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雯
【摘 要】基础教育期刊的融合转型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升级和品牌效应的扩大两个基本动力。融合转型发展的理念和设计,可以通过策编评三级联动、数字化应用技术更新、多元市场化经营并轨、人本化人才梯队建设的路径选择来实现。
【关键词】基础教育期刊;融合转型发展;数字化;市场化经营;人才梯队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出版传媒正面临一场彻底的转型升级机遇和不进则退的挑战。一方面,基础教育期刊与一般期刊具有共同的融合转型发展动力——信息技术更新及其带来的产业运营时代潮流,提升品牌价值和文化影响扩散能力;另一方面,基于基础教育期刊的受众群体固定且狭窄,期刊自身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特征凸显,难以适应以大众化、娱乐化、快餐化为市场导向的一般融合发展路径。对此,笔者以基础教育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为例,谈谈在“互联网+”时代基础教育期刊如何在专业化、数字化、市场化、人本化方面探索出一条优质高效的融合转型发展路径。
期刊专业化运行是融合转型发展的抓手。在办刊过程中,应牢固树立策划、编审、评估三级联动的统筹意识,着力提高总体布局与运作能力,把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恰当地结合起来。
做细期刊策划。突出期刊转型创新主题,把转型达标度、创新集成度作为主要考量和监管指标,根据期刊发展实际,动员并激励全体编辑参与制定转型创新方案并持续落实,真正使转型创新成为每位编辑的自觉意识与行动。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为例,该刊实行三级策划体制——由总体策划专家负责制、项目策划协同负责制、栏目策划个人负责制构成,将策划的一般指导与学科特殊性结合起来,尊重学科独创与首创精神,增强可操作性。
严格编审制度。实行审编层级垂直管理体制。在选稿上,实行“三审一评”制度,将层级取舍与独立评判相结合,以审带评,以评促审;在加工稿件上,实行“三改一查”制度,将严格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以改带查,以查促改;在文稿校对上,实行“三校一检”制度。
加大期刊质量评估检查力度。一是认真听取专职编委提出的具体修改建议或意见,以此作为评判期刊内容质量的标准之一;二是主编、副主编及责任编辑切实担负起检视的职责;三是结合受众反馈意见,研究解决内容设计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四是出台编辑部期刊内容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期刊质量评估。
由于信息技术倒逼、提升品牌价值要求及数字阅读市场压力,基础教育期刊数字化融合转型发展无可回避,必须乘势而起、迎难而上。
牢固树立数字化出版理念。数字化出版不等于简单地把纸质出版物电子化,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化出版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与服务的高效供给、精确供给。数字化出版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依托传统出版资源,凭借数字化现代工具,对海量的出版内容进行深加工,提炼、简化出有效内容,最终为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的数字产品。
夯实网站建设主阵地。流行的数字化出版往往借助于“两微一端”平台运营和推广,但基础教育期刊大多融资难,这种情况下,网站建设和维护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短板。以该刊中旬刊网站为例,要优化网站建设,利用网站资源。一要合理分立栏目,提高页面浏览量。如打造互动式栏目,以话题展开编读全方位互动与思想碰撞,择取讨论精华不定期刊登,持续扩大期刊影响力;借助网络發布平台,让读者在第一时间知晓下一阶段选题重点与方向,围绕重点选题构思、撰写稿件;倡导编作共同参与策划,尤其是学科重大选题研究。二要扩大受众群体,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分析用户群的地域分布,重视强用户区域,发展弱用户区域。通过分析网站、微信公众号、出版及发行数据可知,该刊所拥有的作者群、读者群、专家群,以江苏、山东、浙江三省居多。根据用户群分布,可以找出影响力弱的区域,有针对性地加强信息交流和宣传力度。
有效利用既有数据库资源。拥有多少资源,拥有什么样的资源,资源能否得到快速有效利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生命周期的长度与生命活力的强度。对于基础教育期刊而言,如何将自身特有的科研成果这个知识资源转化为优质服务和市场效益,从根本上决定了融合转型发展的成败。基于客户端的数据库建设与服务,是当代最为流行和高效的数据传播与盈利模式。该刊在数据库建设方面,依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正在建设的“首阳云平台”数据库资源,借力发力,实现部门特色与总社运筹的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线下办刊到线上并进的转型,为实现优质服务与高效营收拓展了路径。
多元经营开发既是优化各类出版资源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创收的基本途径。作为基础教育期刊,利用自身的学科内容资源、作者资源,该刊以教师教育培训为抓手,展开多元经营开发。通过提升教育培训、教研会议专业化水平,提高培训品质和影响,获得教育培训市场“红利”,进一步推动期刊融合转型。
首先,举办主题教研会议和教师教育培训活动。条件成熟可异地举办,形成会议经济新优势,发挥会议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扩大期刊的渗透力、影响力。小型会议应以主题明、内容实、效果好为特点;中型会议应聚焦重点专题,做好专题教育讨论和专题教研引领;大型会议应侧重研讨教研难题,做好教研、教育、教学的高端专业引领。教育培训应突出专家名师资源优势,创造性设计培训课程,出色落实培训要求。
仅以2017年为例,该刊举办了第二届政治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参会人数356人;第二届全国思想品德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参会代表672人;合办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研修会,参会人数368人。三场大型会议均为异地办会。此外,还有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基层党务干部专题培训班等小型会议。该刊在对会议资源的融合性开发中收获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累了一大批优质稿源和优秀作者,达成了图书出版和学校宣传服务等意向。同时,利用会议,光盘、数字产品等相关衍生品的推介销售也获得了一定收益。
其次,组织竞赛征文。可每年或两年举行一次大型期刊优秀论文评比和读者评刊活动,以提升编读互动质量,改进期刊内容研制,增强期刊对读者的吸引力与亲和力。还可以结合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主题,开展主题征文活动,采取文章质量等级与版别出版对应的方式,实现期刊质量与专业综合开发双赢。同时,与其他学科期刊编辑部联合,举办中学生习作大赛,为中学生成长提供平台,借以扩大期刊影响力。
需要注意的是,要建立培训会议计划预算和审批制度,提前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名称、对象、内容、时间、地点、参训人数、收支),经项目分工组织实施,一切经营以不影响期刊按期出版为前提。教育培训的选择,重点要放在社会效益好又能带来较大收益的项目上。
对于基础教育期刊融合转型发展而言,如果说专业化是抓手、数字化是标准、市场化是出路,那么,人本化就是基础。随着编辑人才培养节奏加快,如何兼顾资深编辑发展与青年编辑成长,便成为题中的应有之义。
因人制宜,合理分工。出版企业期刊融合发展理念的践行,出版管理与运行模式的创新,都离不开编辑团队分工协同。要根据编辑个人特点、优势、能力等,按照专门化分工原则,由专人负责营销、策划、编校、网站建设、读者服务等各岗位工作。编辑之间既分工又协作,既需遵从垂直管理、刚性管理,又需全员民主管理。在人才建设起步阶段,可优先考虑专业性分工,之后逐步向综合性运作转变,即打造和培养一批集内容策划编辑、技术编辑、美术编辑、网站编辑能力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
形式多样,解放思想。缺乏开放意识,缺少与教师、专家深度对话,缺少跨文化国际视野,是一些编辑的通病。除编辑自身应加强学习外,出版单位还应不拘一格,加大组织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如学科编辑“进校园、进课堂”,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意见、听取建议,了解教师所思所想所需,发现和总结办刊中容易忽略的方面。可以建立开放式学习型团队,不仅在编辑部内部学习,还可与其他出版单位的先进编辑团队展开对话。针对青年编辑群体,要营造规范但不束缚、自由而不散漫、紧张却不失动力的工作氛围,以激发他们特有的青春活力和创造力。不应单纯以经济效益作为业绩考核标准,要顾及编辑部团队建设、个人可持续发展及期刊社会效应;要将个人待遇与所做贡献挂钩,让每一位编辑都能感受到成长和变化,提高安心工作、享受工作的幸福指数。
自学为主,培训为辅。编辑培训工作应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可先采取调查问卷形式,了解编辑所需,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可以是出版专业基础和实务、国家法律法规政策、通识性知识等宏观内容,也可系统培训编校实用技能、策划和营销方法、计算机基础应用技术等;可以就学科发展动态、最新成果以及编校中常见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错误进行研讨总结;可以编辑部为单位,每周利用半天時间,组织编辑阅读与出版相关的报刊书籍,把握出版编辑行业发展态势,并将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责编:周蕾