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于更大程度深化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对于小学德育教育开展了更深入的研究,以此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通过进行精细化管理,从根本上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现如今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基本德育知识、基本道德技能,更是逐渐向传授其有关德育教育核心素养。本文主要论述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局限性,以及提出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德育工作;方法策略;有效性
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注重对素质化教育的培养,而此时德育教育就显得极其重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在心智、思维方式上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如何采取精细化管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家长以及学校领导的高度参与,因此笔者在此提出相关的方法策略,以此提高小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 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局限性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时间段。因此,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强化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不得不说的是,对于目前的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部分教师在评价一些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时候总是优先关注该学生的文化课的成绩,对成绩偏好的学生,对于其的德育教育评价分数就会高一些,这样就会不利于其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或是行为;其次对于德育教育的工作的开展中的教学内容也过于形式化,主要是开展说教式的教育,让学生加强国情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品德修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这样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能完全达到工作的目的,提升其有效性,这些都间接地成为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桎梏因素。
三、 提升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的方法策略
通过以上对于德育工作开展的局限性的分析后,笔者认为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一定要采取策略,从基础抓起做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培养学生的素质。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可以说,我国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然而,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政治觉悟的提高,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一) 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风气中养成良好的德育品质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个班级内或者在一个校园内,能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关键在于其所处的环境。据相关调查表示,一个拥有和谐健康的班级氛围的学生,无论是成绩好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其行为都是符合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健康的,学生们热爱学习、勤于劳动、讲究卫生、尊敬师长、关爱同学等等。这些良好行为的产生都不仅仅是进行德育教育的结果,更是在良好的氛围的熏陶下自主形成的,这足以体现出提升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离不开和谐健康的班级氛围。
(二) 创造好有秩序的管理工作,让学生做好自身的相关工作,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要渗透精细管理,要从小事做起、从学生校园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首先要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然后以校园为整体,学校領导要通过安排德育任务给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来共同加强德育教育,首先要明确各班主任的职责,其次其他科任教师也要及时地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例如在校园大扫除环节中卫生委员和班长要负起监督职责还要起到表率作用,同时教师也要亲临现场,检查是否有同学消极对待扫除或是在大扫除时间打闹、看一看卫生是否合格等等。
(三) 给予学生关爱、尊重以及理解,让学生在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质
通过精细化管理来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要着重体现在“精细化”上,这就离不开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关爱、尊重以及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时时地和学生聊聊天,了解一下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情绪波动,这样在聊天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等,还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地给予其开导、帮助,最关键的是可以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拉短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能够让学生形成有问题及时向老师反映的习惯;与此同时精细化管理也要求教师尊重、理解学生,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刚好处于叛逆期,其对很多事情都比较敏感、冲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优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四) 完善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做到公平公正、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模式,让教师、学生共同参与
根据上文对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局限性分析,笔者认为很多学校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都不够完整,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小学,部分教师在评价一些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时候总是优先关注该学生的学习综合成绩,对成绩偏好的学生,对于其的德育教育评价分数就会高一些,这种学生成绩好,其的德育品质一定好的“理所应当”的想法,会直接的模糊德育评价体系的概念,这样就会不利于发现其存在的思想道德的品质,不仅不能够让其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或是行为,甚至是助长了其习惯或是行为,这样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是极其不利的。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营造和谐、健康的班级氛围;创造好有秩序的管理工作,让学生做好自身的相关工作,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给予学生关爱、尊重以及理解,让学生在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完善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做到公平公正、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模式等四方面的精细化管理,能够切实地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本松.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再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0(04).
[2]于国锋.多措并举提高农村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效果[J].新课程学习,2012(12).
作者简介:
日科,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麦洼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