炼习惯。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人数分布情况

通过对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的调查统计 (见表1),得到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学生比率为42.2%,其中男生有体育锻炼习惯比率为54.4%,女生为26.7%。经过U检验发现男、女生有体育锻炼习惯比率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运动,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全面开展体育锻炼,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学生素质,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而本文调查结果反映了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比率远远低于教育部预期的目标,同时大学女生比男生更少参与体育锻炼。

表2 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每周总运动量、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的描述统计

通过表2看出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65.9%的学生每周运动量属于小运动量,在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和每次锻炼时间的每个层次段比率比较均匀,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和60分钟以上的比率和为64%,距离教育部的目标有85%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差仍然较大。

2.2、体育锻炼习惯对高校大学生情绪特征的影响

(1)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情绪特征现状。

目前心理学家多以两大维度来对情绪进行分类,负性情绪维度代表个体对某种消极情绪的体验程度,而正性情绪维度则反映个体体验积极情绪的程度。正性情绪分值高表示个体精力旺盛,能全神贯注、快乐的情绪状态,分数低表明淡漠;负性情绪分值高表示个体主观感受困惑、痛苦,而分数低表示镇定。

被测试的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正性情绪分值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二年级>研究生>一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正性情绪分值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负性情绪分值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四年级>三年级>二年级>研究生>一年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负性情绪分值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经过多重比较发现四年级大学生分别与一年级、研究生群体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与二年级有显著性差异。

表3 不同年级大学生情绪特征的均值比较

表3 不同年级大学生情绪特征的均值比较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研究生 F P正性情绪28.13±6.32 29.23±6.52 27.95±6.72 26.73±5.12 28.53±4.15 0.725 .576负性情绪18.56±4.57 20.78±6.61 22.86±5.58 24.00±3.67 19.85±4.44 5.399**.000

(2)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群体和无体育锻炼习惯群体情绪特征的比较。

本课题将体育锻炼习惯作为一种干扰因素对大学生情绪特征进行效果分析,结果显示(表3):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大学生的正性情绪分值31.01,高于没有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大学生的正性情绪分值26.47,经过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两个群体的负性情绪分值接近,有体育锻炼习惯群体略低于非体育锻炼习惯群体,但并无显著性差异。

通过比较可以知道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群体比非体育锻炼习惯群体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认为是体育锻炼增加了体内“快乐物质”——脑啡肽的含量,也可能是在锻炼和掌握运动技能、进行运动交往的同时获得能力感,积极情绪的增多并没有很大程度降低负性情绪的的体验程度。

表4 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群体和无体育锻炼习惯群体情绪特征的比较

表4 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群体和无体育锻炼习惯群体情绪特征的比较

有体育锻炼习惯群体 无体育锻炼习惯群体 t值 p正性情绪 31.01±5.45 26.47±5.36 -5.27** .000负性情绪 20.03±5.18 21.29±5.67 1.446 .606

2.3、大学生情绪特征与体育锻炼习惯不同变量的相关分析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变量(每周总运动量、每周锻炼次数和每次锻炼时间)与大学生情绪特征的两个维度分值分别进行相关分析(见表5),结果显示:大学生情绪特征的正性情绪维度与每周总运动量、每周锻炼次数和每次锻炼时间都有显著性正性相关,而负性情绪维度仅与每周总运动量存在显著性负性相关。

表5 大学生情绪特征与体育锻炼习惯不同变量的相关分析

3、讨论

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尔·郎格朗认为“如果把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学校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以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体育这一阶段的事,那么体育教育就变成了插曲。”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应该是当前学校体育的中心视线。

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情绪特征现状反映了高校体育教育中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不是“短频快”的工作,需要较长时间完善和巩固、不断强化,否则也会逆向消退。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应该让更多的学生拥有一定的运动技能,让学生认识到在高校这个最后接受教育的阶段让自身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对其走向社会和保持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多因素决定的,是一种内在的、稳定的、不容易改变的心理特性,其变化过程是较为缓慢的过程,本文将体育锻炼习惯作为其中一种干扰因素来研究,通过对有体育锻炼习惯群体和非体育锻炼习惯群体的情绪特征比较分析结果、体育锻炼习惯的变量与情绪特征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体育锻炼习惯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正向调节大学生的情绪,而且每周运功总量为大运动量(43<总运动量<60)是可以明显减少负性情绪。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体育锻炼习惯模式可以更好改善大学生心理素质是作者将继续研究的方向。

4、结论与建议

(1)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比率整体较低,存在性别差异和部分年级差异;

(2)大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应该成为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关键;

(3)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群体的正性情绪分值高于与非体育锻炼习惯群体正性情绪分值,并存在显著性差异;

(4)体育锻炼习惯的变量分别与正性情绪分值存在非常显著性正相关,而只有变量每周总运动量与负性情绪分值存在非常显著性负相关,说明体育锻炼习惯对大学生情绪特征有正向调节作用;

(5)建议高校高年级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程,提高各年级学生每周体育锻炼总运动量;

(6)建议高校体育教育应该采用多维度、多元素的方法,让不同群体大学生克服自我惰性,掌握运动技能,改变体育意识,走进运动场,培养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正性负性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国学教育理念带给临床护理实习生的正性导向作用的研究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体育考核新方案出炉 项目分值变化大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正性情绪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