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介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
——以蒋廷黻老师的《中国近代史》编著为例

2018-09-06 06:29梁浩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蒋先生近代史民族

梁浩

(上海大学,上海 200444)

近来,读了蒋廷黻先生写的《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以蒋先生的观点,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民在列强的压迫下不断进行着爱国主义的斗争,是一个从追赶近代文明社会到跻身近代文明社会的过程。譬如:书中谈到近百年来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能现代化吗?能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等等。并且还引用了日本、俄国、土耳其等三国近代史发展的样子来进行了论述,三个国家都通过接受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文化而不断得以富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

1 《中国近代史》主要内容介绍

从第一章开始看起,自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流离失所,社会残破不堪。士大夫阶层分为了剿夷与抚夷两大派,无论是哪一派,他们都没有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还沉浸在天朝大国的美梦当中,使中国白白丧失了二十余年的发展机会。清王朝始终不肯服输,一次次被西方列强所打败,开始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到最后虚骄自大的的剿夷派不得不认识到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厉害。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研究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开启了洋务运动的先河。从第一章我们可以看到,近代早期的中国人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禁锢导致麻木不仁,对于西方的先进文化没有进行好好的分析和把握,错失了许多发展机遇。

第二章讲了洪秀全与曾国藩。从内容上来看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由于列强的欺压,官吏的盘剥等等,使得近代中国下层百姓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提出了一系列使人民感到满意的措施,所以这场运动迅速席卷大江南北。以曾国藩为首的士大夫阶层,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对这一运动展开了残酷的镇压。太平天国的失败也验证了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承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的。从实质上来看,洪秀全依靠宗教运动与种族革命进行斗争并没有脱离家族和家乡观念而建设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并没有从传统观念,传统文化中解放出来。曾国藩创建的湘军成为后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一把利剑,他首推洋务运动,在这一点上进行了革新守旧,对我国近代化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不可否认,他以宗族观念、乡土观念来招募湘军也开启了兵为将有的局面,军队成为了将帅的私有财产,这一局面传给了后来的北洋军阀,阻碍了国家的统一,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严重的灾难。

第四章则是讲了瓜分及民族之复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列强在中国展开了瓜分的狂潮。本章主要讲了瓜分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军阀割据以及北伐战争等几个方面。《马关条约》对中国危害甚大,为了挽救民族的生存,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首的改革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图强。颁布了许多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政举措,但是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太过于强大,以及未能发动人民群众等原因,戊戌变法最终也没有成功。等到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向清政府公然发起了挑战,孙中山先生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方案。虽然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是这一胜利的果实又被专制独裁的袁世凯窃取了,说到底还是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所导致的。当然,虽然失败了,但是毕竟对我们国家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2 对《中国近代史》的评述

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部苦难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强大而前赴后继地展开斗争,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是我们的楷模,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清朝的统治者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海外皆蛮夷的思想。这种格局或者说是模式长时期没有打破,天朝上国的美梦做了好长一段时间,即使被打败,也未能改变这种心理,这种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导致清朝在一开始面对西方来使时就抱有轻视的心理,到后来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叩开中国的大门才使我们得以惊醒,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但是,这种认识又使我们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崇洋媚外和害怕西洋人,认为什么都应该向西方学习,全盘西化。例如,军事上的一系列失败导致处理外交事务的一些大臣有琦善、耆英等,未向朝廷请示就擅自割地赔款,还有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一事上也表现出了对西方人的恐惧,拿中国人来开刀以换取他们的原谅,殊不知这种抛弃国家主权以及卑劣的处事方式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蒋廷黻先生说他们这么做是识时务,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被放大的恐惧,那么,难道清朝的统治者都沉浸在这种恐惧之中吗,答案当然不是的,他们就是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剿夷派。在蒋廷黻先生看来,以林则徐为首的剿夷派展现了对侵略者极大的仇恨,所以才有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蒋先生说林则徐因为怕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而不敢向朝廷诉说向西方学习的好处,我认为这是有失偏颇的。固然,林则徐作为士大夫阶层,身上仍难免有士大夫一族在乎名声欲名垂青史的习气。但是,能写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之人,因禁烟而险遭除官之人,亲自组织编撰《华事夷言》、《四洲志》、《九国图志》之人岂是会因名利而放弃直谏的?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曾经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要思想,尤其到了近代,这种思想更加深深地固化于每个人的心中,无论是改革也好,革命也罢,挽救中华民族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虽然说因为许多原因都失败了,但是都不约而同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蒋先生还谈及了民族复新的一个先决条件:革除地位的人生观,抱定事业的人生观。要求当时的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多做有利于民族发展的事情,只有每个人都去做,民族才有复兴的希望。说到底,就是在国家面临灾难,民族面临存亡的关键选择上抛弃个人主义,为民族振兴,国家解放做出贡献直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与顾炎武所强调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无关系。

蒋廷黻先生还认为在中国继续进行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知识分子应该居领导地位,应该肩负起时代使命。知识分子传统的人生观及传统的社会地位,加上多少年的磨炼,使他们对新中国的建设能做出很大的贡献。在我看来,作者夸大了精英阶层的力量,知识分子固然对于推动社会的进程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近代的中国社会如果不能唤起每一位中国人的觉醒,不发动人民群众来共同进行变革或者革新,也必然会导致失败的局面。

在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从沙俄占领了西伯利亚之后,就开始窥伺我国东北地区,直到康熙年间发动了雅克萨战争,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才保证了东北地区150多年的安定。后来,沙俄趁火打劫,攫取了东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终于认清了“俄国友谊”的真面目。在当时的局面下,为了应对各方列强的挑战,清王朝以牺牲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代价来换取求和的做法为后人所诟骂。俄国名义上干涉日本占领辽东半岛,实际上对东北地区有着更大的野心。蒋先生说过,国家之间有的是利益的获取,真正的友谊又来自于哪里呢?

在中国近代化的问题这一节中,蒋先生将中国、日本、俄国和土耳其做了比较。首先四国的现代化都是自上而下完成的,并且改革的推动常常依赖政权的集中,政权越集中,实现近代化的程度就越好,改革得越彻底。拿日本和中国作比较,一个通过明治维新,以政治革命的手段,用天皇的威信来号召天下,达到了政权的集中,改革得非常彻底。反观同光新政,以及戊戌变法,洋务派内部矛盾重重,大都各怀鬼胎。加之顽固派处处反对,掣肘,改革进行得很不彻底。所以国家的建设或者改革,必须有一个高度集中的政权作为保障。近代化的问题关系着民族的前途,统一才能开始国家的正常运行。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国土现状,怎么能搞好现代化呢?蒋先生在书中充满着对国家不能良好进行现代化以及对现代化程度落后的担忧,希望我们能拿出民族精神来为民族谋百年大计。

蒋廷黻先生对于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失败有着独到的见解,认为原因有两点,“第一,战略上不如人,”舰长刘步蟾为了自保,下令将人字陈倒置,导致我方弱点暴露;“其次,战术上也不及人。”认为丁汝昌是不懂英文的,他的英国炮手助理只能和他用手势交谈,但是交谈又出现错误,导致炸沉了自己的军舰。所以说清政府的失败不单单是因为武器,更重要的是军队没有现代化的作战素质,包括现代化的价值观念、现代化的文化知识、管理方式等等,这些东西对一个军队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实业方面来看,近代中国的各个方面都落后于其他国家,面临其他国家的冲击,经济落后导致国力衰弱。弱国在国际外交谈判中是没有话语权的。正如蒋先生在书中所言,对一国而言外交虽然要紧,然而内政究竟是决定国家强弱的根本因素。究其本源,清朝在外交上的失败还是在内政上的不足,这些不足体现在方方面面,小到火柴的制造,大到机械、船舶的制造。而这些内政上的不足若论改进,除非变革社会制度,否则在一个封建君主制的国家妄议进行工业革命是绝无可能的。

蒋廷黻先生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及其成因分析的还是很到位的,当然,我认为除了以上几点,还需要从根本上来分析,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制度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文化、军事等方面都难以顺应近代社会的发展潮流,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社会,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制度才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命运,仅仅依靠改革是行不通的。这也是为什么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而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但是并没有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也注定其必然会失败的。

1911年,辛亥革命一声炮响,迈出了中国社会制度近代化的第一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完成了社会制度的现代化。

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下,中国经济迸发出巨大活力,而中国外交也向着更负责任的大国外交前进。

3 结语

这本书的前两章叙述了我国近代内忧外患的大背景,后两章则讲述了四个救国方案,使我们对近代史有一个很清楚的了解,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应该不断地学习历史,学好历史,学习中国近代所遭受到的艰难困苦以及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斗争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猜你喜欢
蒋先生近代史民族
牙签扎伤手指,差点引发全身感染!
MINORITY REPORT
蒋氏牙科
金奖紫砂壶署名权之争
浅析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进程
透过李鸿章看中国近代外交史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关于启蒙运动教学的几点想法
晚清政治学学科发展研究:1899~19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