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岚
【摘要】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帮助他们领悟爱的真谛、体验爱与被爱的快乐,无疑是我们“爱的教育”的核心问题。为此,我们在实践中,走近孩子,用信任、平等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高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进步。
【关键词】教育 爱 信任 班级管理 活动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196-01
爱是教育的前提,作为班主任要会用“爱”开启学生的心灵。我们要以爱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以温暖的双手去抚慰一颗颗柔弱细腻的心灵,让孩子在爱中快乐成长。教育是一门充满艺术的科学,那么班主任的“爱”应当是具有艺术的,灵活运用好这门艺术是一名成功班主任的关键。
一、寓爱于育人之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个性与爱好,才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把爱化作动力,把工作真正做到实处,把温暖送到孩子们心中。开学初,每当我拿到本班学生名单时,都要向原先的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师生信任是增加师生沟通、联系师生关系的桥梁,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基础。
二、发挥指导作用,注重培养班干
班主任要勤奋,深入细致地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外,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干部。给他们勇气和方法,武装学生班干部,树立班干部的威信。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各项活动,管好班级中的日常工作,让班干部去布置督促检查,总结工作。根据学校及本班的情况,班干部能主动与我协商,健全各项制度,如三本一册,即班务工作本、好人好事登记本、违反纪律本、点名册。还有《安全公约》、《班公约》、《卫生公约》等等,使全班逐步养成自觉尊师守纪的好习惯和勤奋好学的班风,使班干部在工作中增长才干,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值日班干部能在每天的早读前或午休时间,都会自觉地指导学生早读、维持午休纪律。我放开手让班干部大胆地开展工作。学校举行的一些活动,如“春游”、庆“六一儿童节”等活动,都由班干部和其他同学共同策划,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协助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让每个学生做班级的主人
一个班集体的建立,一种良好班风的形成,仅仅靠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除了培养得力的班干部,还要让每个学生创造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使他们在管理的实践中学会管理别人,更重要的是在管理的实践中逐渐学会约束自己,最终实现自我管理。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以及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能力等,采取学生自我推荐,民主推选等方式,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做个班级的主人,分工后并要落实,相互制约。比如值日分配具体到每个人,而不是互相推诿。由组长负责检查。并且各组之间也进行评比,评比结果会出现在每周的卫生评比栏中。事实证明: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其实就是给学生最大的鼓励。
四、认真组织,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为了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培养灵活性和发展智力,活跃气氛,以利学生身心健康,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结合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引导全班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词语接龙活动、美文诵读活动、下棋比赛、讲故事比赛、作业评比活动以及各种有趣的游戏,如“丢手绢游戏”,“击鼓传球”、“背伤员”等。开展“三个一”的主题式感恩教育活动,在母亲节、父亲节时,写一封感谢双亲信,送一件感谢双亲礼物,做一件关心双亲的事。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学生增加了社会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对“学困生”的转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开展各项活动中,可以发掘“学困生”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有一次,学校举行“同眼看世界”的演讲比赛,采取自愿报名参加的形式,很多同学都纷纷报名,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在这些人当中,竟有平时被同学们称为“霸王”的朱同学。为了不打击他的积极性,我答应了他的要求,并和班干部一起来辅导他,想办法让他能顺利地完成这次比赛。我还告诉他,只要尽力了,是否获得名次并不重要。后来,朱同学不负众望,在这次比赛中即获得了第二名。在这次比赛后,我在班上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并鼓励他继续努力。此后,朱同学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和同学相处越来越融洽。
班主任工作精心而又繁琐,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仅要辛勤地耕耘,真诚地工作,还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用我们的真心去倾听孩子,去教育孩子,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师爱,让每个学生都敞开心扉。让教育在爱中成长,让爱在教育中升华。
参考文献:
[1]徐彩琴.浅谈小学班级管理[J]. 文学教育(下),2016,11(180).
[2]王应琴.班主任工作点滴谈[A],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三卷)[C],2007,2.
[3]伊斯马伊力·达伍提.班主任要在各方面關心学生,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