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情感培养探析

2018-09-05 11:13张艳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情感培养兴趣小学语文

张艳鹏

摘 要:为达到语文教改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更注重课堂中的情感培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阅读能力,设置情感课堂,为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提供基础,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指明灯,具有引导作用,要有意识地进行情感的熏陶,调动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性,以此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培养 兴趣

引言

语文这一学科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教改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根据要求合理地改变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是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促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对课文中的主旨有着深刻的理解。但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效果并不尽人意,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将真实的情感融入课堂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以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能够形成良好的语感,并积累丰富的知识,由此可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意义。下文中主要阐述了如何培养小学语文课堂情感。[1]

一、教师的情感熏陶

由于小学生处于对任何事情都持有好奇与懵懂的时期,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学习别人的行为,而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作为学生心目中的指示灯,起着引导作用,其语言和行动都会在极大程度上对学生产生影响。尤其是在教师上课期间,其课堂行为和情感会深深地影响学生,学生的情绪也会随着教师的情绪有所变化,教师的喜怒哀乐决定着学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严格控制自身的一言一行,注重情感的熏陶,特别是在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根据课文的情节起伏投入不同的情感,或缓慢或急速,或愉悦或哀伤,以此引起学生的共鸣,接下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就会事半功倍,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还可以进行延伸和拓展,采用课件展示或者走向室外等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用具体的事例和教师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促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朗读课文。[2]

二、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底下听,主要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主体,在课程改革之后,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课堂气氛,进而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让其明白他们是课堂的主体,要积极地展示自己。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想像,并将自己的想法绘声绘色的朗读出来,相互交流和讨论,营造学习气氛浓郁的课堂环境,使其感到意犹未尽,保持继续探索的欲望。

三、开阔学生视野,积淀内在情感

语文是一门拓展性非常大的科目,学生对事物了解的越多,其产生的情绪和感情就会越多,反之,学生接触的事物越少,其拥有的感受就越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积极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此积淀内在情感。对于学生知识积累少的情况,教师要通过合理途径给同学提供机会,可以组织阅读比赛,进而激发学生多读书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和社会给学生们带来的知识,这些都是语文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和内容。所以说,单凭一本语文书和一堂短暂的语文课,是无法开阔视野的,基于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知识,促进他们内在情感的积淀。

四、多与学生实际结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和基础,语文课堂情感的培养也不例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情感的时候要注意与实际相符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把握,如果相去甚远,学生根本没有经历过,就会导致他们难以理解,不容易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不仅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使他们对语文产生厌烦和抵触的心理,适得其反。因此,在培养学生情感过程中,要注意多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紧密联系,从而事半功倍,优化语文课堂的情感性。[3]

五、做好课前准备

语文书中有很多课文内容是与实际生活没有联系的,这样学生就不易理解和消化,对课文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懵懂不知,尽管教师在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情况,就需要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准备,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预习,并搜索相关知识,在正式上课时,与同学和教师积极讨论,使课堂气氛其乐融融,学生情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从而创造语文情感课堂。[4]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条件,为了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要改变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进行准确的引导。语文课堂的情感培养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投入,促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深刻地了解和熟知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视野比较窄,社会经验严重不足,情绪和感受得不到有效积累,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引导,走出课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验社会生活,为学生积累情感提供条件。另外,语文课中的情感还需要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以求事半功倍,同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好课前准备,从而从根本上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情感。

参考文献

[1]罗昌秀,徐松.如何对低年级学生实施情感教育[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04).

[2]朱冬妹.枝枝叶叶总关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学刊,2003(02).

[3]卢家楣.对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赋予情感策略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06).

[4]吴晓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6).

猜你喜欢
情感培养兴趣小学语文
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情感培养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儿童爱心情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