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生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对学生的小学阶段和高中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表明,学习是一个持续且漫长的过程,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就能够得到充分体现。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够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每一部分的教学中,都要做到科学、合理,这样才能够将数学知识串联成一个整体,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水平。本文主要从转变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情景、增加游戏环节这三方面对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学习兴趣
就目前教育现状来看,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兴趣等,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摸索。下面,我就多年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 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还保留着传统的授课模式,即教师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机械的接受知识,严重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既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又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违背了“教学相长”的概念。因此,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充分的了解。如此,才能够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内容时,我就与学生之间进行了有效的互动。首先,我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汽车跑动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我提出问题:“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圆形。”(简单问题,学生一起回答)我继续提问:“为什么车轮不能设计成三角形或者正方形呢?”学生回答:“因为车轮的边到车轮中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三角形和正方形不符合这个特点。”(邀请一名学生回答)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圆形的边到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也就是半径相等。”接着,我让学生在纸上尝试画圆,同时思考圆的特点,之后我对圆做了详细的介绍,这期间一直和学生交流想法。如此,我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和学生保持了有效的互动,提升了本节课的学习效率。
二、 创设教学情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情景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数学的催化剂,因为它能够将枯燥且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想象且丰富多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景,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另外,生动的教学情景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精力保持集中,对知识的学习也就更加高效。
例如:在教学《抽样调查的意义》一课时,我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景。1. 在家里,妈妈炒菜时想要知道菜的咸淡,用筷子夹起一小口进行品尝,就能知道整锅菜的咸淡。2. 环境质量中心想要知道城市的空气质量,就会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几个地点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得出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3. 某部队想要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力,随机的挑选出几个炮弹进行实验,得出这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如此,我通过对这三个情景的创设,使学生加深了对抽样调查的含义的理解,学会了简单的随机抽样的过程,将抽象的教材内容变成形象的教學情景,有效地提升了本课的学习质量。
三、 增加游戏环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增加游戏环节,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以知识为载体,将游戏与教学内容产生联系,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到知识技能与思维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通过数学游戏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帮助学生开发数学思维,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进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概率的预测》这一课时,我就把游戏与本课内容巧妙地结合到一起。首先,我问学生:“下周的运动会有学生想要参加吗?”大多数学生点头。我继续说:“我们的拔河组还没有确定,为了公平起见,我们进行一个游戏,选出10名学生代表我们班级参加运动会。”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箱子和小球,小球数量为40,其中10个红球,30个白球。摸到红球的学生班级代表。我公布游戏规则后,学生开始摸球。在游戏的过程中,我提出以下问题:1. 摸到红球和白球各占小球总数的几分之几;2. 摸到红球和白球的概率分别是多少。学生进行游戏之后,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如此,我通过将游戏与本课内容相结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游戏中引起思考,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做到对数学知识最大化的吸收,同时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生之间保持亲密的师生情感。如此,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科学有效地对数学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范惠惠.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案例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7.
[2]曾宁.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58-59.
作者简介:
王爱珠,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晋江市罗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